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靜
摘 要 法理學是我國法學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因其是法學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所以大部分高校都在第一學期開設此課程,但由于其本身的理論概括性和抽象思辨性較強,未接觸過法律專業知識的大一新生大多反映課程深奧難懂、理解困難。如何解決法理學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將“最近發展區”理論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以提高其教學質量。
關鍵詞 最近發展區 法理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University Jurisprudence Teachi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he Perspective of Recent Development Area
CHENG Jing
(Law& Politic College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li, Xinjiang 835000)
Abstract "Jurisprudence" is the law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Because it is a basic course in legal education, so most universities have opened this course in the first semester, but because of its generality and abstraction itself speculative theories strong freshman has not been exposed mostly legal expertise reflect the curriculum esoteric,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How to solve the issues in "jurisprudence" teaching?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recent developments" theory can be applied to specific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 recent development zone; jurisprudence; teaching quality
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視角下創新法理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蘇聯杰出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提出的,他認為在教學和發展關系中,要使教育對學生的發展起主導和促進作用,就必須確立學生發展的兩種水平。一是其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幫助,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摹仿、學習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水平。維果斯基將學生在指導下借助成人的幫助所能達到解決問題的水平與在獨立活動中所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之間的差異稱之為“最近發展區”。筆者以為針對目前法理學教學實踐中面臨的現狀,可以利用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結合實踐教學經驗,通過具體分析來探討解決問題的路徑。
1 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視角下創新法理學教學的必要性
法理學是我國高等院校法學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學好法理學可以為以后學習其他部門法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法學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實踐中的我國法理學教育產生了很多問題,如大部分高校都將法理學課程安排在大一,俗話說,好的開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可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接觸專業學習就要面對這樣一門體系龐雜、內容抽象、理論深奧的課程,很多學生都反映不能理解所學知識、學習困能等問題,若老師再以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則學生對法理學甚至是對法學的學習興趣不能保持,甚至因其學習積極性被打擊而喪失其對學習的信心,從而放棄對法理學或法學的學習。因此,針對目前法理學教學實踐中面臨的這種窘況,可以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進行教學設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用感性材料作多角度設問,讓學生在熟悉舊知識的前提下,在有梯度的層次設問中逐步過渡到新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同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法治國家的不斷建設,國家對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教育界對法學教育也在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改革,各個高校對于基礎性課程——法理學獨特的教育價值和重要地位已取得了共識。法理學是高于并指導部門法學,以及為法的運作實踐、研究實踐提供理論指導的一門法學理論學科,一般在大學一年級開設,那么在學生對部門法尚無了解之前即予相授,同時將體系龐雜、內容抽象、艱澀的法理學知識不分難易地都塞進一本書里,用一學期時間一股腦兒灌輸給這些剛剛高中畢業、沒有任何法律基礎、缺乏社會閱歷的年輕學生,其接受程度、承受能力均不符合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認識規律和法學內在邏輯規律,致使學生未及新奇已然厭倦,從一開始就喪失了對法理學學習和思考的興趣,所學知識與其已有的知識聯系不緊密,學生很難將已學知識、生活常識與法律理論、法律實踐直觀地聯系起來。甚至,有學生因為法理學課程本身的理論概括性和抽象思辨性較強,認為法學專業的課程深奧難懂,自己無法理解,從而在大一期間就喪失了對法學專業的學習興趣并因一門課的受阻而排斥法學這個專業,對以后其他課程也沒了學習興趣,打消了其學習法律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視角下創新法理學教學具有必要性。
2 學生最近發展去理論視角下創新法理學教學的可行性
(1)理論視角具有可行性。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是我們廣大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之一。利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原理,通過合適的教學改革,將學生現有發展水平與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正處于形成狀態的心理機能和活動水平發揮出來,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更能深入掌握法理學知識。(2)教學對象的可認識性。結合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進行法理學教學的創新,前提是必須了解學生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和可以達到的發展水平。可以通過課前提問、課堂交流、個別訪談等方式來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具體情況、知識水平等。在熟悉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分析總結學生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內容,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學生可以達到的水平。(3)教學經驗的可總結性。因法理學是法學的基礎課程,所以任課老師無論是自身學習還是教學工作中都對法理學的內容有所學習并有自己的學習、教學經驗,具備教學改革研究的教學基礎。不但可以總結課堂教學經驗,還可以利用學生在法律服務中心以法律服務志愿者的身份解決具體案例的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找到學生在理論課程學習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從課堂教學工作中和學生的實踐過程中積累教學經驗、分析教學不足和總結教學成果。為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視角下法理學教學改革的創新打好基礎。(4)先進經驗借鑒的可行性。目前國內部分重點大學,如吉林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等法學院已經對法理學的課程安排、課時設置、教學內容、培養目標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許多經驗可以借鑒。除此我們還可以借鑒國外法學教育制度中優秀的做法,將其引用到我國的發現教育中。如目前不少大學試行的“診所式”教學模式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 學生最近發展區理論視角下創新法理學教學的實施路徑
(1)法理學課程設置的合理安排。法理學是法學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大部分高校都將其安排在大一第一學期講授,且往往在開設這一門專業課時,學生對部門法的法律規定知之甚少,導致學生對抽象的理論無法理解,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舉例引用部門法的知識時,即使舉了個很簡單的例子也因學生沒有部門法的基礎而不理解。出現學生聽不懂,老師無法舉例說明的局面。對此,應先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基本法律制度,以保證其在學習部門法時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經過部門法的學習對具體法律有所認識后,再對其進行法律技能方面的訓練。學習法律思維、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釋等技術層面和法學方法的內容,總結法律背后包含的價值和理念。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對法理學知識的理解,更有助于其掌握。
(2)法理學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體系的銜接。蘇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得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由于法理學不但研究法的基本定義、概念等基本問題,還研究法律文化的內涵、法律的內在精神、法律的社會價值等較為抽象的哲學性問題。實際教學中,要在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運用“最近發展區”理論進行教學設計,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和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用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案例作多角度設問。讓學生在已有舊知識體系下,在有梯度的層次設問中逐步過渡到新問題,掌握新知識。
(3)法理學教學過程中豐富各種教學方法的使用。法理學雖然是一門理論學科,但也是一門社會學科,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抽象的法學理論。教學方法的選擇應該遵守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識規律,針對不同階段學生及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常識來理解、掌握較為抽象的法學理論知識,無疑是提高其學習效率的“杠桿”。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