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張愛霞
劉穎:女,本科,主管護師
會陰側切術是產科常見手術,用于會陰過緊或胎兒過大,估計分娩時會陰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兒有病理情況急需結束分娩者[1],可在分娩過程中避免會陰及盆底組織嚴重裂傷,減輕盆底組織對胎頭的壓迫,縮短第二產程,加速分娩[2]。會陰側切縫合術是一種損傷性操作,由于會陰位于骶尾神經支配區域,該區域神經分布廣泛、敏感度高、組織間隙大、血運豐富,故術后會引起會陰切口局部的疼痛及腫脹,甚至愈合延遲及術后并發癥,嚴重降低產婦的日常生活質量及照護新生兒的能力,使其對母親角色產生負性體驗[3]。目前國內各家醫院產科對會陰側切切口的護理方法不一[4-5],為循證更好的護理方法及效果,我科結合其多年婦科護理經驗,使用95%乙醇濕敷、會陰冷敷墊冷敷兩種方法對自然分娩會陰側切的初產婦進行治療,觀察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10月我院自然分娩并行會陰左、后側切術的初產婦140例,入選標準:(1)孕周在36+2~41+6周。(2)年齡24~35 歲。(3)胎兒體重為2600~4400 g。(4)會陰腫脹度范圍在Ⅰ~Ⅳ度。(5)產程中未行胎吸、產鉗等助產術。(6)第三產程結束后采用可吸收縫線縫合切口的產婦。將140例產婦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產婦在年齡、孕齡方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后2 h 予0.5%碘伏消毒會陰切口,隨即用95% 乙醇濕敷,采用95% 乙醇紗布敷于會陰切口30 min,每12 h 1 次,24 h 后進行0.5%碘伏會陰常規消毒,2 次/d,至產后72 h 停止。觀察組產后2 h 用0.5%碘伏消毒會陰切口,會陰冷敷墊(無菌級)墊于會陰部,30 min 后丟棄,每12 h 1 次,余治療同對照組。冷敷墊由無菌衛生棉、制冷劑、進口保溫劑、水等組成,經激活內容物后產生制冷效應,使用時輕微用力擠破水袋,水與制冷劑接觸,水溫1 min 迅速下降,即可使用,冷作用持續時間達30 min 以上,能準確地控制冷敷的時間和溫度,有效防止凍傷,使用方便,不會誘發交叉感染。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分別于產后2 h 及產后24 h 評價患者會陰切口疼痛、腫脹情況。(1)會陰切口疼痛評估標準。按產婦的主觀感受及疼痛所致被動體位的程度分為0~Ⅳ級,0 級:無疼痛,輕度刺激或按壓均無疼痛感;Ⅰ級:疼痛不明顯,坐臥行走均不感覺切口疼痛,僅刺激或按壓切口處感輕微疼痛;Ⅱ級:輕微疼痛,臥床及注意力分散時不感覺切口疼痛,僅坐及行走時感輕微疼痛;Ⅲ級:中度疼痛,注意力分散不能影響主觀感覺,坐臥及行走均感切口疼痛;Ⅳ級:重度疼痛,影響日常休息和睡眠。(2)會陰切口腫脹評估標準。與會陰健側皮膚相對照,用肉眼目測及軟尺測量內的方法,測量切口處皮膚腫脹的高度及腫脹的范圍,分為0~Ⅳ度,0 度:水腫完全消失,會陰切口處無增高及腫脹;Ⅰ度:腫脹不明顯,肉眼外觀,會陰切口處無明顯增高及腫脹;Ⅱ度:輕度腫脹,用軟尺測量切口處皮膚,高于健側皮膚1 cm 以內,腫脹范圍在切口周圍2 cm 以內;Ⅲ度:中度腫脹,用軟尺測量切口處皮膚,高于健側皮膚1~2 cm,腫脹范圍在切口周圍2~3 cm;Ⅳ度:重度腫脹,用軟尺測量切口處皮膚,高于健側皮膚2 cm 以上,腫脹范圍在切口周圍3 cm 以上。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6.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 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產婦會陰切口疼痛程度比較(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 h 和24 h 會陰切口疼痛程度比較(例)
2.2 兩組產婦會陰切口腫脹程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產婦產后2 h 和24 h 會陰切口腫脹程度比較(例)
產時行會陰側切或會陰撕裂的產婦由于局部組織水腫,血液循環較差,加之會陰部前近尿道后鄰肛門,故易引發感染;分娩過程中由于膀胱受壓引起的黏膜水腫、充血,肌張力下降及會陰切口的疼痛會導致尿潴留等,不僅會影響產婦的休息與飲食,導致少乳或無乳,降低母乳喂養率,還會加重產婦的心理負擔,影響其精神情緒狀態。目前針對會陰損傷,臨床常用護理方法主要有:乙醇、碘伏、硫酸鎂、中藥制劑濕敷及紅外線烤燈治療、可見光治療、微波理療、藥物治療等,但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冷敷是一種無刺激、無毒副作用的物理治療方法。
3.1 冷敷能更有效地降低疼痛,減輕切口腫脹 冷敷的作用機制[6]在于應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因子刺激局部迅速降溫,促進局部組織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降低組織代謝,抑制血管的炎性滲出和出血,局部充血腫脹得到緩解,也減輕了壓迫末梢神經引起的疼痛,而且冷敷還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凝固,減慢神經傳導速度,麻痹末梢神經以減低疼痛。同時,毛細血管的收縮使微血管通透性降低,從而減輕膀胱及尿道組織的充血水腫,提高自主排尿的成功率,從而促進子宮收縮,預防產后出血[7]。
3.2 與其他護理方法相比較,冷敷更具優勢 常規會陰損傷護理方法有乙醇、碘伏、硫酸鎂、中藥制劑濕敷,其弊端有以下幾點:高濃度乙醇(臨床常用于會陰切口護理的濃度為95%和75%),對切口局部皮膚黏膜的刺激性較大,有很強的灼痛感,許多產婦難以接受;0.5%碘伏為棕色液體,質地黏滑,用于切口處濕敷消毒對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不便于創面觀察,還有可能發生色素沉著和皮膚硬結[8];硫酸鎂在常溫下很快析出結晶,刺激皮膚;熱療必須在軟組織損傷24 h 后進行,并且有引起局部組織脂肪液化、瘢痕增生及色素沉著的可能;而中藥洗劑使用起來不方便、不經濟,效果也不夠明確;止痛劑在臨床上被認為可能會影響子宮收縮而發生產后出血,且止痛劑可通過乳汁影響胎兒健康,故很少應用。會陰冷敷墊(無菌級)為一次性使用物品,不會誘發交叉感染,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產婦出院在家亦可使用,是采用無菌衛生棉制作,不會對會陰切口局部皮膚產生刺激,降溫快,能迅速減輕患者疼痛感,且冷敷時間和溫度控制準確,可有效防止凍傷。由此可見,與其他護理方法相比,冷敷方法更為安全有效。
[1] 樂 杰.婦產科學[M].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05.
[2] 謝紅梅,張玉清,邢惠海.會陰側切術在分娩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4):883.
[3] 胡 雁,李曉玲.循證護理的理論與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280.
[4] Steen M,Cooper K,Marchant P,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ice-packs and Epifoam with cooling maternity gel pads at alleviating postnatal perineal trauma[J].Midwifery,2000,16(1):48-55.
[5] 吳敏君,曹悅明,金皖玲,等.產科會陰傷口冷敷治療200例臨床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51(10):73-75,80.
[6] 俞玉蓮.自制冰袋冷敷對產后會陰腫脹與疼痛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1,11(3):67-69.
[7] 吳麗麗.會陰冷敷在促進陰道分娩后首次排尿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7):91-92.
[8] 李鳳穎,李彩平,楊桃云.碘伏液濕敷配合熱療在會陰切開縫合術后的護理及效果觀察[J].吉林醫學,2011,32(26):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