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淼
系統性健康教育對住院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康復的影響
王 淼
目的 探討系統性健康教育對住院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 將106例住院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藥物治療,試驗組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及系統性健康教育。結果 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試驗組無論在心理應對、生活方式、遵醫行為、康復訓練及復發預防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系統性健康教育對住院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康復效果較佳,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及生理痛苦,改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類風濕關節炎;康復
類風濕關節炎(RA)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受累關節功能下降、腫脹和疼痛等滑膜關節慢性炎性病變[1]。當炎癥破壞軟骨和骨質時,出現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RA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32%~0.36%,較世界水平(0.5%~1.0%)略低[2]。RA可見于任何年齡,其中80%發病于35~50歲,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3倍。本文就系統性健康教育對住院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康復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住院的106例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男26例,女80例,年齡15~76歲,平均年齡為29.3歲;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4例,高中、中專28例,初中及初中以下54例。將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3例,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查房告知方法,試驗組除采用常規查房告知外,進行系統性健康教育,即入院第1天根據患者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進行個別指導;住院過程集中宣教,每周1次,每次20~40 min;出院時發放一些關于RA知識手冊;出院后電話隨訪半年。具體細節內容如下。
1.2.1 飲食指導 飲食宜清淡,營養豐富,多飲牛奶、多食魚油、蜂蜜、藻類、蝦皮,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禁煙、禁酒,忌辛辣刺激及涼性食物。
1.2.2 用藥指導 RA患者的治療以口服為主,需要長期用藥,藥物不良反應較大,應加強藥物指導。指導患者用藥的方法和注意事項,遵醫囑用藥,不能自行停藥、換藥或增減藥量,堅持規則治療,減少復發。嚴密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定期檢測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等,一旦發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并及時就醫[3]。
1.2.3 康復訓練指導 RA是一個致殘率極高的疾病,容易使患者喪失勞動生活能力。急性期患者應限制關節制動,臥床休息,必要時還應保持肢體功能位,固定2~3周。若患者病情有所緩解,可對其進行相應的訓練,避免出現關節攣縮、屈曲的情況。本組患者行懸吊頸腕帶,3 d后未出現疼痛現象,則可進行劃圓運動、肩部鐘擺樣運動或主動屈生伸肘運動。3周后,患者可適當進行后伸、前屈、外展鍛煉。6周后,若患者骨折情況得以臨床愈合,可適當加強肩關節功能鍛煉[4]。
1.2.4 復發預防 RA是一種主要累及四肢關節、病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致殘率高,是世界上導致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復發率高,因此,要盡量避免患者出現復發現象。如果患者持續數月出現手足發冷、低熱、全身酸痛、乏力[5],應及時將其送至醫院進行治療,以便快速控制病情。對各種感染進行積極治療和預防,能有效避免出現精神創傷、外傷、營養不良、寒冷、疲勞、潮濕等。要勞逸結合,既要進行相應的活動鍛煉,也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調節情緒,避免外傷,以此來對誘發因素的影響進行阻斷和減少。
1.2.5 心理指導 有90%以上的住院RA患者,治療前夜間常失眠、感悟易沖動、精神過度緊張,有的患者希望由技術高明的醫生進行治療;有的患者怕治療醫療費用大,難以承受,這種憂郁和焦慮的心理使RA患者的病情得以加重。針對這種心理特點,要加強疾病知識的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明白自己的病情程度及注意事項,堅定其治愈的信心。
有些住院RA患者會時常焦慮自己的疾病能否得到真正的治愈,尤其是在頻繁發作心律失常時,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睡眠減少、顧慮重重、焦慮不安、心神不定等癥狀,加重原有病情。對于此類患者要盡快穩定其情緒,對其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消除其心理疑慮,使其能夠盡快從焦慮狀態中解脫出來。
1.3 評價方法 根據GLQZ測定指標,對患者的病情認知、生活質量、自我保護、正確休息等方面進行評價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質量。評價內容共40項,每項0~4分,總計160分,由專人負責通過隨診和電話聯系等方式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 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試驗組無論在心理應對、生活方式、遵醫行為、康復訓練及復發預防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比較[(±s),分]
項目 試驗組 對照組 t值 P值病情認知 21±3 18±3 7.02 <0.01自我保護 22±4 18±3 6.67 <0.01生活質量 34±4 29±3 8.32 <0.01正確休息 21±4 17±3 7.15 <0.01
類風濕關節炎是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患者需長期服藥,經濟負擔較重,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系統性健康教育對住院RA患者康復效果較佳,能明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及生理痛苦,減少復發,改善生活方式,還能較好地提高患者預防復發、遵醫行為、康復訓練、心理應對等方面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樹立長期堅持治療住院類風濕關節炎的信心。
[1] 徐曉燕.健康教育對骨與關節結核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4)233-234.
[2] 朱慶云,方儀平.疼痛護理對提高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的探討[J].安徽醫藥.2005,9(9):712-712.
[3] 朱國蘭,吳春花.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健康教育[J].淮海醫藥,2008,26(5):461-462.
[4] 李佳英.頸椎病的護理和健康教育[J].時珍國醫國藥,2007, 18(8):2043-2044.
[5] 陳德榮,張莉萍,汪國武.健康教育在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中的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50(7):28-30.
R193
A
1673-5846(2014)07-0169-02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風濕科,河南駐馬店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