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海
(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
滲溝的埋置深度,視其位置及要求而定。圖1 所示盲溝設在兩側邊溝下面,用于降低路基內的地下水位,并考慮地下凍結。

圖1 滲溝埋置深度示例圖

式(1)中,Z 為沿路基中線的凍結深度,m,p=0.25,ε 為毛細水上升高度,見表1,d≈m1I0,I0見表3,h0見式(2)或取0.3 ~0.4 m,h1為由路中心高程推算的邊溝深度。
完整式滲溝埋置在不透水層內,為使滲溝具有縱向排水作用,水力降落曲線末端至溝底應具有最小高度h。
設降落曲線在溝壁處的傾斜角為45°,則其坡落I =dy/dx≈1.0,有效高度h0范圍內單側的流量q=ω·vφ=Kh0,由式(1)可得

式中:I0為降落曲線的平均坡降,與土質有關,見表3 或表4;H 為地下水位與不透水層的高差。

表1 各種土的危險毛細水升高值表
地下排水設計中,滲透系數是個重要參數,其值隨巖土顆粒組成、粒徑與形狀以及巖土的結構與溫度等因素而變化。顆粒愈粗、組成愈勻、溫度愈高,滲透系數亦愈大,反之則愈小。各種含水層的滲透系數K 值,通過試驗求得,大致見表2。

表2 各種土的滲透系數K 值表
滲溝和滲井的水力影響半徑R(或長度l),同滲透系數K 具有下列關系

式中:K 為滲透系數,m/s;hz為降落曲線的高差,m,由鉆孔資料可知。
在水力計算中,地下水滲透的平均水力坡降I0,可近似取I0=h0/R,則式(3)可改寫為

不同土層的I0與R 值,見表3;而I0與K 值,大致可見表4。

表3 不同土層I0 與R 參考數值表

表4 各種土的K 與I0 數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