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滿 李海燕 林志梅
白滿: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分娩是產婦生活中一種應激反應,伴隨著一系列的身心不適,并且承擔著異常分娩的風險。產婦心理可能出現困擾,產生負
性情緒,如緊張、焦慮、恐懼等。52%初產婦存在焦慮或明顯焦慮[1],5.5%~10%的產婦存在比較嚴重的分娩恐懼[2]。音樂治療是科學且系統地運用音樂的特性,通過音樂的特質對人的影響,協助個人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達到生理、心理、情緒的整合,并通過和諧的節奏刺激身體神經、肌肉,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使患者在醫療過程中身心改變的一種治療方式[3]。接受式音樂治療是最常用的一種音樂治療方式,是通過聆聽音樂的過程達到治療的目的[4]。有研究表明,音樂治療能減輕分娩疼痛[5],提高自然分娩率[6]。本研究根據音樂治療的特性,將音樂治療應用于分娩中,結果發現,音樂治療能減輕產婦的焦慮和恐懼,有助于產婦順利分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在我科門診產前檢查的初產婦200例,年齡22~30 歲。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孕周38~41周,產科評估可經陰道試產的產婦。排除高危妊娠,胎膜早破者。產婦均自愿接受并配合問卷調查。隨機將200例產婦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產婦年齡、文化程度、孕周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對一責任制助產及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宮口擴張3 cm 后,由1 名經過音樂治療培訓的助產士開始陪護分娩,產婦則從臨產后1 h 開始至第二產程結束全程播放音樂。助產士首先向產婦告知音樂治療目的,并了解產婦的音樂史,評估產婦音樂欣賞水平,個人喜好。選擇產婦熟悉的曲目。同時助產士與產婦一起討論音樂治療介入分娩的意義。在產程不同時期播放不同的音樂并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分為以下3 個時期:
1.2.1 潛伏期 采用音樂意象想象方法,播放節奏緩慢而韻律安祥,旋律柔美的樂曲,達到鎮靜、催眠的效果,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并給予音樂意象想象引導詞。如《春江花月夜》意象想象引導詞:請你想象自已在月亮懸掛天空的夜晚,流連于美麗的江邊,空氣清新,煙霧繚繞,你正在穿越翠綠的草地,感到無比安祥。
1.2.2 活躍期 采用音樂意象想象與音樂同步相結合方法。播放旋律悠揚,婉轉,節奏平穩,氣勢寬廣,感情豐富,抒情的4/4 拍子樂曲。首先,播放4/4 拍子,中速的樂曲,如《春光美》,音樂意象想象引導詞:春天生機勃勃,我和朋友徜徉在百花盛開的花園中,春風吹拂,和喣的陽光照耀萬物,我們陶醉于春天的好時光中,敘說著春天的故事。然后,播放4/4 拍子慢速的樂曲,如《濤聲依舊》,意象引導詞:海上燈火忽明忽暗,客船緩緩駛離碼頭,氣笛長鳴,波浪輕柔拍打著海岸,我即將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
1.2.3 第二產程 采用音樂意象想象與音樂同步相結合方法。播放耳熟能詳,簡單,旋律流暢,歡快的二拍子樂曲,如《喜洋洋》《步步高》,并配合播放中速,節奏鮮明、規整,曲調豪邁,鼓舞斗志的進行曲,如《運動員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
1.3 評價方法 采用狀態-特質焦慮問卷(STAI)分量表之一的狀態焦慮量表(SAI)[7]和恐懼評定量表(QRS),對兩組產婦在臨產后1 h 與第二產程30 min 時進行調查。SAI 問卷共20 個條目,一半為負性情緒條目,一半為正性情緒條目,評分標準為:1~4 級評分,1 =完全沒有,2 =有些,3 =中等程度,4 =非常明顯,凡正性評分項目均反序計分。QRS 評分標準: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分成5 個等級評分:1 =無,2 =輕微,3 =中等,4 =嚴重,5 =極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 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重復測量資料的比較進行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產婦SAI 評分比較(表1,表2)
表1 兩組產婦SAI 正性情緒比較(分,±s)

表1 兩組產婦SAI 正性情緒比較(分,±s)
注:兩組產婦SAI 正性情緒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及不同時間點交互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0.05
組別例數 臨產1 h 第二產程30 min試驗組100 35.53 ±1.16 28.51 ±1.55對照組100 26.50 ±0.85 18.33 ±2.18
表2 兩組產婦SAI 負性情緒比較(分,±s)

表2 兩組產婦SAI 負性情緒比較(分,±s)
注:兩組產婦狀態-特質焦慮問卷負性情緒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及不同時間點交互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0.05
組別例數 臨產1 h 第二產程30 min試驗組100 11.80 ±1.16 16.29 ±1.12對照組100 12.64 ±0.90 27.47 ±1.63
2.2 兩組產婦QRS 評分比較(表3)
表3 兩組產婦QRS 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產婦QRS 評分比較(分,±s)
注:兩組產婦QRS 評分,在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0.05
組別例數 臨產1 h 第二產程30 min試驗組100 1.87 ±0.63 1.34 ±0.48對照組100 1.54 ±0.59 2.59 ±0.82
3.1 音樂治療介入分娩產婦促進產婦心理健康,減輕產婦焦慮恐懼 接受式音樂治療是聆聽音樂及由聆聽音樂所引起的各種生理心理體驗,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接受式音樂治療介入分娩是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聆聽音樂采用音樂想象,音樂同步,引導音樂情緒情感體驗,生理節奏同步,適應產程各階段的心理、生理需要,提高安全感、自信心及愉悅感,從而提升產婦的心身舒適,減輕產婦的焦慮與恐懼。接受式音樂治療是一種自然療法,無創傷[8],與分娩產婦生理狀況相適應,與自然分娩理念相一致。產婦聆聽音樂,一方面直接調節產婦的心理,產生正性情緒,放松或興奮;另一方面以可以通過調節產婦的休息與睡眠、呼吸、心率及內分泌等生理功能,提高運動機能,適應順利分娩的需要,間接影響產婦的心理狀況,達到心理上的舒適與愉悅,提高產婦的滿意度。音樂能夠影響人的生理活動,特別是情緒活動[9]。在本研究中,經過音樂治療后,試驗組分娩產婦正性情緒的降低或負性情緒的升高均較對照組低(P <0.05),試驗組的恐懼評分與對照組相反,呈下降趨勢,而對照組卻呈升高趨勢(P <0.05)。
3.2 接受式音樂治療在產程各階段對心理的影響
3.2.1 潛伏期 意象想象能使被治療者自然投入音樂的懷抱中,意象可以引起和調節情緒[10]。讓產婦聆聽鎮靜,催眠,節奏緩慢、婉轉,韻律安祥,旋律優美的樂曲,配合意象想象引導詞,引導產婦勾畫出一幅平和,相對靜止景象,減輕產婦的焦慮與恐懼。舒緩的音樂使產婦心率減慢,肌肉放松,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抑制交感神經系統分泌,腎上腺素分泌明顯下降,內啡肽含量上升,可降低痛感,分娩時音樂干預可減輕產婦由于產房環境陌生及疼痛誘發的焦慮與恐懼[11-12]。
3.2.2 活躍期 采用音樂意象與音樂同步相結合方法。音樂的基本節拍與人體心跳節律相呼應。呼吸與脈搏的跳動很容易受到音樂的影響[13]。音樂同步即首先播放與產婦生理狀態同步的音樂,讓產婦生理節奏與音樂產生共鳴,然后逐漸改變音樂,將產婦生理狀態向預期方向引導,達到減輕焦慮與恐懼目的。開始讓產婦聆聽曲調委婉,流暢,優美,氣勢寬廣,抒情,慢板,穩健,寧靜的4/4 拍子樂曲,產婦在意象引導詞的作用下,產生豐富聯想,美好的大自然或故事情景。利用音樂節奏速度的變換,由中速到慢速的改變,調節產婦心率,呼吸。4/4 拍子樂曲中的強、弱、稍強、弱的節拍與宮縮導致的陣發性疼痛,子宮收縮痛的漸強,強,漸弱、無痛的節律相呼應。音樂治療通過音樂中的音高音強和音色等不同成分對患者生理方面產生影響。音樂的節律與人體內部的緊張與松弛,運動與靜止等生理節奏之間存在著相同性[14]。配合意象想象,使產婦與樂曲的情感產生共鳴,產生高峰體驗,心情愉悅,減輕產婦的焦慮與恐懼。
3.2.3 第二產程 采用音樂意象想象與音樂同步相結合的方法,讓產婦欣賞節奏明快,簡單,旋律流暢,歡樂或者活潑,熱情的二拍子樂曲,接著播放中速,二拍子,曲調豪邁,鼓舞斗志進行曲,使產婦精神振奮,激發身心能量,適應分娩使用腹壓的需要。采用音樂同步,樂曲速度由快速到中速,調整心率、呼吸,減輕體力消耗。產婦生理節奏與音樂節奏產生共鳴同時,達到產婦情緒與音樂情緒的共鳴。音樂是構建的現實,具有強力的感覺刺激和多重體驗,從聽覺,視覺及知覺等多層面對情緒發生直接作用[8]。進行曲激發產婦身心能量,提高運動機能,激發產婦產生愉快,自信的心理體驗從而減輕焦慮與恐懼情緒。
綜上所述,根據音樂治療的特性,將音樂治療應用于分娩中,能減輕產婦的焦慮和恐懼,有助于產婦順利分娩。
[1] 雷竹君.初產婦產后焦慮原因及護理對策[J].健康之路,2013,12(6):321-322.
[2] Saisto T.Fear of childbirth:A neglected dilemma[J].Obstetrics &Cynecology second,2003,82(3):201-208.
[3] 錢 虹,李承秋,魯 密.音樂干預用于產婦分娩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1):147-148.
[4] 杜青青.近十年來音樂治療在我國的研究進展[J].人民音樂,2011(1):68-71.
[5] 李 程,王 靜,孫 艷,等.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疼痛和焦慮的應用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3):2851-2852.
[6] 韓黎萍,賀奏霞,簡永蓮.音樂干預分娩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10):99-100.
[7] 王曉慧,孫家華.現代精神醫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59-160.
[8] 于雪琴.淺談音樂治療中的節奏運用和原則[J].現代特殊教育,2009(5):38-39.
[9] 武 敏.音樂情緒與個體反應對心理治療的作用[J].音樂創作,2010(4):186-187.
[10] 粟紅河.音樂意象想象中的心理能量[J].黃河之聲,2009(17):104-106.
[11] Smith CA,Levett KM,Collins CT,et al.Relaxation techniques for pain management in labou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1(12):9514.
[12] Browning CA.Using music during childbirth[J].Birth,2000,27(4):272-276.
[13] 李林森,房立巖,孫 嵐,等.音樂治療的發展概述[J].時珍國醫藥,2010,12(21):3324-3326.
[14] 何海靜.音樂與人體解剖生理關系探討[J].科技信息,2010(2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