龐興華
摘要:音樂教育作為重要的美育手段之一,在高校素質教育中顯得尤其重要。本文針對當前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如何激發大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如何提高大學生音樂素養提出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音樂素質 公選課 課外活動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為目標的。音樂中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織體、絢麗多彩的音色等, 不僅能提高大學生感受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還能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學生認識事物、了解社會,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
然而,現在高校大學生音樂素質教育不容樂觀。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學校的音樂課并不能正常開設,文化課占用音樂課的事情時有發生。即使有音樂老師上課,教學形式也極為單一,學生沒了興趣,美育的目的不能達到。這樣的情況致使勇闖高考關的學生們在進入大學之前沒有接觸過多少音樂,更別說了解音樂基礎知識和欣賞音樂的能力了。再加上學生長期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自身對音樂學習意識比較薄弱,一些高校課程設置又不平衡,音樂課程不能同專業課程一樣予以重視,使大學生沒有得到良好的音樂素質的教育。
如何提高高校大學生音樂素質?筆者提出幾點看法:
一、加強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與專業技能
目前高校部分音樂教師的音樂專業素質不夠扎實,教學方法傳統,照本宣科的講述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音樂教師,首先要具備扎實的音樂專業基礎知識,不僅要熟知中西方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曲目、音樂家,了解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還要擅長演奏幾種樂器,會演唱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音樂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不斷增強專業意識,更新教育觀念拓展專業領地,才能真正融入到教學中去,才能適應學生及課程,更好的為學生學習音樂做好準備。
二、改進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高校公選課教學質量
目前,在大多數普通高校中,音樂公選課已經進入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并且學校規定將考試成績計入所修學分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加強了對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視。而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音樂公選課這個教育平臺,采用多樣的教學手法,適當地引入趣味性參與性強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普及音樂基本知識,接觸各國家民族各個時期的音樂,擴大學生的視野,并培養學生獨立欣賞音樂的能力。
在欣賞我國民族音樂時,老師可以從時代背景出發,深入探討歷史對音樂的影響,時代對人們的塑造。比如熱情歌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的《黃河大合唱》,以中華古老愛情故事為題材的《梁祝》,傷感愴然凄美動聽的《二泉映月》,熱鬧歡騰的《春節序曲》等。通過對作品的賞析創作背景的介紹,不僅加深了大學生對我們優秀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和熱愛,還可以激發民族自尊心與愛國主義精神,讓當代的大學生通過音樂更加了解我們國家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而在欣賞一些國外的音樂作品時,可以事先充分渲染課堂的音樂氛圍。比如講述肖邦的作品時,首先讓學生對整個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有個大概了解,再帶領了解作曲家的事跡和創作特點,最后再回到作品上來。在欣賞作品時,對音樂本身所表達的內容、音樂形式、演奏樂器、作詞作曲、情感表達等方面進行的分析,讓學生從各個方面、多種角度去了解和理解音樂,大大增強了學生對外國音樂的接受力和理解力。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我們還發現,學生對于音樂的欣賞能力十分有限,對一首音樂只能說出好聽和不好聽,是歡樂的還是悲傷的。而且很多大學生不識樂譜,沒有欣賞音樂的理論基礎知識,這樣對于課堂音樂教育自然形成了很大的障礙。所以,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教授一些的音樂理論知識,使學生掌握簡單的識譜技巧,教師在帶領學生認識音樂欣賞音樂的同時,還應當教授學生獨立欣賞音樂的方法,比如組成音樂的要素,音樂的體裁、風格等,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好音樂,應該如何欣賞音樂,遇到一段陌生的音樂應該怎樣認識和理解,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音樂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修養
積極開展課外音樂活動不僅可以有效地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學以致用,還可以廣泛地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在無形中影響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形成自主學習音樂的意識。所以各所高校應該落實開展學生課外音樂活動,做到活動有計劃、有措施,不斷在音樂活動中鍛煉學生,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課外音樂活動的形式豐富多彩,從小了說,可以以學院或年級為單位定期舉辦元旦晚會,圣誕晚會,迎新生晚會、聯誼晚會等。在組織排練的過程中,學生們抱著成功上臺表現的心理,會像專業的音樂者一樣對演唱或演奏樂曲的音準、 節奏、 速度、力度、 感情的表現、 音色的美等方面極為重視,刻苦訓練,每參與一次演出都有很大的進步和收獲,提高了音樂表現能力和表演能力,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
除此之外可以在校園內發展組織多種團隊,如合唱團、舞蹈隊、弦樂隊、管樂隊等等,讓那些熱愛音樂的學生自由選擇,通過教師的指導 ,從興趣出發,培養出自己的愛好,在音樂中得到快樂,繼而感染周圍更多的同學加入進來。此外,還可以舉行很多大型的號召力更強的課外音樂活動,如在校園中開展音樂藝術節,大合唱比賽,器樂比賽,新年音樂會等。在校園外組織一些愛心演出,文藝匯演等,讓更多的人參與活動,讓更多的人享受音樂。不管是參與者、組織者、還是欣賞者,都能從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教育。
有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具備了優秀音樂作品的品鑒能力,再加上在課外音樂活動中的創造實踐,把音樂滲入到每一天,每一分鐘,讓音樂無處不在,那么,音樂教育才算是真正地發揮了它的作用,才能不辜負音樂本身的寶貴價值。通過提高音樂素質來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為我們國家培養出高質量、高素養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戴定澄.音樂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賀質樸,姜敏.藝術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何云蛟,王秋林.音樂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J].蘭州大學學報,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