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安徽婦女的健康地位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地位調查數據的分析

2014-08-03 08:56:30胡穩玲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農村

胡穩玲

(安徽省婦女聯合會,安徽 合肥 230001)

婦女的人身權和健康權是一項基本人權,婦女的健康狀況也是衡量婦女社會地位的重要標志之一。健康是婦女全面發展的基礎,健康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婦女的經濟、 教育、政治、婚姻家庭地位以及人們的性別觀念。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政府不斷完善和創新法律政策,多方實施有力措施,整合各種資源,將落實科學發展觀和踐行以人為本理念落實到婦女健康權的保障上,中國婦女健康保障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安徽第三期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年間,安徽女性健康狀況有了顯著改善。女性健康狀況的自我評價有所提高,營養水平進一步提高,女性健康體檢的比例有了較大的提高,絕大多數年輕女性能夠定期產前檢查,在醫院接生。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女性的總體健康狀況仍不容樂觀,存在著阻礙女性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因素。本文在調查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對安徽省婦女的健康現狀、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對策性的建議。

第三期安徽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于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進行,調查對象為安徽境內居住在家庭戶內18歲至64歲的女性和男性公民。調查對象的獲取采用多階段不等概率抽樣方法,最終在全省范圍內獲得了3000個省級調查樣本。調查收回有效省級問卷2973份,合格率為99.1%。在調查對象中,男性1437人,占48.3%,女性1536人,占51.7%。

一、安徽女性健康的總體狀況

(一)健康的自我評價

自感健康是重要的健康水平測量指標,它融入了很多個人的經歷體驗以及在所處文化中對健康的理解與期待。盡管自感健康主觀性很強,但能反映潛在的生理、心理和社會角色功能變化。自我評價的方法對測量一個人的健康的確比較有效可靠,與醫生評價相當或更好。通常對身體健康狀況的測量一個是采取自測方式,另一個是運用疾病發生測量,即是運用主觀感受和客觀存在相結合的方法。身體健康除了有性別差異外,還受到就業狀況、年齡階段、婚姻家庭、城鄉分割等因素的影響。

1.男性健康自評狀況較女性好;女性慢性病的發生率高于男性,男性身體殘疾發生率高于女性。

調查顯示,有40.8%的男性健康自評很好, 32.9%的女性健康自評很好;男性健康自評較好的占33.8%,女性健康自評較好的占33.4%;女性健康自評很差的占1.8%,男性健康自評很差的占1.1%;女性健康自評較差的占7.3%,男性健康自評較差的占4.8%。對疾病發生測量統計顯示,女性有慢性病的占18.5%,男性有慢性病的占15%;女性身體有殘疾的占1.8%,男性身體有殘疾的占3.9%。

2.就業對女性身體健康的影響狀況。

第一,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或工作的女性較沒有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或工作的女性健康自評狀況好。女性樣本中,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或工作的(非退休繼續工作)女性在樣本中占73.3%,健康自評很好的占34.7%,較好的占34.9%,較差的占5.9%,很差的占1.1%。沒有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或工作的(非已退休或內退)女性在樣本中占21.4%,健康自評很好的占29.4%,較好的占29.7%,較差的占11.9%,很差的占4.4%。

第二,目前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或工作的女性較沒有從事有收入的勞動或工作的女性慢性病的發生率低,其在樣本中分別占16.1%和21.9%。

3.不同職業和行業女性身體健康差異比較明顯。

第一,分職業來看,女性農業人員健康自評狀況最差,慢性病的發生率最高。女性職業的樣本頻率分布狀況為:各類負責人占2.2%,專業技術人員占10.6%,辦事人員占4.8%,商業服務業人員占20.4%,生產工人占15%,農業人員占47.1%。其中健康自評為很好的農業人員占29%,在樣本中占比最低;辦事人員占48.4%,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另外各類負責人占31%,專業技術人員占35%,商業服務業人員占34.8%,生產工人占35.7%。健康自評很差的農業人員占2.6%,在樣本中占比是最高的;另外,專業技術人員占0.7%,商業服務業人員占1.5%,生產工人占1%。女性患有慢性病的農業人員占22.9%,占比最高;另外,各類負責人占20.7%,專業技術人員占19.3%,辦事人員占10.9%,商業服務業人員占13%,生產工人占15.6%。

第二,分行業來看,公共設施管理業、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水電氣生產供應業分別居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前三位,其所占比例分別為71.4%、62.5%、53.8%。這三個行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分布分別是5.6%、0.6%、1%。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教育分別居健康狀況自評很差的前三位,其所占比例分別為2.6%、2.6%、2.2%。這三個行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分布分別是46.9%、11.6%、3.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分布為0.8%)、衛生社保和社會福利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分布為2%)、農林牧漁業是女性慢性病發生率占據前三位的行業,占比分別是30%、23.1%、23%。

4.婚姻家庭狀況對女性健康有較大影響。

第一,喪偶女性的健康狀況較差。女性婚姻狀況的頻率分布為未婚的占4.8%,已婚的占89.8%,離婚的占1.3%,喪偶的占4.1%。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喪偶女性占14.3%,在樣本中占比最低;未婚女性占61.5%,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另外已婚女性占32.4%,離婚女性占22.2%。健康自評為很差的喪偶女性占3.6%,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已婚女性占1.8%。有慢性病的喪偶女性占35.7%,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另外,未婚女性占1.5%,已婚女性占18.6%,離婚女性占22.2%。

第二,夫妻平權更有利于女性的健康。女性樣本中,夫妻在家庭中擁有實權的頻率分布為丈夫更有實權的占31.4%,妻子更有實權的占20.2%,夫妻權力差不多的占43.2%。妻子更有實權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占38.3%,在樣本中占比最高;丈夫更有實權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占23.6%,在樣本中占比最低;夫妻權力差不多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占35.8%。丈夫更有實權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差的占3.1%,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夫妻權力差不多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差的占1%,在樣本中占比最低;另外妻子更有實權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差的占1.6%。丈夫更有實權的女性患有慢性病的占23.8%,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夫妻權力差不多的女性患有慢性病的占14.8%,在樣本中占比最低;妻子更有實權的女性患有慢性病的占18.5%。

(二)女性的心理健康狀況

1.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整體上差于男性。在睡眠健康上女性非常明顯地遜于男性,經常失眠的女性占到12.1%,差不多是男性的2倍;經常覺得身心疲憊的女性占9.3%,經常覺得身心疲憊的男性占6.7%,女性是男性的1.3倍多;經常煩躁易怒的女性占5.7%,經常煩躁易怒的男性占2.7%,女性是男性的2.1倍。經常有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感到非常孤獨、覺得自己沒用、覺得活著沒意思等負面情緒的女性比例都高于男性。

2.心理健康的年齡差異較為明顯。40~50歲中年女性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見表1),40~50歲女性經常失眠的占64.4%,經常感到身心疲憊的占60.7%。30歲女性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經常有失眠、身心疲憊和煩躁易怒現象的占比均達到10%以上,其中后面兩種癥狀所占比例超過15%(見表1)。

表1 女性主要負面情緒發生頻率的年齡分布(%)

續表

(三)女性生殖健康狀況

1.患有生殖疾病的女性較男性多,但是對女性日常生活的影響小于男性。有生殖疾病的男性占2%,女性占16.3%,女性是男性的8.1倍。生殖疾病對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的男性占20%,女性占10.9%;對日常生活沒有什么影響的男性占44%,女性占79.9%;有8%的男性選擇不好說。

2.30~40歲的女性患有生殖疾病的最多,生殖疾病對50歲以上的女性日常生活影響大。女性樣本的頻率分布為29歲以下的占15.1%,30~39歲的占25.2%,40~49歲的占33.3%,50~59歲的占17.7%,60歲以上的占8.7%。30~40歲的女性患有生殖疾病的較多,在樣本中分別占20.3%和20.9%。生殖疾病對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的50歲的女性占32.1%,在樣本中占比最高;30歲的女性占4.3%,在樣本中占比最低;另外20歲的女性占8.7%,40歲的女性占10.6%。

3.患有生殖疾病的已婚女性較多,對喪偶女性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婚姻狀況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分布見上文,其中患有生殖健康疾病的已婚女性占17.4%,離婚女性占11.1%,喪偶女性占10.7%。生殖健康疾病對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的已婚女性占10.3%,喪偶女性占33.3%。

4.患有生殖疾病的女性農業從業人員最多,對女性生產工人的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女性樣本的職業分布情況已在前文有過論述,其中患有生殖健康疾病的女性農業從業人員占17.7%,在樣本占比中最高;女性辦事人員占10.9%,在樣本中占比最低;另外,各類負責人占17.2%,專業技術人員占15%,商業服務業人員占15.9%,生產工人占16.6%。生殖健康疾病對女性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的生產工人占15.2%,在樣本中的占比最高;另外,專業技術人員占4.8%,辦事人員占14.3%,商業服務業人員占2.3%,農業人員占14.7%。

5.患有生殖疾病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及地質勘查業的女性較多,對建筑業女性日常生活影響較大。患有生殖健康疾病的科研和技術服務及地質勘查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占0.2%)的女性占50%,在樣本中占比最高;水利環境及公共設施管理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占0.5%)的女性占28.6%,在樣本中占比居第二位;水電氣生產供應業(在女性樣本中的頻率占1%)的女性占7.7%,在樣本中占比最小。生殖健康疾病對女性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的建筑業占33.3%,在樣本中占比最大;衛生社保和社會福利業占20%,在樣本中占比居第二位;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占9.1%,在樣本中占比最低。

6.與城市女性比較,農村女性的生殖健康較差。患有生殖健康疾病的城市女性占15.7%,農村女性占16.6%;沒有婦科疾病的城市女性占82.2%,比農村女性高3.9個百分點;不清楚有沒有婦科疾病的農村女性占5.0%,是城市女性的2.3倍。婦科疾病對日常生活有較大影響的農村女性占13.8%,城市女性占6%,農村女性是城市女性的2.3倍。

二、影響女性健康的因素分析

影響女性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觀層面的,如經濟發展水平、國家的醫療保障水平等,也有中觀的,如社區環境等,更與女性自身的年齡、職業等因素有關。我們主要從中觀和微觀層面來觀察影響女性健康水平的相關因素。

(一)變量說明及回歸模型的建立

健康自評能夠較真實地反映個體健康狀況,我們以健康自評的水平作為因變量,把性別、戶口、民族、受教育程度、年齡、職業、婚姻狀況、精神健康、環境健康、食品營養作為自變量,當把這些變量納入回歸模型時,總體樣本模型的解釋力度達到24.2%,女性樣本模型的解釋力度達到29.4%,兩個回歸模型方差分析整體非常顯著。指標解釋如下:受教育程度分為不識字或識字很少、小學、初中、高中、中專或中技、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其他。職業分為各類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生產工人、農業人員六大類。影響精神健康的因素包括睡不著覺(失眠)、覺得身心疲憊、煩躁易怒、容易哭泣或想哭、對什么都不感興趣、感到很孤獨、覺得自己沒有用、覺得活著沒意思。工作和勞動環境中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學毒物(含農藥)、過量負重/長時間立/蹲位作業、噪音、煙塵/粉塵。日常生活中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有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年齡分組為29歲及以下、30~39歲、40~49歲、50~59歲、60歲及以上。食品營養包含蛋、肉、魚。

(二)影響女性健康自評的因素

性別、年齡、負面情緒、噪音、負重與健康自評呈顯著性相關。女性的健康自評低于男性,約低9%。年齡在健康自評中beta值最高(見表2),就是說年齡最能影響健康自評,年齡越大健康自評越低,而且老年男性較老年女性的健康狀況差。負面情緒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大于男性,失眠、覺得身心疲憊、煩躁易怒、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覺得自己沒用等負面情緒越多,健康自評越低。環境對健康影響的性別差異明顯,對女性的影響大于男性。婚姻家庭狀況良好的健康自評也高,健康自評的程度隨著配偶傾聽自己心事和煩惱的程度減弱而逐漸升高,夫妻關系融洽,溝通順暢更有利于女性的健康。在女性樣本中,配偶能完全傾聽自己心事和煩惱的占32.2%,比較能傾聽的占56.8%,不愿意傾聽的占8.2%,很不愿意傾聽的占1.4%。配偶能夠傾聽自己的心事和煩惱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占47.3%,在樣本中占比最高;配偶比較能夠傾聽自己的心事和煩惱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占26.4%;配偶不太能夠傾聽自己的心事和煩惱的女性,健康自評為很好的占19.8%(見表2)。

表2 回歸分析結果

三、女性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以上分析,結合問卷調查的其他與健康相關的信息,我們認為安徽省女性健康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健康意識薄弱

第一,女性健康意識不如男性。最近3年有病拖著不看醫生的女性占13.9%,男性占12.6%,女性略高于男性。但是,因家務脫不開身不看醫生的女性占4.2%,男性只占0.6%。因工作學習忙有病不看醫生的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分別占12.2%和7.9%。女性因為付不起醫藥費拖著不看病的占35.3%,男性占29.5%。患了婦科疾病后采取自己在藥店買藥治療的女性在樣本中的占比是男性的1.6倍。

第二,城鄉女性健康意識有顯著差別。城市女性較農村女性更重視健康。最近3年身體有病拖著不看醫生的農村女性占14.9%,城市女性占12.3%,農村女性較城市女性高2.6個百分點。拖著不看病的首要原因是認為病情不重沒必要看的農村女性比城市女性高6.5個百分點。城市女性沒有因為自己不重視而拖著不看病的,農村女性則有0.8%。與城市女性比較,看病不方便是農村女性有病拖著不去看的很重要因素。

第三,老年女性健康意識較差。在女性樣本中,最近3年有病拖著不看醫生的60歲以上的占28.6%,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另外,29歲以下的人占5.3%,30~39歲的占7.6%,40~49歲的占16.5%,50~59歲的占18.2%。有病拖著不去看的原因具有年齡差異性。因為付不起醫藥費而拖著不看病的60歲以上的占50%,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因為工作和學習忙而拖著不看病的30~39歲的人占23.1%,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因為家務脫不開而拖著不看病的40~49歲的女性占6.7%,在樣本中占比最高。

(二)健康保障資源分布不均衡

調查顯示,最近3年因為付不起醫藥費有病拖著不去看的農村人占66.4%,而城市人只占33.6%。最近3年因為看病不方便而拖著不去看病的農村人占84.6%,城市人占15.4%。健康保障資源的不均衡分布已經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主要表現在:

第一,女性擁有的健康保障資源不如男性多。女性從未參加過健康體檢的占53.4%,略高于男性的51.8%。女性體檢的費用全部自理的占40.3%,男性占31.4%;健康體檢費用全部報銷的女性占40.7%,男性占48.7%。

第二,女性生殖健康保障在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城鄉差異性。城鄉女性健康保障表現最突出的是健康檢查的機會不平等。從未有過婦科檢查的農村女性占48.8%,城市女性占23.3%。2009和2010年兩年接受過婦科檢查的城市女性占52.5%,農村女性只占32.1%。接受過乳腺檢查的城市女性占65.0%,而農村女性只占42.8%,城市女性是農村女性的1.5倍。孕期按照醫囑做產前檢查的城市女性占50.9%,農村女性只占16.3%,城市女性是農村女性的3.1倍。沒做過產前檢查的農村孕婦占49.2%,城市孕婦占19.5%,農村孕婦是城市孕婦的2.5倍。城市中在醫院由醫護人員接生的是農村的1.8倍。城鄉女性分娩費用報銷與產假期間的收入差距也較大。農村分娩費用全部自理的占88.8%,城市占55.1%,農村是城市的1.6倍。城市全部報銷的占22.2%,農村占2.1%,城市是農村的10.5倍。產假期間的收入城鄉之間也有很大的差距,在產假期間沒有收入的農村女性占78.7%,城市女性占18.9%。產假期間的收入與產前差不多的農村女性占15.45%,城市女性占49.8%。城市女性產假期間很多還能享受到丈夫的帶薪休假,而很多農村女性為了從事有收入的勞動而放棄或是縮短產假,坐完月子(以30天算)就進入勞動生產的比例農村女性是城市女性的2.5倍。

第三,我國城鄉醫療保障存在諸多問題,導致人們健康資源的獲得存在差異。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城鄉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城鄉衛生服務功能錯位、供給失衡。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二元經濟結構,以及重城市輕農村的政策傾向,使社會配置給城鄉居民的衛生資源存在差異。二是城鄉衛生管理體制不順。缺乏對衛生資源進行統一管理的規劃協調機構,多頭審批,機構重疊,衛生資源利用率不高,鄉鎮衛生院普遍運行狀況不佳。三是農村衛生人才、設施奇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醫療衛生資源消費方面的差異性不僅表現在醫療基礎設施和醫療人員的數量上,而且反映在城鄉之間醫療設施的質量和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水平方面。在農村貧困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房屋破舊,常規醫療設備短缺,看病主要靠聽診器、血壓計和體溫表。四是農村醫療秩序混亂。個體行醫、巫醫、游醫混雜;藥品質量難以保證,過期、失效藥品在一些醫療機構時有出現,假藥劣藥橫行。

(三)負面情緒對女性健康的影響較嚴重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日趨加快,女性在升學、就業、戀愛、婚姻等各方面遇到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其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比男性更大。調查顯示:有20.7%的女性負責人經常感到身心疲憊,與其他職業相比占據第一位。經常失眠的女性負責人占10.3%,在樣本中占比居第二位。經常覺得自己沒用的女性負責人占3.4%,在六大職業中也排在第二位。女性農業人員精神健康狀況堪憂。女性農業人員經常失眠、煩躁易怒、容易哭泣、感到孤獨、覺得活著沒意思、覺得沒用幾個方面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在樣本中的占比均居第一位。

(四)女性健康受到工作環境的危害

第一,工作環境和日常生活環境對男性產生的危害都大于女性。噪音和煙塵、粉塵對兩性的危害差別最大,對男性的危害均超過女性10個百分點。女性只有在受到化學毒物的危害上稍微高于男性,女性占20.8%,男性占19.5%。

第二,工作環境對城鄉女性健康的影響有較大差異。化學毒物及負重對農村女性傷害大于城市女性,但是噪音、煙塵、垃圾污染,尤其是空氣污染以及噪音污染對城市女性健康威脅比農村女性大。受到化學毒物危害的農村女性占30.3%,城市女性占3.4%。

第三,環境對女性健康影響的職業差別很明顯。受到化學毒物危害的農業人員占37.3%,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其次是生產工人占16.5%。過量負重或長時間的站位和蹲位作業對生產工人的健康危害占39.7%,在樣本中占比最高。其次是農業人員占24.9%。噪音和煙塵、粉塵對生產工人的危害最大,分別占47.9%和37.2%。商業服務業人員受到空氣污染和垃圾污染的危害最大,分別占41%和28%。農業人員受到水污染的危害最大,占16.1%。

(五)女性生殖健康狀況堪憂

當前,育齡婦女生殖健康受到了傷害,出現年輕化趨勢。調查數據分析顯示,人流次數超過1次的城市女性高于農村女性;有兩次的城市女性占38.4%,農村女性占32.7%;有3次的城市女性占8.2%,農村女性占5%。夏國美對城市外來未婚女性生育健康問題的調查發現,在外來人口中,未婚育齡女性人流比例呈逐年增長態勢。如200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婚育齡女性人流率為4.68%,而外來人口中未婚育齡女性人流率卻高達22.65%,并呈現出一種固定化和常態化的趨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分析看,安徽省年輕女性人流次數趨高。29歲以下的女性有過1次人流的比例最高,占72.7%,而有過4次人流的竟然高達3%。由于問卷調查保護隱私,在設計時只針對已婚女性,無法做進一步分析。這種情況對該人群的身心健康產生較大危害,同時對社會進步尤其是女性整體的發展會產生十分有害的影響。

三、提升女性健康水平的對策建議

健康是人力資本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人口健康狀況的改善,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勞動供給,促進經濟增長。但從調查數據分析看出,危害健康的因素很多,也很復雜。既受到客觀環境影響,也受主體健康意識影響;既有健康資源城鄉供給的差異性,也有男女性別的差異性;既要重視不同職業的人的健康問題,也要關照到不同年齡的人的健康需求。

(一)完善城鄉均等化的衛生資源分配體系

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城鄉人口除了在營養消費方面存在差異外,在醫療衛生資源、醫療健康意識等方面也表現出了二元性。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在內的多層次、多模式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改變醫療保障體系城鄉供給差異性,保證城鄉衛生資源分配的公平。我國政府從建國初期就在城鎮和農村實行了不同的醫療保障政策,城市具有完善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制度,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出資,共同分擔所發生的醫療衛生費用。在我國廣大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曾為緩解農民缺醫少藥、看病難等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人民公社體制解體,農村集體經濟迅速萎縮,導致維持合作醫療的基金籌集越來越困難。上世紀80年代后,各地合作醫療紛紛解體。直到2003年新農合開始試行前,農村醫療保障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自我保障。農村體檢費用全部自費的比例高出城市近20個百分點。相反,城市體檢費用全部免費的比例是農村的3.2倍。最近3年有病拖著不看醫生的主要原因為付不起醫藥費的農村人是城市人的1.9倍。因此建議,建立長期穩定的籌資增長機制,不斷提高新農合籌資水平,逐步縮小城鄉醫保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的差距,為實現城鄉統一的醫療保障制度奠定基礎。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解決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貧問題。積極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利用基本醫保基金向商業保險機構購買大病保險,減輕參保(合)人的高額醫療費用負擔。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多種形式補充保險和公益慈善的協同互補作用,統籌協調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政策,有效提高保障水平。應加強對醫療衛生事業的宏觀調控,通過增加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項目的專項撥款,如農村衛生固定資產與技改專項撥款、疾病預防與衛生防疫專項撥款以及基層醫技人員培訓專項撥款等,保證農村基本醫療衛生產品的供給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高,實現衛生資源的公平分配,使城鄉人口享有水平大致相當的基本醫療和保健服務。盡快提高農村居民應對疾病風險的能力,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的現象。

(二)加強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務

負面心理及情緒對當前人們健康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尤其是中年人的社會壓力過重,高度激烈的競爭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使中年人的心理壓力過大。以中年知識分子為例,他們一方面要承擔繁重的工作、科研任務,另一方面又要承受來自工作環境、職稱晉升、家庭負擔等的壓力,這都會導致其身心疲憊,久而久之就會使身心經常處于疲勞狀態,造成身心健康的透支,最終出現亞健康狀態。

化解負面情緒對女性的傷害需要從內外兩方面努力。從性別來說,女性整體較男性更敏感、情緒化,情緒和心理變化也更快,這些對女性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那么如何抵御消極情緒和心理對女性的傷害?這需要從內外兩個方面努力。第一,除了要消除社會對女性在就業、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偏見外,還要給女性以同等的權利和自由,讓女性的潛能得到釋放、價值得到體現。另外需要做好女性心理情緒的疏通。女性心理情緒的積累不僅會影響到其身體健康,更會威脅到其生命安全。紀穎2006年研究育齡期婦女的死亡時發現,農村育齡女性人口自殺的概率是城市女性的4.67倍,城鄉差異之大,在世界其他國家是比較罕見的。中國農村傳統的家庭結構形成了與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使得人際沖突和家庭糾紛的頻度和強度遠遠高于城市,而農村女性對家庭關系和人際關系的依附又十分強烈,家庭矛盾和人際沖突必然會引起她們極大的心理痛苦,甚至會導致其自殺。因此需要由政府部門、群團組織和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志愿者隊伍、家庭等組成一個互相支持的網絡,建立健全女性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如在媒體及有條件的單位開辟心理咨詢專欄、網站,或是組織心理咨詢專場等。更多更全面地開通婦女熱線咨詢服務,緩解女性心理壓力,使其擺脫心理困擾。第二,女性自身對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女性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念和生活態度,增強自我意識。在女性中廣泛開展以“四有”“四自”為中心的思想教育,使其養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心理品格。女性要善于調節情緒,保持情緒的積極穩定。通過合理舒緩情緒,消除悲觀心境,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敢于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并能積極尋求心理咨詢人員的幫助。女性要加強相關的科學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通過閱讀、自修有關心理學的書籍, 使自身能把對心理健康的認識變成自覺行為,并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有效地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促進女性生殖健康的保護

女性的身體形象一直被認為是柔弱、缺乏力量、容易患病的,而男性的身體形象則被刻畫為陽剛、強壯、不易患病的。而且,由于特殊的身體構造,女性在經期、生育期以及更年期往往更容易遭遇各種身體上的不適,再加上女性扮演的多種角色,可能給其帶來很大壓力,進而引發其一系列健康上的問題,如抑郁、焦慮和各種慢性病。目前,婦女在了解掌握生殖健康知識、享有生殖健康保健服務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一是自我保健意識差,大部分育齡婦女不重視自身健康。由于社會文化的影響,農村婦女羞于談論婦科病及與性相關的話題,婦科病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沉默的文化”。婦科病檢查使患病婦女感到難為情,如遇到男醫生會使她們更害羞,因此不愿去醫院看病。二是對生殖健康知識的認知率較低。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小學高年級少女青春期健康重視不夠,沒有向她們提供必要的青春期教育。三是對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宣傳品匱乏,服務網絡不健全,服務不到位,服務的范圍、內容、形式和育齡婦女對生殖健康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不能滿足需求,尤其是目前鄉級醫院婦產科醫生人員緊張,宣教技能缺乏,知識儲備不足,指導能力有限,無法向孕產婦提供必要的孕產期保健知識。

因此,建議加強對廣大婦女的生殖健康的教育與服務。根據不同對象采用多種形式,生動活潑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并根據婦女的需求,進一步充實生殖健康宣傳教育的內容,尤其是要增強對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服務。健全基層生殖健康服務網絡, 將生殖健康服務融于社區服務之中,把基層婦幼保健、計劃生育和初級衛生保健結合在一起。建議計劃生育基層服務網絡和醫療技術服務部門在提供生殖健康服務時,加強開展避孕節育知情選擇的咨詢服務,讓育齡婦女在避孕方法的選擇上處于主動地位。

(四)健全職業健康與勞動保護管理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職業病發生的數量、死亡數量和新增數量在國際社會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而且具有危害人數多、患病數量大、行業分布廣、隱匿性、遲發性特點。因此,建議盡快健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作業環境進行系統管理,防止職業病的加劇。第一,建立完善的職業衛生保障機制。依法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職業衛生管理體制和信息決策機制、完善的職業病工傷保險機制和穩定、多渠道的職業衛生投入機制,以市場機制合理配置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源。尤其是要發揮用人單位的積極性,推動用人單位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切實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按照入世要求,通過等同采用國際標準,盡可能使我國的職業衛生標準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提高職業衛生標準的可操作性及可應用性,建立適于我國職業病防治實際工作需要的職業衛生標準體系。

第二,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盡快制定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社會經濟防治計劃,制定方案并組織實施,有針對性地開展以塵肺病防治、職業中毒檢測檢驗、診斷、救治、控制、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科學管理為中心的科學研究工作,力爭突破束縛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瓶頸,提高我國的職業病防治水平。大力實施職業衛生管理人才培養計劃,建立一支既精通業務,又深諳法律的高素質的職業衛生管理隊伍。

(五)增強女性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能力

目前,表面上看,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看病醫生要找好的,吃藥要吃進口的,病房要住高檔的,人們過分迷信醫療技術和依賴治療的作用,而忽視了進行積極的預防,留下很多健康隱患。因此建議,第一,積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解決人們膳食不平衡和運動不足的問題,從而遏制目前慢性病發病率上升的趨勢。尤其是我國的農村,在解決溫飽后,很多人大魚大肉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導致農村的心腦血管病發生率逐漸高于城市。第二,普及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健康保健知識的獲取與健康密切相關,人們對健康知識了解得越多,就越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健康危害。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健康保健知識缺乏,特別是傳染病防治知識缺乏的問題更為突出。第三,降低醫療保健成本,提高保健能力。人們的健康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的消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收入水平,因此,提高收入,降低藥品價格,保證其對醫療衛生服務的實際支付能力,是增加人們健康投資的根本措施。

猜你喜歡
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今日農業(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我們的新農村
我們的新農村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48
今日新農村
民族音樂(2018年6期)2019-01-21 09:30:04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中國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 01:04:28
愿多出現這樣的農村好報道
湖南農業(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8
新天新地新農村
草原歌聲(2016年2期)2016-04-23 06:26:27
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教育初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99精品激情视频精品|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亚洲天堂网在线视频| www.亚洲色图.com|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自在线播放|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亚洲综合天堂网|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h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第一页|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网站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97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1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 亚洲天堂久久|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二区|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欧美综合激情|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特一级毛片|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亚洲床戏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一区二区午夜| 中国精品自拍|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色首页AV在线| 99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成人国产免费| 成人一区在线|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久久先锋资源|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欧美色香蕉|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