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石強
摘要:專業思想教育是保證教學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環節。但植入新生入學教育中的方式過于簡單和短暫,專業思想教育如果貫穿于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將有利于學生加深專業認識,鞏固專業信心,進而在職業生涯發展時做到有的放失,實現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專業思想教育;教育模塊;可持續進步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子可以接受高等教育。根據今年教育部的統計資料,2014年全國本專科招生總規模701萬人,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939萬人,由此推算2014年全國高考錄取率有望達74.65%。但由于專業招生計劃和高考成績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被自己中意的專業所錄取。因此每年很多高校尤其地方性院校在新生入學后,都會面臨學生要求轉換專業甚至要求退學的問題。做好這部分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不僅是穩定生源更是保證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保證。
一、專業思想教育的現狀
專業思想是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和學科的認識 、理解和態度,是專業教育和教學的根本點和出發點。專業思想教育就是希望通過向學生傳遞專業培養目標、方案,專業發展前景等信息,使學生樹立起對專業的信心,對自己未來的信心。只有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有著正確的認識進而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高校才能有效地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但我國大多數高校進行的專業思想教育目前還停留在新生入學教育這一傳統方式中。
(一)專業思想教育內容不夠深入,效果不持續。按照慣例,大學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課就是入學教育,主要包括校史及發展前景介紹,校規校紀教育,環境及安全教育。涉及到專業思想的內容往往在校史介紹中,泛泛而談。大學新生迫切想知道的:我會學到什么?我學習了該專業后會有什么樣的發展?只能得到官話似的回復。這往往誘導學生自己去理解,各自形成不同的專業認知,甚至是錯誤的認知。此時再通過不斷加深的專業課學習來糾正學生的專業認知,已大大影響了教育效果。
即使有的學校在入學教育中,專業思想教育已做的比較充分。但學生的認知不會連續保持,因為在信息時代,專業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會產生對專業新的疑問:比如,我該去鍛煉什么樣的技能才可以適應今后的發展要求?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能夠連續不斷的向學生傳達新的專業認知。入學教育的效果保持四年是不可能的。
(二)教育方式單一。大多數學校開展專業思想教育是通過報告會的方式進行的。請出資深的專業教師和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將他們的經歷和認知傳遞給大學生,借此傳播專業思想。但每名學生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可能是先充分了解該專業后才填報的志愿,有些學生是服從調濟甚至有些學生來自信息匱乏的邊遠地區,是在完全不清楚的情況下填寫志愿。單憑幾場報告會不能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而且有些專業知識僅依靠口頭表達是不全面地,抽象的,無法形成具體的感性認知。
二、專業思想教育的新思路
(一)當代大學生的特點。(1)思想多元化,自我意識較強。當今時代是一個開放的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樣,同一事物的認知往往多種看法并存。大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更青睞互聯網的搜索,接受來自各方的不同信息,所以形成了多元化的思想。同時大學生的獨立意識比較強,強調個性。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樂于自己去選擇,不愿意接受信息的灌輸。表現在學習上,大學生更愿意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自認為重要的課程,而對于乏味的內容往往草草應付。(2)功利性和目的性較強烈。按照行為科學理論,人的行為都是由動機引起的,而動機是由于人們本身內在的需要而產生的,能滿足人的需求活動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受社會上一些不正確的價值導向,如財富和金錢至上,必然會使學生產生這樣的思考:學習該專業是否會掙大錢?這必然使得學生帶著較強的功利心去評價專業學習;同時當代大學生也有著較強的成就動機,若他們了解到該專業的學習可以幫助其實現人生理想,他們又會充滿熱忱和興趣的主動接受新知識,探索新事物。(3)注重實踐,有一定的創新意識。教育改革使得學生和學校比較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對于接觸專業的實習或實踐活動,學生都比較投入,并且主動學習積極性高,具有與今后社會需求相接軌的意識。在實踐中,學生們探索新事物,注意思考,往往會產生對專業的新想法,新認識,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4)心理素質不夠成熟,抗挫折能力較差。大學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這使得每個學生都具有比較強的自尊心,不甘落后。但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都是激烈競爭中的勝出者。進入大學之后,一旦發現自己成績并不是那么優秀,大學生們往往一度會比較失落,此時若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調試,沮喪的心理會減弱對學習和成功的信念;即使是生活中情感的挫折也會影響了繼續投入專業學習熱情。
(二)專業思想教育的新思路。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專業思想教育應貫穿于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指導大學生順利度過高中生活——大學生活——職業生活這兩個重要轉型期。它不僅要使學生形成并保持正確的專業思想,更能夠配合專業發展做好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因此專業思想教育首先要針對某一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把該專業的學習特點、層次安排,在國內外的發展前景,以及完成該專業學習后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等信息傳達給學生;其次在專業教學中繼續提供、補充專業信息,建議學生制定并調整切合個人特點和未來專業期望的學習和實踐計劃,使學生畢業時的專業優勢能在今后職業發展中保持并可持續的進步。這樣的教育方式不是得到一個靜態的結果,它本身就是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它帶給學生的不僅是一個目標選擇,更是一個如何選擇的方法體系。
三、新思路的具體實施設想
大學生處在四年大學學習期的不同階段,目標會有差異,所希望獲取的信息和幫助也是不一樣的。專業思想教育應緊扣培養目標和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設計包含不同內容的教育模塊,采取講座,座談會,參觀等多種教育方式開展。
一年級是專業生涯發展的準備期,這一時期的階段性目標主題應該是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樹立穩定的專業思想,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進行積累和準備。為此專業思想教育的重點應放在本專業所屬學科領域、歷史和發展前景介紹;學涯規劃教育;熟悉及適應環境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諸方面。二年級尤其是二年級中的第一學期是專業生涯整體發展中的最佳時期,這一時期專業課和基礎科學學習交織,同時迎來外語、計算機等技能性等級考試的高峰期,更為主要的是這一時期大學生應該明確自己大學生涯的整體性目標,開始為這一目標設計明確的實現規劃。此時研究性的專業擴展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因此專業思想教育的重點是專業課程開設及安排,本專業前沿理論與發展動向的介紹,輔修專業、第二學位介紹。三年級是專業發展目標的實施期和職業去向目標的確定期,考研、就業還是出國這樣的選擇在這一學期最終確定,,專業教育要符合學生的個性化,專業發展的目標也由側重知識學習導向轉向側重就業技能導向。所以專業思想教育的重點應放在考研信息;職業資格證書相關信息的宣傳上,同時專業工作崗位技能要求也應進一步向學生傳遞。四年級是學業發展目標的檢驗期和職業生涯目標的準備期,這一時期對專業發展目標做最后的調適和檢驗,為未來職業發展目標的形成做前期準備工作。專業思想教育應側重幫助學生做好擇業心理準備和調適, 以及個性化的專業求職知識和素養輔導。
參考文獻:
[1] 黃解軍,袁艷斌.大學新生專業思想教育的思路及對策[J]. 當代教育論壇,2007(8):51-53
[2] 王宇晨.90后大學生入學教育創新模式探析[J]. 黑龍江史志,2011(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