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圓圓+丁盈盈+吳瓊海+等
作者簡介:許圓圓(1987— ),女,學士。
通信作者:林海江,Email: linhaijiang@hotmail.com臺州地區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疫情調查許圓圓1, 丁盈盈2, 吳瓊海1,2, 陳喜凱1, 柏鴻凌2, 林海江1,2(1.浙江省臺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浙江 臺州
318000;2.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 上海 200032)
男男同性性接觸(MSM)傳播已成為推動我國艾滋病(AIDS)疫情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1-2]。能否有效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毒(HIV)在MSM人群中的傳播蔓延,關系到包括MSM人群在內的全人群的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
預防HIV新發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早期發現作為傳染源的艾滋病病例(包括HIV/AIDS)。能否早期發現、管理艾滋病病例在MSM人群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中具有重要影響。為此,我們對臺州市MSM人群艾滋病疫情發現工作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為推動和提高該人群艾滋病疫情發現和監測工作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一般情況
浙江省臺州市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戶籍人口600萬,目前是我國艾滋病相對低流行區。近4年來通過對MSM人群HIV監測,發現該人群HIV感染率高,均超過10%。截至2013年6月31日,臺州市累計報告AIDS病例1 325例,其中經性接觸傳播1 187例(89.6%),包括經MSM傳播的266例(20.1%)。
1.2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13年6月31日前報告,且報告地為浙江省臺州市所屬地,傳播途徑為MSM傳播的所有AIDS病例。其中“病例晚發現”定義為HIV感染者在發現報告12個月內,檢測CD4淋巴細胞<200個/mm3或出現AIDS相關臨床癥狀而被診斷為AIDS。
1.3資料來源
收集中國疾控的AIDS網絡直報信息系統資料,整理1996—2013年6月30日所有臺州報告的,經MSM傳播AIDS病例的一般人口學特征、報告單位或機構、病例來源資料。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通過SPSS 20.0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描述性流行病學分析。
2結果
2.1社會人口學狀況
發現報告的266例經MSM傳播的AIDS病例主要集中在性活躍年齡段。年齡最小的為17歲,最大的70歲,平均35歲;絕大多數(97.7%)病例為漢族,都接受過初中及以上教育;約有1/3的病例有配偶(表1);另外,發現報告的經MSM傳播的266例AIDS病例中有65例(24.4%)為晚發現病例。
表1臺州市經MSM傳播的AIDS病例人口社會學特征
及晚發現相關因素分布
特征晚發現病例人數百分率
(%)其他病例人數百分率
(%)合計
人數年齡17~251322.84477.25726~351414.98085.19436~452130.04970.07046~701737.82862.245民族漢族6424.619675.4260非漢族116.7583.36婚姻未婚2719.411280.6139已婚有配偶2432.05168.075離婚或喪偶1426.93873.152文化程度文盲或小學620.02480.030初高中或中專5127.113772.9188大專及以上816.74083.348職業工人或民工2123.66876.489農民1429.23470.848服務業2326.46473.687其他716.73583.342續表1臺州市經MSM傳播的AIDS病例人口社會學特征
及晚發現相關因素分布
特征晚發現病例人數百分率
(%)其他病例人數百分率
(%)合計
人數戶籍地本市區4925.714274.3191本省其他地區111.1888.99外省地區或外籍1522.75177.366報告單位級別地市級2827.77372.3101縣(區)級3722.412877.6165報告單位類型血站318.81381.216疾控3221.112078.9152醫療機構3030.96769.197檢驗檢疫局00.01100.01病例來源咨詢檢測1016.15283.962專題調查1522.15377.968醫療機構檢測3230.27469.8106獻血人員檢測318.81381.216其他535.7964.314合計6524.420175.6266注:服務業包括餐飲食品業、公共場所服務員、家政家務及待業和商業服務;醫療機構檢測包括術前檢測、性病門診、其他就診者檢測;獻血人員檢測包括有償及無償獻血人員檢測;其他包括婚前檢測、出入境體檢、羈押人員體檢、陽性接觸者體檢、娛樂場所體檢以及其他人員檢測。
2.2MSM人群疫情發現和監測狀況
MSM AIDS病例發現報告單位以縣(市、區)級為主,占62.0%(165/266)。從報告單位類型看,MSM AIDS病例報告主要集中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7.1%,152/266)和醫療機構(36.5%,97/266);其他有血站(6.0%,16/266)和檢驗檢疫局(0.4%,1/266)。
對266例MSM AIDS病例根據報告單位級別、報告單位類型、戶籍地和發現時間進行分類,再按照病例來源進行次級分類(表2)。市級報告單位病例主要來源于專題調查,區(縣)級報告單位病例主要來源于醫療機構檢測(48.5%)。咨詢檢測和專題調查是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發現病例的主要途徑,占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例來源的81.5%。醫療機構的病例來源以醫療機構檢測為主,占90.7%,咨詢檢測占6.2%。血站報告的病例均來自于獻血人員檢測。
此次研究截至2013年上半年。表2數據顯示,近2年,MSM AIDS病例通過檢測咨詢發現的比例較往年有較大增長。近5年,MSM AIDS病例通過專題調查發現的比例沒有明顯規律性變化,但一直較高;通過醫療機構檢測和獻血人員檢測發現的比例則大致呈下降趨勢。
2.3MSM人群HIV感染晚發現情況
266例MSM AIDS病例中,46~70歲年齡段的晚發現比例最高,達37.8%,36~45歲年齡段次之(30.0%);婚姻狀況為已婚有配偶者病例晚發現比例高于未婚和離婚或喪偶者,為32.0%;醫療機構發現報告的病例晚發現比例為30.9%,高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1%)和血站(18.8%),表1。
表2臺州市報告的MSM人群艾滋病病例初次送檢情況分析
報告單位及時間咨詢檢測人數百分率(%)專題調查人數百分率(%)醫療機構檢測人數百分率(%)獻血人員人數百分率(%)其他人數百分率(%)合計
人數報告單位級別地市級76.94948.52625.81615.833.0101縣(區)級5533.31911.58048.500.0116.7165報告單位類型血站00.000.000.016100.000.016疾控5636.86844.71811.800.0106.6152醫院66.200.08890.700.033.197檢驗檢疫局00.000.000.000.01100.01戶籍地本市區4423.04724.68041.9115.894.7191本省其他地區00.0333.3333.3111.1222.29外省地區或外籍1827.31827.32334.846.134.566發現時間(年)2008及以前320.016.7533.3426.7213.3152009527.8211.1844.415.6211.1182010510.02040.01836.048.036.050201169.71625.83454.834.834.86220122834.61619.83239.533.722.5812013-06-311537.51332.5922.512.525.040合計6223.36825.610639.8166.0145.3266
3討論
當前我國AIDS疫情特征呈現的新動向表明,經性接觸傳播已成為我國HIV傳播的主要途徑,且MSM傳播比例上升明顯[2-3]。本研究結果顯示,臺州市發現報告的AIDS病例構成中,MSM人群所占比例較高且逐年上升,與其他地區乃至全國均有類似結果[3-4]。
監測檢測是掌握AIDS疫情的重要手段[5]。AIDS病例作為傳染源在AIDS傳播中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早期有效發現AIDS病例,通過對這些新發現的AIDS病例實施行為干預和抗病毒治療,從而既有效減少HIV的二代傳播,也顯著提高他們的生存率和生命質量,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和社會意義[5-6]。大量的研究和實踐都已證實自愿咨詢檢測(VCT)是發現AIDS病例的重要手段[7]。盡管臺州地區MSM人群中有近1/4的AIDS病例是通過VCT途徑發現,且近2年該比例有較大幅度增長,但通過VCT所發現的AIDS病例比例仍處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目前尚未充分發揮好VCT門診的作用,特別是醫療機構開設的VCT門診。因此,在今后MSM人群AIDS防治工作中,應繼續在MSM人群中擴大AIDS基本知識、預防措施和VCT內涵的宣傳,同時應加大對HIV檢測服務重要性,尤其是重點加大HIV檢測和VCT可及性的宣傳,增強該人群自我保護意識,提高HIV檢測和自愿咨詢檢測比例。另外,分析還發現,目前臺州地區MSM人群AIDS疫情發現另一主要途徑為專題調查。由于MSM人群的隱蔽性和廣泛受到歧視,現階段專題調查不失為一種擴大MSM人群HIV檢測的手段。在動員宣傳檢測過程中,要充分發揮MSM人群中“領袖”志愿者的作用,不斷探索“滾雪球”、同伴推動等途徑手段來發現,以擴大監測檢測覆蓋面,早期發現作為傳染源的AIDS病例。
國內外有關數據表明,醫療機構,特別是縣(區)級醫療機構作為疾病診治的第一道關口,是發現HIV感染者的重要機構[8]。換言之,醫療機構也是錯失AIDS病例早發現早治療機會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分析發現經MSM傳播的AIDS病例多數均由疾控機構(57.1%)或全市的醫療機構(36.5%)來發現報告。盡管醫療機構發現MSM AIDS病例的比例一直保持穩定水平,但大多數疫情發現是通過其他就診者檢測、術前檢測發現,真正通過醫療機構VCT門診發現的病例數極少。同時,醫療機構發現報告的MSM AIDS病例晚發現比例要高于其他單位。AIDS病例的晚發現,不僅對AIDS病例個體治療效果產生不利影響,還對AIDS預防控制產生不良公共衛生學意義。這就要求醫療機構,特別是縣(區)級基層醫療機構應在MSM人群HIV發現報告中發揮更大作用,相關科室醫務人員要加強HIV檢測、診斷意識,對那些具有AIDS相關危險行為的人群及時提供HIV檢測。同時作為衛生行政部門應進一步加強監測檢測網絡建設,擴大檢測服務范圍,推廣使用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可及性,以便盡可能使患者在初次門診就診時就被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社會歧視或家庭壓力等各種原因,臺州地區近1/3的經MSM傳播的AIDS病例有異性配偶。這不僅使得這部分MSM人群變得更隱蔽難以被發現,同時這部分人群由于家庭、社會等原因也可能面臨生兒育女的壓力,使得MSM的異性配偶面臨較大的HIV感染風險,需要引起包括我們公共衛生工作者在內的相關部門關注。
4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 2011 年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R].2011.
[2]汪寧.中國艾滋病流行的一些新動向[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0,31(11):1205-1209.
[3]王嵐,王璐,丁正偉,等.中國1995—2009年艾滋病哨點監測主要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趨勢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1):20-24.
[4]Li H, Peng R, Li J, et al. HIV Incidence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 A Meta-analysis of published studies. PLoS One. 2011,6(8): e23431.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R].2011.
[6]Lin Haijiang, He Na, Ding Yingying, et al.Tracing sexual contacts of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in a rural prefecture, Eastern China. BMC Public Health,2012,12:533.
[7]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管理與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6.
[8]Duffus WA,Wei B K,Kettinger L,et al.Risk-based HIV testing in South Carolina health cam settings failed to identify the majority of infected individuals. Am S Patient Care STDS,2009,23(5):33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