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蘭
何曉蘭:女,碩士,主管護師
近年來,衛生部頒發的護理專業教學計劃中明確提出[1],將綜合技能考核列入畢業考試科目中。這一舉措體現了系統化整體護理的要求,反映了現代護理人才的培養方向,突出重點考查護生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護理問題的能力。綜合技能考核較單項護理技術操作考核更客觀、更全面地評價護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傳統的臨床護理實習考核關注的是護生學習的個體行為,教學評價強調護生個體得分,忽略了護生“團隊精神”的培養。護理事業的發展要求護理人員既具備知識技能,還要具備團結協作能力[2]。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護理臨床教學在出科考核時嘗試實施小組合作式的綜合技能考核,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護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3]。以小組為單位指導護生進行臨床實習,在綜合技能考核中體現護理工作的整體性、連續性。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2年7月~2013年5月在我院外科實習的全日制護生共302 名,男19 名,女283 名。年齡18~22歲,平均(19.5 ±1.3)歲。本科生132 名,大專生170 名。分4 批到臨床科室實習,實習9 周后進行出科考核。按實習先后順序,第一批和第二批為對照組(163 名),第三批和第四批為試驗組(139 名)。兩組護生的性別、年齡、學歷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的教學考核方法,出科進行個人操作技能考試,以個人成績作為出科評價。采用傳統的以護生個人為單位的出科操作技能考核方法。主考教師從護生所負責管床的病人中挑選合適病例,護生根據護理措施做一項基礎護理操作和一項專科護理操作。教師根據護生考核情況進行評分。
1.2.2 試驗組 采取小組合作式學習,進行以小組合作式的臨床綜合技能考核,個人成績與小組其他成員相關聯。每個考核小組由3~5 名護生組成。主考教師從同一小組護生所負責管床的病人中挑選合適病例,護生熟悉病歷。考核開始時,護生向主考教師簡要匯報病史,然后到病人床旁收集資料,根據病情作護理查體,適時給予符合病情的護理及健康宣教。最后依據病人情況,護生在30 min 內書寫1 份護理病歷,提出3 個或以上病人現存的主要護理問題,作出護理診斷,制定相應的護理目標和護理措施。采取抽簽的方式,1 名護生負責收集資料和護理查體、健康宣教,另2 名護生分別負責不同的技術操作,集體書寫1 份護理病歷,他們之間可以既是相對獨立又是相互補充。個人成績占50%,小組成績占50%,作為出科護理綜合技能考核的成績。
1.3 效果評價
1.3.1 護理綜合技能考核成績 綜合考核包括護理資料收集(15%)、護理操作技能(專科、基礎操作技能)(60%)、健康宣教(5%)和護理病歷(20%)。考核評分依據“整體護理綜合考評分表”。
1.3.2 問卷調查 兩組護生實習結束時發放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護生對出科考核方法的評價。采取無記名方式,由護生根據實際效果填寫考核方法對自己產生的影響,對實習效果進行評價,內容包括對操作規程的熟練程度、操作水平的提升、護理程序的應用,表達能力的提高及合作精神培養等方面,共發放302 份,回收302 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護生技能考核結果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生綜合考成績比較(分,±s)

表1 兩組護生綜合考成績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 值
組別 人數 資料收集 專科操作技能 基礎操作技能 健康宣教 護理病歷試驗組 139 83.31 ±6.75 84.78 ±7.23 87.51 ±5.22 85.30 ±3.71 87.92 ±4.51對照組 163 81.11 ±5.42 83.20 ±6.11 84.12 ±5.71 81.91 ±4.20 85.70 ±3.91統計量 3.0871) 2.0311) 5.3482) 7.3742) 4.5822)<0.05 <0.05 <0.001 <0.001 <0.001 P 值
2.2 兩組護生對考核方法認可情況比較(表2)

表2 兩組護生對考核方法認可情況比較(名)
3.1 綜合技能考核提高了操作技能水平 臨床護理實習是以基本技能操作為主,其操作內容多,臨床實習時間有限,帶教教師無法在保證臨床工作的時間內對護生進行逐一指導糾正。因此,在臨床實習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可以充分發揮護生的主體地位,護生之間的互相幫助,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荷。這種方法充分開發和利用了教學中的人力資源,可以提高護生學習的參與度,提高教學效果。在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之前,個別護生即使考試前去臨床進行練習,但操作過程不認真,操作考試時存在僥幸心理。實行小組合作式學習后,因為個人的技能操作成績與小組每位成員掛鉤,教師抽考為隨機性,從而給護生一定的壓力。但是壓力也是動力,小組合作綜合技能考核促使護生平時實習刻苦練習,這樣達到了強化訓練技能的目的。表1可見,試驗組護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因此,合作式學習達到了普遍提高護生的操作技能水平的預期效果。
3.2 綜合技能考核培養了護生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品行臨床護理工作既有獨立的一面,又有其協作的一面,特別是在護理急危重癥病人中更突顯出整個醫療護理的合作能力。實行小組合作的考核方式,小組成員均能意識到個人利益與小組利益密切相關,個人成功的前提是小組其他成員的成功。因此,護生在小組練習時會主動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以取得小組和個人的成功。采取小組合作式練習與考核辦法,就是為護生提供學會合作的機會,使小組每位護生都能體會到自己的努力有利于小組其他成員,從而培養護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操作能力較強的護生在實訓中主動幫助動手能力差的護生,對技能學習有很大促進作用。
3.3 提高了交流技巧 小組合作式學習是通過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溝通、討論、評價、幫助等合作互動過程來實現學習目標[4]。小組合作的臨床實習及考核使護生不但注重與老師的交流,更注重與護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學習的內容、技巧各不相同,經常為病人的一個問題發生意見分歧時,需要進行溝通和討論,進而達到意見統一。
3.4 培養了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的整體護理思維 整體護理綜合考核的設置有利于整體護理教學的導向性,也有利于護生進行以護理對象為中心,運用護理程序的能力培養。在考核的過程中,護生按照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的步驟,收集病人資料,分析和診斷出針對該病人的健康問題,制定護理措施,實施身心整體護理,進行效果評價的能力培養,從而有計劃地、系統地實施身心整體護理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因此強化了護生的整體護理觀念,又有助于削弱護生的功能護理觀念,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開展整體護理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為將來臨床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次實踐證明,臨床護理實習出科考核中應用小組合作的綜合技能考核有效可行。此方法讓護生注重實習的過程中小組合作式學習,提高了護生的操作水平和交流技巧,培養了護生互相幫助、團結合作的素質,注重了護理程序運用,體現護理工作的整體性、連續性,提高了護生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 許 蓉.護生整體護理實踐能力綜合考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和對策[J].山西護理雜志,2000,14(3):114-115.
[2] 王肇俊.小組合作性考核在高職護理教學評價中的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08,6(12B):3280-3281.
[3] 周菊芝,董麗芳,陳 燕.小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7 下):1963-1964.
[4] 郭明賢,李煩繁,崔 艷,等.合作性學習模式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64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