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燕
(山東女子學院,山東 濟南 250300)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在不斷上升。2012年底山東省0~18歲兒童有1800多萬名,其中留守兒童80多萬名,流動兒童50多萬名。對這一龐大群體的關注和研究一直是社會的一個熱點。由于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直接監護,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自我性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不夠,他們更易成為性侵害的對象。同時受農村相對落后的文化觀念的影響,很多受害人遇到性侵害問題時往往會選擇沉默。這也慫恿了加害人的行為。所以留守兒童性安全問題顯得既重要又艱難。
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通過文獻調研、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的方法,我們選取山東省留守兒童比較密集的德州、泰安、濟寧和菏澤等地做了關于留守兒童性侵害的調查,從性安全角度來切入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旨在研究留守兒童性安全的現狀,分析留守兒童遭受性侵害的原因,找出具體可行的防治策略,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本次調查分三個調查環節。第一是調查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第二是調查留守兒童本人,第三是調查曾經在兒童時期留守過的大學生,通過大學生回顧自己18歲前的經歷,來了解他們兒童期的狀況。先后發放留守兒童家長問卷550份,回收有效問卷517份,回收率為94%。發放留守兒童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73份,回收率為97%。發放大學生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38份,回收率為97%。深入訪談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家長、大學生各20名。訪談留守兒童班主任10名,訪談留守兒童比較多的學校校長8名。本調查中兒童的年齡界定為0~18歲,因為考慮到兒童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本次調查中兒童的年齡為6~18歲。抽樣調查的兒童的平均年齡為13歲。
近年來隨著性侵害案件的不斷發生,性安全問題幾乎是留守兒童問題中最突出的。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的性安全狀況非常不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兒童的安全是兒童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安全是每個兒童及其監護人的心愿。對環境的擔心,對性安全的擔心已經是安全方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在調查外出務工的家長擔心孩子的哪些方面時,結果顯示,對性安全的擔心已經超過對學業不能輔導或者孩子不能照顧自己的擔心,位居第一。41.5%的家長最擔心周圍環境不安全,擔心孩子被侵害;40.5%的家長擔心學習沒有人能輔導;24.4%的家長擔心孩子自理能力不強不能照顧自己。而83.3%的家里有女孩子的家長最擔心的是環境不安全,怕孩子遭受性侵害(見表1~表4)。

表1 對“外出務工,擔心孩子被侵害嗎?”的回答

表2 對“外出務工,您最不放心的是孩子學習沒人輔導嗎?”的回答

表3 對“外出務工,您最不放心的是孩子自立能力不強,不能照顧自己嗎?”的回答

表4 對“家里只有女孩的家長外出務工,您最不放心的是周圍環境不安全,擔心孩子被侵害嗎?”的回答
在訪談中,我們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個案L,女,35歲,有兩個孩子,女兒已經上4年級,兒子上幼兒園大班。大孩子斷奶后她開始在外面打工,打工快10年了。她說,最擔心孩子的安全,特別是寒暑假的時候。上學的時候在學校里還好一些,但假期里孩子成天在家,老人顧不上。在外面打工每每看到別的地區的孩子因為家長看護不周遭到毒手,心里就緊張得要命,擔心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在被調查的家長中,只有26.9%的家長很了解孩子的性心理和性生理,只有23%的家長平時對孩子進行生理知識的教育,遠遠低于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長比例(45%)(見表5)。家長由于種種原因將性教育特別是性生理教育的任務轉交給了學校,而學校的老師在課堂上也沒有系統地講述過生理衛生的知識。

表5 對“您了解孩子的性心理、性生理狀況嗎?”的回答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55%的學生不知道怎樣看待生理衛生知識;70%以上的兒童否認生理知識和其他知識一樣;11%的兒童對生理衛生知識羞于啟齒;15%的學生認為生理衛生知識不敢接觸;5%以上的學生很避諱;8%以上的學生很好奇。在調查中還發現,竟然有56%的兒童不知道生理衛生的知識(見表6~表11)。

表6 對“您是否認為生理衛生知識與其他知識一樣?”的回答

表7 對“您是否認為生理衛生知識羞于啟齒?”的回答

表8 對“您是否認為生理衛生知識不敢接觸?”的回答

表9 對“您是否認為生理衛生知識老師家長同學很避諱?”的回答

表10 對“您對生理衛生知識是否好奇?”的回答

表11 對“您是否知道生理衛生知識?”的回答
在訪談中,泰安寧陽的一個小學中8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兒童。5年級某班班主任劉老師說,關于性生理教育,我們不好意思說,第一是學校領導沒有要求我們上,第二是我們在班上和學生講這些內容,很別扭,要是強制讓我講,我會臉紅脖子粗。
在調查中,問及性安全教育的重要性,70%的家長認為很有必要,是青春期的必修課。但是卻有76.2%的家長平時不對孩子進行性安全方面的教育(見表12)。在調查兒童的時候問及學校可曾開設過關于生命或者性教育的課程時,只有30%多一點的學生的學校開設過。當問及這些開設過的學生都講什么內容的時候,他們多數回答忘記了;或者說,班主任開班會的時候可能會說一些。就是開設這些課程的學校中,也沒有一個是專職的教師在上課,更沒有專業的教材。

表12 對“您平時是否會對孩子進行性安全方面的教育?”的回答
訪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時候,其中一個孩子的奶奶說:“他父母出去掙錢,我們這些人沒有文化,我們最多能讓孩子在學校聽老師的話。給孩子做好飯,別的方面指望不上。孩子不聽我們的,還是聽老師的。性教育的東西我們不知道怎樣講。”調查發現,就是外出務工的家長也只是擔心孩子的性安全,真的讓他們告訴孩子預防或者應對性侵害的建議,他們也不知道。
在搜集山東省性侵害案例的時候,我們看到法院的一個案例。其中有一個被告的家長是這樣發現孩子被侵害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說不喜歡隔壁的叔叔了,問及不喜歡的原因,孩子說,每次叔叔給我好吃的東西的時候,總是往我的身上尿尿。在調查中,一名公安系統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有一個暑期,他們曾接到十多起關于留守兒童性侵的案件,加害人幾乎都是熟悉的人。而這十多起案件中,有的加害人不止一次地侵害一個或者多個兒童,案件性質惡劣,令人發指。通過這些案例,也看出性安全教育很重要。但是怎樣能讓性安全教育實施開來卻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抵制性侵害、加強性安全教育是一個需要全社會都努力去做的事情,是一個需要國家、學校和社會相互協調的事情。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視。國家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扶植落后農村搞第三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發展特色經濟,通過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其次還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統籌城鄉一體化的養老、醫療和教育制度,使兒童能夠在家長就業的城市很方便地接受教育,而不是義務教育入學還要受到戶籍、住房、社保等方面的種種限制。再次,法律法規方面要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現有的法律法規還沒有專門針對兒童性安全的獨立司法保護體系。同時現有的與兒童權益相關的法律有的也缺乏可操作性,兒童的主體地位也沒有充分體現。要修改完善現有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兒童發展綱要》等,突出留守兒童性權利的保護內容。
學校作為專門的教育機構,在加強性安全教育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無論是從專業的師資力量、專業的教育場所來看,還是從兒童社會化的優良環境來看,學校都有別的部門不可比擬的優勢。所以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應開設系統的性教育課程,在一個完整的學期或者每個學期設置固定的幾周系統講述生理知識和性安全知識。配合兒童不同的年齡狀況,采用圖文并茂的教材和專業的教師講解。必要的時候學校要設置單獨的性別教育實驗室,讓兒童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接納自己的身體,進而認識社會。
首先,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已對性別有懵懂的認識。3歲左右是孩子性意識開始萌發的年齡,他們開始意識到男女上廁所是不一樣的。這時候要教育孩子,游泳衣蓋住的地方都是自己身體需要保護的地方。同時告訴孩子自己生命的起源。其次,在小學期間,必須要孩子知道身體的很多地方是絕對不允許別人觸摸的。還有小飯桌的挑選除了衛生標準的要求外,性安全與否也應是小飯桌選擇的一個重要標準。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對婚姻和生育有一定的好奇心。一定要用科學的方式滿足孩子的這些好奇心。小學高年級,有的發育快、營養好的孩子就會出現第二性征。這個時候就要教給孩子必要的生理知識。再次,多數孩子在中學期間都會出現第二性征,伴隨第二性征出現的是青春期綜合指征。而這個時候也是很多家庭更年期的媽媽遇上青春期的孩子的時間。所以這時的性教育引導就顯得無比重要。中學必須有專業的教師、專業的教材、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這些都是為了能引導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最后,大學時期是一個人人生最重要的時期,也是一個人“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期間在傳承前期教育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生理知識的教育已經不是很重要了,進行社會性別教育應是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事情。社會性別教育是讓學生在正確看待生理性別的基礎上,樹立起正確的社會性別觀念,以促進兩性和諧發展。通過社會性別理論梳理、審視性別社會化的過程、透視影響性別社會化的過程的因素,引發兩性反觀自身,正確看待性別角色的社會分工,積極抵制刻板的性別印象,促進兩性的發展。
性教育在現在多數人看來還是隱秘的事情,所以家庭實施性安全教育在當下也顯得尤為重要。家長特別是孩子的直接監護人必須有敏銳的安全意識。要轉變觀念,將性教育看成是和別的文化知識教育一樣,沒有什么神秘感。同時不要將性知識看成洪水猛獸,看成是黃色內容。應將性教育知識視為生命的科學知識,同時及時告訴孩子相關的保護措施。外出務工的家長要經常回家看孩子,增加和孩子交流的頻率,除了電話,適當地增加一些聯系孩子的手段,比如QQ或者電子郵件。
政府、學校、家庭、兒童本人、農村社區,以及社會的各級力量都要積極主動地將留守兒童性安全教育看成一個重要的問題去解決,而只有依靠各級力量的聯合,留守兒童性安全的明天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