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昆
最近,“中國第一胖”孫亮因心肺衰竭而離世。據了解,在孫亮19歲的時候,體重就突然增加到了300斤,之后的三年時間里,每年大約以100斤左右速度增長,直至今年體重達到了驚人的600斤,孫亮的“奪命肥胖”主要還是遺傳因素導致,但是與無節制的飲食也有一定的關系。
地球上每4人中就有1人過于肥胖。具體而言,全球3.12億人體重超標,17億人應該減肥。“國際肥胖問題工作組”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肥胖人口已超過饑餓人口,肥胖已經成為困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一個社會問題,其中包括中國。
“肥胖”基因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在人類數十萬至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始終伴隨著食物短缺,祖先們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食物,但經常食不果腹。自然選擇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些能夠充分利用食物的個體在選擇中獲得了優勢,而趕上饑荒,胖人挺過去的機會要大于瘦人,于是“肥胖”基因成為更為進化的優勢基因,被更廣泛地固定在人群中。而今,發達國家的人群每天攝取超量的食物,而活動卻遠遠不足,因此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肥胖病。
減肥不能“單打一”
據統計,全球將近1/3的死亡案例與肥胖、缺乏鍛煉和吸煙相關。全球每年有300多萬人死于與肥胖有關的2型糖尿病。這種病癥通常導致心臟病和腎功能失調,目前患病人群已經達到1.54億,超過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未來25年內,這一數字還可能翻一番。因此,對于肥胖人士而言,減肥的確迫在眉睫。那么,怎樣的減肥方式才最科學、最有效呢?
現在社會上所說的減肥藥也好、減肥茶也好,說我這個東西哪兒肥就能減哪兒,我用了十天就能減下多少斤,從醫學角度上來講,這是不可能的。肥胖病有社會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所以如果“單打一”,用一種方法來治病,絕對不可能成功。
單一減肥技術和產品最大的缺陷是容易反彈及有后遺癥。比如,單一選擇減肥藥,可能會伴有便秘或油便、厭食、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單一選擇保健品,會減掉水分和蛋白營養,大量服用可能會脾胃虛弱,引起習慣性腹瀉;單一選擇運動減肥容易引起疲勞和食欲增加,必須嚴格控制飲食,否則前功盡棄;單一選擇控食減肥會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營養不良、體質虛弱。
節食與運動是減肥的關鍵
減肥,其首要目標應該是健康。國際醫學界制訂的“不厭食、不腹瀉、不乏力”的三項安全性減肥標準,所有減肥者當切記之,謹遵之。
節制飲食是各種減肥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難實行的方法,毫不夸張地說:能否節制飲食是減肥成敗的關鍵。
另外,在節食減肥的過程中,也需要增加運動鍛煉。因為“節食”是為了減少攝入的能量,使肥胖者失去肥胖的“物質基礎”;而“運動”則是為了更快捷、更有效的消耗多余脂肪。
專家指出,若每日堅持鍛煉20-30分鐘,使熱能消耗達300千卡左右,約1-2周即可使體重減輕500克左右。而鍛煉的方式有打球、跳繩、爬山、跑步、游泳等,甚至散步也不失為一種鍛煉。需要提醒的是,有氧代謝運動,應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廢。如果鍛煉中途停止,則脂肪細胞體積又會增大,而使體重恢復到運動前水平,甚至反彈至比原來還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