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菲
摘要: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國特有的,而經濟質量的增長又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息息相關,因此,要制定出特色的制度安排,以便從投入、產出的轉化等方面大力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創新能力的提高又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的系統工作,需要創新主體、政府力量、創新績效等不同的部門之間相互支持,全方面的整體推進,才能實現創新能力的改善。目前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在科學技術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和R&D支出占GDP比重方面還比較低,體現了科研經費投入的不足;另外,專利申請數和授權數的比值也偏低,也就是說科技成果的產出不甚理想,同時轉化率比較低。
關鍵詞:自主創新能力;經濟增長質量;政策建議河南省自主創新能力和經濟增長質量關系的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必須把建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進經濟質量增長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提升河南省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以及促進河南省經濟質量的增長。對于河南省區域自主創新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資金有效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
(一)從財政支持、創新投入等方面來看,河南省地方財政應加大對科學技術部分的支持,保障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財政的投入是十分有限的,對于政府部門而言,應該進一步加大
R&D的投入,拓展R&D經費融資渠道,并積極改革R&D的體制,但我們還需注意創新投入是否有效的作用于創新活動的開展,并得到合理的回報;全社會科技資源要優化其配置,積極引導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其他類型的創新主體增加R&D投資,并逐步增加R&D占在地區所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
(二)從目前來看,發展人力資本的作用要大于R&D資本的作用。因此,需要進一步突出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措施,而各地市乃至全國的教育投資現狀是仍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和學生學雜費,其他途徑所占比例很低,這樣的教育投資體系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育投資快速增加。因此在規范辦學秩序和保證辦學質量的前提下,緩解經費不足,加快完善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并完善基礎教育,并進一步提高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水平,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全面提高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職業技能,為河南省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夯實基礎。
二、不斷強化人才對創新活動的支撐
現代的區域自主創新的建設和發展,不僅需要人力資源的支撐,還需要科技創新人才、知識產權人才創意人才等創新型人才。但從河南自主創新能力實證分析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在高層次人才、受教育年限高的人的方面還比較缺乏,現有的人才隊伍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人才隊伍還有待壯大,進一步完善人才市場、人文環境有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創新環境狀況。因此還應健全人才市場,尊重人才市場,建設適應市場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充分利用現有科研平臺構建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體制。只有這樣,才能為科研活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有助于企業和科研機構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進而促進河南省整體的經濟發展。
三、進一步加強產權保護,促進創新產出的轉化
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會是鼓勵創新主體進行自主創新的一個重要的保障,因此應強化政府對產品產權的扶持力度,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獨創性技術的科技產品市場化,運用高新和先進的技術來提升河南省傳統的產業。加大對知識產權的宣傳工作,增強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制定激勵各類創新主體創造、使用、保護自主知識產權的政策,盡快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四、完善創新制度和環境
創新主體應不斷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并逐步形成自主創新文化,以便能營造出良好的自主創新環境。創新環境的改善有利于技術創新,吸引更多的科技資源創新,因此,應該加快信息化建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創新服務的體系建設。創新孕育新突破,現處于經濟調整轉型的重要階段,這利于河南省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這就要求有關政府部門密切配合,各級政府應實施積極的政策為河南省提供一個便利的創新條件,在外部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幫助下,早日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與此同時,河南省應加強省內各個地級市的區域創新合作,還可以加強與周圍省份的創新合作,構建一個開放式的區域創新合作模式,這樣有助于推動各個城市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可以促進各個城市的經濟共同發展,加速城市群經濟一體化進程,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努力。另外,政府也要增強對企業的政策指導以及管理協調等能力,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調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政府部門這種的橋梁和樞紐作用。此外,河南省還應注重對外開放,吸引外資,這也是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企業在吸引外資的同時,必然會帶來相應的較為先進的技術經驗、管理方法和經營理念,從而可以提高河南省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鵬,曹興.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研究綜述[J].學術論壇,2011,(01).
[2] 孫鳴浦.河南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分析及對策[J].市場研究,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