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成因效應與對策

2014-08-08 15:22:31顏熔榮
會計之友 2014年16期

顏熔榮

【摘要】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與經典的“啄食順序”理論相悖,這是由中國上市公司特有的運營環境所決定的,并且對上市公司成長產生諸多負面效應。因此,必須在準確理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實質的基礎上,從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長期信貸利率優先市場化、建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機制和提高股權融資門檻等方面加以規范。

【關鍵詞】 上市公司; 股權融資; 負面效應

中圖分類號:F27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6-0047-03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以來,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整體上呈現出資產負債率偏低、股權融資比例偏高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股權融資偏好。無論從國際比較看,還是從中國資本市場現狀分析,這種股權融資偏好具有特殊性,而且對中國的資源配置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因此,分析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原因和效應,提出規范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對策,對于優化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上市公司外部融資的特點

企業融資的“啄食順序”理論告訴我們,從融資成本的角度考慮,利潤留成、折舊等內部融資的成本最低,應該優先考慮,而外源融資的債務融資利息可以在稅前扣除,股利卻是在稅后支付,因此可以認為債務融資的成本小于股權融資成本(龐博等,2006)。所以,企業融資應首選內源融資,其次是債權融資,最后才是股權融資。但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和融資偏好與經典理論相悖,即外源融資成為主要部分,且外源融資中發行新股和配股等為籌措資金的首要選擇,表現在證券市場上大量“圈錢”。根據證監會統計月報,我國上市公司外部融資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股權融資的比重較大(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1年在進行外源融資時,股權融資占主導地位,這在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時表現更為突出。根據財務杠桿理論,股權融資可以降低財務風險,但也降低凈資產收益率。我國資本市場并不成熟,股票市場價格波動較大,上市公司在進行外源融資時應當股權與債權并重,但2008年股權融資占外源融資比重達到72.85%,而2010年股權融資比例甚至達到87.15%,說明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重股權,輕債權”的現象,這在世界股票市場恐怕是“獨樹一幟”的。

(二)最大限度利用配股和增發股票進行再融資(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2008—2011年各年增發、配股和權證行權占上市公司股票與債券籌資的40%左右,占首次發行金額80%以上,說明了上市公司不僅偏好股權融資而且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配股、增發股票和權證進行再融資。

(三)資產負債率過低仍選擇股權融資

現代財務理論告訴我們,投資項目預期的息稅前利潤率高于利息率時,企業應適度增加負債,以提高凈資產收益率,增加每股收益,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當增發前的凈資產收益率連續多年高于10%時(符合證監會增發新股條件),投資項目的息稅前利潤率肯定遠遠高于負債利率,選擇債權融資不僅可以提高股權的回報率,而且能夠擴大投資規模,實現規模效應。但相當一部分國內上市公司在宏觀經濟形勢向好、資產負債率偏低的情況下依然選擇股權融資,如最新統計顯示,創業板公司上市前平均資產負債率最低,其中第一批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很多負債率不足30%,甚至大部分在10%左右,財務風險極低。這些上市公司一方面在招股或增發說明書中宣傳投資項目有相當高的息稅前利潤率,另一方面在負債率偏低的情況下仍選擇發行股票而不是負債籌集資金,顯然在“欺侮”不熟悉財務知識的投資者,存在“不差錢”而利用資本市場圈錢的嫌疑,并利用配股、增發新股等手段形成股票價格下降的市場預期,從而“強迫”原股東購買增發新股。

二、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成因分析

導致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債券市場發育不良

在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企業債券融資額通常是股本市場的3~10倍(任偉、穆愛民,2006),國債、金融債、企業債等各種類型債券余額相當于GDP的比重達95%左右,而中國這一指標值2010年末僅為52%,在各種債券中,企業債發展尤其滯后。我國2010年企業債發行額僅為15 491.45億元,且中國的企業債大多是由國有大型企業發行,并與投資項目直接相關,而中小企業發行債券門檻偏高。這表明我國債券市場不僅結構失衡,而且管理不夠規范,導致上市公司不得不主要依靠股權融資,以滿足企業擴張對資金的需求。

(二)商業銀行長期信貸偏緊

上市公司追求可持續發展,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需要收益高能夠長期使用的資金,而商業銀行的經營將資金安全性、流動性放在收益性之前,擔心長期貸款的風險比較大,且長期貸款利率按單利計算,收益偏低,與風險不成正比,因此銀行對長期貸款的需求持謹慎態度。加之我國法律制度不健全,債權人的市場主體地位和利益并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我國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只有選擇增發/配股等方式進行股權融資,從而影響其融資能力的發揮和資本結構的優化。

(三)政策規定導向不科學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2001年發布的《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放寬了市場準入條件,凈資產收益率標準從10%降低到6%,上市公司股權融資門檻進一步降低,但我國對于IPO、配股資格的審批主要以上市公司過去的經營業績為依據,且呈剛性約束。而如果采用長期負債方式,無論是向銀行借款或發行企業債券,其主要依據是所投資項目的預期報酬率,雖然對其投資項目的審查同樣嚴格,但與債券融資方式相比,上市公司顯然更樂意采用股權融資方式。因為股權融資既充實資本金、降低資產負債率,又可以獲得政府鼓勵。

(四)現金分紅缺乏剛性約束

國內相關法律制度還未建立剛性現金分紅機制,導致相當多的企業不論有無利潤都不分或很少分配現金紅利,主要采用非現金股利方式,如送股、配股,造成股本規模在擴張,但僅有少量籌資成本發生,使用成本無固定負擔,對經營者不構成額外壓力,而債權融資不論經營狀況如何,均需按期還本付息,形成上市公司剛性的財務負擔,形成較大的財務風險。因此,大部分企業傾向選擇擴股融資。

三、股權融資偏好對上市公司財務的負面效應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與經典理論相悖,并不是經典理論脫離中國國情,而是我們沒有全面理解股權融資偏好的利弊。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對企業財務有諸多積極意義,但也產生了多方面的消極影響,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沒有發揮財務杠桿作用

當企業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率時,由于借款利息支付是固定的,具有稅盾作用,而普通股股息是稅后扣除,沒有節稅效應,并且存在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雙重納稅”問題。優先股股利的發放雖然沒有稅盾作用但基本上也是固定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不僅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利潤,而且能夠增加企業價值。但預期息稅前利潤率小于負債利率時,應當降低負債籌資比例。這是因為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率時,普通股每股收益會增加;反之,會給上市公司帶來更大的財務風險。

(二)降低資金使用效率

股權融資的低標準助長了企業的“惰性”,導致許多上市公司對募股資金使用效率普遍較低,經營業績并沒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陸正飛等,2005)。同時,不注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將資金投放到與股東毫不相干或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產業中,重復投資、盲目投資,造成社會資金的極大浪費。一些上市公司通過股權融資方式獲取的資金甚至以委托理財等形式將資金交與中介機構投入證券市場,不僅造成實體經濟資金短缺,使得非上市公司尤其是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更難以獲得生產經營所急需的資金,而且加大了證券市場投機氛圍;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將所募集股權資金或者存入銀行獲取固定利息,或者用于償還金融機構貸款,使得股權融資資金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益。根據有關資料,滬、深兩市平均閑置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約為25%,同時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曾有過委托理財行為,致使企業利用直接融資籌集到的資金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宏觀經濟效益(姚保強,2008)。

(三)投資者信心受損

股權融資偏好導致一些企業為了滿足證監會規定的股權融資條件而采用“造假”、“粉飾報表”等手段來達到增發或配股的目的,導致上市公司財務公信度不斷下降;同時,超出需要的盲目籌資、不進行科學決策的盲目投資及由此造成的資本使用效率低下,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每況愈下,上市公司支付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有心無力”。更有甚者,極少數上市公司自募集股權資金至今,從未分配現金股利,被投資者稱為“鐵公雞”。凡此種種,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積極性,除那些投機性較強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外,個人投資者即使有富余資金,也不敢輕易進入股市,上市公司的籌資能力也越來越低。

(四)加劇了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失衡

財務治理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為了解決財務治理問題而建立起來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職工之間有關財務的責權利關系,以形成一套有效的財務制衡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進而合理地安排公司財務的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其中融資結構是企業財權分配的基礎,對企業財務治理結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財務治理結構及其有效性也影響著公司的融資結構。而股權和債權分別代表兩類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擁有著不同的財權。債權人對剩余財產的分配享有優先求償權,但與股東相比他們無權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此,債權人更加注重控制債權風險。他們與債務人簽訂的債權債務協議,除一般條款外,還約定一系列的限制性條款來監督經營者對資金使用的去向、效率和效果,促使經營者提高每一筆資金的效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相反,如果只有股權融資,或企業主要依靠股權融資,盡管降低了財務風險,但增加了股東的代理成本,也失去或弱化了債權人對公司治理的監督作用,使得財務治理結構失衡。

四、規范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建議

(一)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

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導致債券市場發展滯后,管理也不夠規范,使得上市公司不得不在融資選擇中偏好股權融資,這種“不良”偏好又反過來制約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因此,必須按照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首先,推進債券監管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逐步向注冊制和核準制過渡,擴大企業債券市場準入的范圍,降低企業債券發行和上市標準;其次,為了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應進一步激活債券市場,加快債券品種的設計與開發,在不同期限的債券品種之間開展掉期及提前贖回等業務;再次,推進企業債券發行利率的市場化,將債券利率水平與企業信用、風險等因素掛鉤,與銀行同檔次貸款利率掛鉤,實現債券利率高低與風險大小成正比;最后,加強債權人法律保護,建立有效償債保障機制,加大對債券發行及交易過程中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等。

(二)長期信貸利率優先市場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本質就是要解決金融抑制下資本的低效配置問題,關鍵是將利率這種資金價格的波動引導到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上,包括利率水平和波動幅度由市場決定、市場準入和退出的市場化及利率管理方式市場化等內容。如前所述,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同樣存在資本的低效配置問題,必須通過利率市場化來解決。但利率市場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應當有計劃、分步驟進行。當前,為解決銀行長期信貸惜貸、企業過度偏好股權融資問題,利率市場化的第一步應當是長期信貸利率市場化,目標是實現長期信貸利率與風險相對應的平衡利率,銀行愿貸,企業愿借,以降低上市公司對股票融資的過度依賴。

(三)建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機制

證券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規模,股票投資回報將由差價得利為主轉化為紅利為主,這是西方國家成熟股市的基本做法。以美國上市公司為例,派現一直是最主要的紅利支付方式,現金紅利占公司凈收入的比例一般在40%~60%。由于上市公司現金紅利在稅后支付,因此,其實際成本一般高于負債資本成本。這樣就能促進上市公司減少股權融資,防止上市公司的惡意融資行為,不再將股權融資變成“圈錢”的手段。

(四)提高股權融資門檻

股權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借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余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的融資方式,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或股東依所持股份的多少享有相應的企業控制權。其主要特點是:籌措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須歸還,投資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場,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的經營需要而定,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這也是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對股權融資的本質我們不能變更,但應該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取得增發股票和配股資格的難度,從源頭上控制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傾向(管征,2006)。如在現有股權融資規定基礎上,可以要求上市公司負債比率不得低于40%①;對于優秀的成長性企業可以考慮適當放寬盈利條件的限制,增加募集資金項目收益率指標要求;增加主營業務利潤占總利潤的比重指標,以抑制上市公司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對近三年股利分配必須要有現金股利且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等才具備再融資資格。●

【參考文獻】

[1] 龐博,趙建申.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分析[J].技術經濟,2006(11):68-69.

[2] 任偉,穆愛民.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治理對策[J].經濟問題,2006(11):75-76.

[3] 陸正飛,等.中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與融資結構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6-118.

[4] 姚保強.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分析[N].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40-44.

[5] 唐陽玲.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及公司治理現狀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9(11):101-102.

[6] 徐慧芳.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及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6(18):205-206.

[7] 管征.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75-79.

(三)投資者信心受損

股權融資偏好導致一些企業為了滿足證監會規定的股權融資條件而采用“造假”、“粉飾報表”等手段來達到增發或配股的目的,導致上市公司財務公信度不斷下降;同時,超出需要的盲目籌資、不進行科學決策的盲目投資及由此造成的資本使用效率低下,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每況愈下,上市公司支付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有心無力”。更有甚者,極少數上市公司自募集股權資金至今,從未分配現金股利,被投資者稱為“鐵公雞”。凡此種種,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積極性,除那些投機性較強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外,個人投資者即使有富余資金,也不敢輕易進入股市,上市公司的籌資能力也越來越低。

(四)加劇了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失衡

財務治理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為了解決財務治理問題而建立起來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職工之間有關財務的責權利關系,以形成一套有效的財務制衡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進而合理地安排公司財務的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其中融資結構是企業財權分配的基礎,對企業財務治理結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財務治理結構及其有效性也影響著公司的融資結構。而股權和債權分別代表兩類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擁有著不同的財權。債權人對剩余財產的分配享有優先求償權,但與股東相比他們無權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此,債權人更加注重控制債權風險。他們與債務人簽訂的債權債務協議,除一般條款外,還約定一系列的限制性條款來監督經營者對資金使用的去向、效率和效果,促使經營者提高每一筆資金的效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相反,如果只有股權融資,或企業主要依靠股權融資,盡管降低了財務風險,但增加了股東的代理成本,也失去或弱化了債權人對公司治理的監督作用,使得財務治理結構失衡。

四、規范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建議

(一)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

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導致債券市場發展滯后,管理也不夠規范,使得上市公司不得不在融資選擇中偏好股權融資,這種“不良”偏好又反過來制約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因此,必須按照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首先,推進債券監管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逐步向注冊制和核準制過渡,擴大企業債券市場準入的范圍,降低企業債券發行和上市標準;其次,為了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應進一步激活債券市場,加快債券品種的設計與開發,在不同期限的債券品種之間開展掉期及提前贖回等業務;再次,推進企業債券發行利率的市場化,將債券利率水平與企業信用、風險等因素掛鉤,與銀行同檔次貸款利率掛鉤,實現債券利率高低與風險大小成正比;最后,加強債權人法律保護,建立有效償債保障機制,加大對債券發行及交易過程中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等。

(二)長期信貸利率優先市場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本質就是要解決金融抑制下資本的低效配置問題,關鍵是將利率這種資金價格的波動引導到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上,包括利率水平和波動幅度由市場決定、市場準入和退出的市場化及利率管理方式市場化等內容。如前所述,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同樣存在資本的低效配置問題,必須通過利率市場化來解決。但利率市場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應當有計劃、分步驟進行。當前,為解決銀行長期信貸惜貸、企業過度偏好股權融資問題,利率市場化的第一步應當是長期信貸利率市場化,目標是實現長期信貸利率與風險相對應的平衡利率,銀行愿貸,企業愿借,以降低上市公司對股票融資的過度依賴。

(三)建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機制

證券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規模,股票投資回報將由差價得利為主轉化為紅利為主,這是西方國家成熟股市的基本做法。以美國上市公司為例,派現一直是最主要的紅利支付方式,現金紅利占公司凈收入的比例一般在40%~60%。由于上市公司現金紅利在稅后支付,因此,其實際成本一般高于負債資本成本。這樣就能促進上市公司減少股權融資,防止上市公司的惡意融資行為,不再將股權融資變成“圈錢”的手段。

(四)提高股權融資門檻

股權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借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余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的融資方式,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或股東依所持股份的多少享有相應的企業控制權。其主要特點是:籌措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須歸還,投資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場,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的經營需要而定,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這也是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對股權融資的本質我們不能變更,但應該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取得增發股票和配股資格的難度,從源頭上控制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傾向(管征,2006)。如在現有股權融資規定基礎上,可以要求上市公司負債比率不得低于40%①;對于優秀的成長性企業可以考慮適當放寬盈利條件的限制,增加募集資金項目收益率指標要求;增加主營業務利潤占總利潤的比重指標,以抑制上市公司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對近三年股利分配必須要有現金股利且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等才具備再融資資格。●

【參考文獻】

[1] 龐博,趙建申.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分析[J].技術經濟,2006(11):68-69.

[2] 任偉,穆愛民.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治理對策[J].經濟問題,2006(11):75-76.

[3] 陸正飛,等.中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與融資結構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6-118.

[4] 姚保強.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分析[N].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40-44.

[5] 唐陽玲.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及公司治理現狀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9(11):101-102.

[6] 徐慧芳.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及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6(18):205-206.

[7] 管征.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75-79.

(三)投資者信心受損

股權融資偏好導致一些企業為了滿足證監會規定的股權融資條件而采用“造假”、“粉飾報表”等手段來達到增發或配股的目的,導致上市公司財務公信度不斷下降;同時,超出需要的盲目籌資、不進行科學決策的盲目投資及由此造成的資本使用效率低下,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每況愈下,上市公司支付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有心無力”。更有甚者,極少數上市公司自募集股權資金至今,從未分配現金股利,被投資者稱為“鐵公雞”。凡此種種,嚴重挫傷了投資者的積極性,除那些投機性較強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外,個人投資者即使有富余資金,也不敢輕易進入股市,上市公司的籌資能力也越來越低。

(四)加劇了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的失衡

財務治理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為了解決財務治理問題而建立起來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職工之間有關財務的責權利關系,以形成一套有效的財務制衡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進而合理地安排公司財務的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其中融資結構是企業財權分配的基礎,對企業財務治理結構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同時財務治理結構及其有效性也影響著公司的融資結構。而股權和債權分別代表兩類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擁有著不同的財權。債權人對剩余財產的分配享有優先求償權,但與股東相比他們無權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此,債權人更加注重控制債權風險。他們與債務人簽訂的債權債務協議,除一般條款外,還約定一系列的限制性條款來監督經營者對資金使用的去向、效率和效果,促使經營者提高每一筆資金的效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相反,如果只有股權融資,或企業主要依靠股權融資,盡管降低了財務風險,但增加了股東的代理成本,也失去或弱化了債權人對公司治理的監督作用,使得財務治理結構失衡。

四、規范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建議

(一)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

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導致債券市場發展滯后,管理也不夠規范,使得上市公司不得不在融資選擇中偏好股權融資,這種“不良”偏好又反過來制約著債券市場的發展。因此,必須按照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首先,推進債券監管體制的市場化改革,逐步向注冊制和核準制過渡,擴大企業債券市場準入的范圍,降低企業債券發行和上市標準;其次,為了滿足投資者的不同需求,應進一步激活債券市場,加快債券品種的設計與開發,在不同期限的債券品種之間開展掉期及提前贖回等業務;再次,推進企業債券發行利率的市場化,將債券利率水平與企業信用、風險等因素掛鉤,與銀行同檔次貸款利率掛鉤,實現債券利率高低與風險大小成正比;最后,加強債權人法律保護,建立有效償債保障機制,加大對債券發行及交易過程中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等。

(二)長期信貸利率優先市場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本質就是要解決金融抑制下資本的低效配置問題,關鍵是將利率這種資金價格的波動引導到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上,包括利率水平和波動幅度由市場決定、市場準入和退出的市場化及利率管理方式市場化等內容。如前所述,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同樣存在資本的低效配置問題,必須通過利率市場化來解決。但利率市場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應當有計劃、分步驟進行。當前,為解決銀行長期信貸惜貸、企業過度偏好股權融資問題,利率市場化的第一步應當是長期信貸利率市場化,目標是實現長期信貸利率與風險相對應的平衡利率,銀行愿貸,企業愿借,以降低上市公司對股票融資的過度依賴。

(三)建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機制

證券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規模,股票投資回報將由差價得利為主轉化為紅利為主,這是西方國家成熟股市的基本做法。以美國上市公司為例,派現一直是最主要的紅利支付方式,現金紅利占公司凈收入的比例一般在40%~60%。由于上市公司現金紅利在稅后支付,因此,其實際成本一般高于負債資本成本。這樣就能促進上市公司減少股權融資,防止上市公司的惡意融資行為,不再將股權融資變成“圈錢”的手段。

(四)提高股權融資門檻

股權融資是指資金不通過金融中介機構,借助股票這一載體直接從資金盈余部門流向資金短缺部門的融資方式,資金供給者作為所有者或股東依所持股份的多少享有相應的企業控制權。其主要特點是:籌措的資金具有永久性、無到期日、不須歸還,投資人欲收回本金需借助于流通市場,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的經營需要而定,沒有固定的股利負擔,這也是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對股權融資的本質我們不能變更,但應該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取得增發股票和配股資格的難度,從源頭上控制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的傾向(管征,2006)。如在現有股權融資規定基礎上,可以要求上市公司負債比率不得低于40%①;對于優秀的成長性企業可以考慮適當放寬盈利條件的限制,增加募集資金項目收益率指標要求;增加主營業務利潤占總利潤的比重指標,以抑制上市公司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對近三年股利分配必須要有現金股利且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等才具備再融資資格。●

【參考文獻】

[1] 龐博,趙建申.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分析[J].技術經濟,2006(11):68-69.

[2] 任偉,穆愛民.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治理對策[J].經濟問題,2006(11):75-76.

[3] 陸正飛,等.中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與融資結構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16-118.

[4] 姚保強.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分析[N].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40-44.

[5] 唐陽玲.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及公司治理現狀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9(11):101-102.

[6] 徐慧芳.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及對策[J].集團經濟研究,2006(18):205-206.

[7] 管征.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75-7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激情影院|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 日本免费精品|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综合18p| 欧美区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欧美在线| 9啪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 综合亚洲网| 97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成人|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h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电影| 国国产a国产片免费麻豆| 久久九九热视频| 日韩午夜片| 亚洲综合二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色欲|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日本91视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动漫h|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在线国产91|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2019国产在线|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天天爽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午夜|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91爱|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亚洲五月天|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亚洲AV一二三区无码AV蜜桃|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亚洲最新地址|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