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平++劉慶懷
在安陽市西南25公里處,有一個中州名鎮,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其間洹水中流,四周太行環抱,省道大白線縱貫南北,彰武、南海水庫各踞東西,這就是善應鎮。化象村就位于該鎮最偏遠的山窩里,在南海水庫最上游,與鶴壁市接壤,是一個水庫移民村。全村居民144戶、503口人,耕地180畝,僅靠一條盤山路通往村外。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土地貧瘠、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發展落后的小山村,卻出現了一位致富不忘眾鄉親的領路人——孟偉生。他曾是善應鎮化象村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在創業致富的道路上,他也經歷過成功與失敗,品嘗過歡笑和淚水,但在鄉親們的眼里,他卻是一個敢想、敢干、敢闖的優秀青年。
眾望所歸
孟偉生出生于1964年,家境貧窮。1990年,這位發誓要改變家鄉貧窮面貌的農家小伙,懷揣300元錢外出打工創業,經過30多年摸爬滾打,現在,他已是鶴壁市山城區信合涂料廠廠長。
2011年,善應鎮政府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天字號”工程來抓,緊緊圍繞“工業經濟求突破,三產經濟上檔次,城鎮環境創優良”的整體發展思路和優質山泉水資源開發、非金屬礦產品制造、旅游休閑生態觀光、佛教文化展覽挖掘、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五大產業”發展戰略,創新理念,明確方向,強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實現大突破。與此同時, 化象村村支兩委積極響應善應鎮黨委、政府關于“回歸招商、親情招商”號召,說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回家鄉創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經過善應鎮黨委、政府和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在外拼搏30年創業成功的孟偉生打算出資幫助家鄉建設,改變村莊落后的面貌。
消息一傳開,猶如一塊巨石扔進了深潭,久未流動的水面沸騰了。善良淳樸的鄉親們好像經過商量似的,一致擁護、支持孟偉生開發建設家鄉。涉及到占房、用地、集體所有的道路及空閑地的利用開發等協議,均采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由全體黨員、群眾代表、兩委全體干部、各小組長會議一致同意后順利簽訂。政府的支持,鄉親的信任,使孟偉生更加堅定了回報家鄉、發展家鄉的信念。
規劃先行
對于家鄉新農村建設,孟偉生總的設想是荒山開發、舊村改造、新村農家樂建設三步曲。
化象村雖偏僻遙遠,但卻擁有豐富的山地資源,其中山坡地200畝、荒坡面積5200畝。在別人眼里,那只是終年不長莊稼的荒山而已,可在孟偉生眼里,卻是沉睡的寶藏,開發潛力很大。而且,化象村緊臨鶴壁市,其間道路上已有2家農家樂營業,開發生態淳樸的農家樂旅游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在赴山東、山西生態園觀摩借鑒的基礎上,2012年一開春,孟偉生對自己的項目進行了整體規劃,計劃總投資2600萬元,新建金谷源生態園1個。該園區位于太行山余脈的深山區,區內山嶺起伏、溝壑縱橫,整個地勢東高西低,洹河經園區西南流過,形成了山水輝映、景色秀麗的幽谷,涉及三倉、大平、西善應、珍珠、南郊、東山村等。園區規劃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開發主要以蘋果、核桃、鮮果大棚、采摘園為主,荒山綠化、高效農業、旅游景點為輔,是一處集高效農業、果蔬采摘和休閑觀光開發于一體的綜合型生態觀光園。該園區集種植、餐飲、旅游、采摘、老村改造、農家園建設于一體,分為四季采摘園、鮮花餐飲館、化象農家樂三期項目,是一個綜合性整體開發項目。其中四季采摘園以開發連綿青山為主題,建大棚,實現月月有采摘;鮮花餐飲館以讓游客享受在花叢中吃、玩、游為主題,建設透明開放式餐館,可供300人就餐;化象農家樂以整體改造老村為主,通過房屋改造、農家田園風格的房屋建設等,發展農家樂,促進第三產業旅游服務業的發展,既從經濟上推動村發展,為村民提供就業渠道,又從硬件建設上改變村容村貌,達到建設新農村的目的。具體分為八個項目:一是將全村的土地變成水果、蔬菜采摘園;二是將全村的荒山建設成為能吃、能住的花果山;三是家家戶戶實現花園式居住,并以自己的院落入股合作;四是建成一個兒童水上樂園;五是打造一個婚禮策劃拍攝基地;六是建成一個寫生基地;七是建成民間小吃一條街;八是建成一個土特產超市。并通過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實現生態園區的長期健康發展。同時,利用園區的懸崖峭壁、深溝峽谷,開發攀巖、探險項目,既可磨煉人的意志,也可鍛煉人的體質,這樣既能促進景區的植被覆蓋率,又能豐富園區的活動項目形式,有利于觀光旅游事業的發展,真正達到企業盈利和農民增收的目的。
困難重重
對于以一己之力改造舊村、建設新村的孟偉生來說,他遇到的難題實在太多了:規劃是否長遠、合理,需要一批高素質人才協助他實施這個規劃,種植、灌溉果樹所需的技術,人、事、務之間的協調,家人、同行的不理解,包括其中最大的困難——整個項目下來所需的資金投入與自己建筑工地所需資金的矛盾,等等,他既要打點自己的“經濟事業”建筑工地,又要照看自己回報家鄉的“感情事業”,其間的辛苦、委屈、困頓、操勞,委實難以用語言表達。
2011年3月,孟偉生走家串戶,苦口婆心地向鄉親們宣傳自己的規劃。為啥要回家種地,種地有多大利潤?流轉土地,大伙能得到多大實惠?為解決鄉親們的后顧之憂,孟偉生大膽提出: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由公司投資、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質量、統一銷售、統一積累、統一規劃、統一發展。面對鄉親們的各種疑慮,孟偉生不厭其煩地解釋,僅用幾天時間,他就跑完了全村100多戶村民的家,成功流轉大多數土地。孟偉生說:“鄉親們把地交給咱,就得干好,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當年6月,孟偉生拿出自己多年來的全部積蓄,吸引了一批會經營、懂技術的種植能手,組建了安陽化象儐河生態專業合作社。為了趕在天冷前把大棚建好,他夜以繼日地在工地上和工人們共同忙活……
為了幫助化象村脫貧致富,安陽市、安陽縣、善應鎮各級黨委政府的工作人員跑前跑后,土地、水利、移民、扶貧等有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幫助孟偉生搞基礎設施建設。短短一年時間,公司就建成了6棟日光溫室,生態基地達1200畝,種植各類苗木9萬多株,前后投資500多萬元,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為當地老百姓的增收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孟偉生告訴記者:這里原先是村里的一片荒山,連人都進不去,如今看到的基地,都是經過整地、修路、挖塘、栽樹,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目前,在基礎建設方面,已擴修通往山上的大路3000米,架設管道420米,新建壓力水塔1座,架線300米。在種植方面,公司借鑒山東、山西的采摘園模式,采取山地上砌梯田種植、石頭上砌坑填土種植、掛袋滴灌等方式,已種植蘋果、核桃、桃樹、杏樹、梨樹、柿樹、葡萄、紫葚、櫻桃、冬雪王等各種果樹12萬余棵,建溫棚采摘園8個,今年掛果后即可采摘。屆時,將開通生態觀光園至鶴壁市、安陽市的免費觀光大巴,邀請游客上山游覽、自助采摘。
與此同時,南化象老村整體改造項目也正在實施中:別具特色的農家院裝修一新,已開始接待游客;昔日破爛不堪的村中空閑地,已建成1座大型陽光生態餐廳;以采取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改造了30套農家院,為游客提供住宿、餐飲、婚紗攝影、生物寫生等多種服務。
在建設生態觀光園的同時,孟偉生還出資把村委會通往生態園的600米大路進行了擴寬和綠化;為了帶動全村農戶共同致富發展,他成立了儐河果蔬專業合作社,對農戶發布果樹管理信息,統一培訓、施肥,價格實行統一銷售,增強了化象村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全心回報
事業初成的孟偉生沒有忘記身邊的鄉親們。
5月16日,在位于安陽縣善應鎮化象村的生態觀光園里,安陽化象儐河生態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孟偉生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說句實在話,我的夢就是走‘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路子,通過‘借雞下蛋,讓鄉親們增收致富,過上好日子。”
眼下,生態觀光園里花蕾綻放笑臉,隨手托起一朵桃花都能聞到春天的氣息。“農民在家門口干活兒挺好,有租地的收入,還有工資,一年掙2萬元不成問題。”43歲的蔣保書一邊干活兒,一邊樂呵呵地說。目前,該園區有120名村民就業,園區建成后,可帶動周邊500多名農民創業就業。
“我們要把農業搞成生態化,生態搞成產業化,把這里連片的2000畝地都搞成生態農業,吸引社會各界人士到這里旅游,實現生態旅游富民。我們將用3年到5年時間,投資3000多萬元,借助當地這些自然優勢、文化底蘊,以生態為基礎、旅游為手段、文化為內涵,逐步把這里打造成為集高效農業、生態觀光、特色美食、婚紗攝影、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生態旅游休閑目的地。”孟偉生充滿信心地說。
經過幾年勤奮耕耘,如今孟偉生的生態觀光園生機勃勃,經濟效益有所攀升。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打工賺錢,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在外打工的化象村村民走進生態園。“在這里上班不僅能賺錢,還能照看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真是一舉兩得。”
除了帶動鄉親一起掙錢致富,孟偉生還出資建起了鄉村長廊和小廣場,免費供村民使用,極大地豐富了鄉親們的文化娛樂休閑生活。
談到未來的發展,孟偉生充滿期待地說,希望接下來能繼續擴大金谷源生態園的規模,這樣就能帶動更多的人來就業和致富:“年輕人不一定要到城市去打工,回鄉一樣能賺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