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莎莎
摘 要:探討了在微博流行的趨勢下,如何使用微博這一新型的互聯網社交工具,實現新建本科高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了微博在新建本科高校搭建教學管理平臺過程中所起到積極作用,并介紹了使用微博如何達到更好的信息交流、情感激勵以及互動管理的方法。
關鍵詞:微博;新建本科;教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8-0161-02
自2009年7月新浪微博登錄互聯網到今天,包括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微博工具已經成了互聯網最流行的社交平臺之一。這個集網頁、WAP頁面、手機客戶端、手機短信消息或上傳圖片功能為一體的工具,在使用功能上可以滿足現代教學管理的需求。對于新建本科高校來說,“包含‘平民化、去中心化”意蘊的微博技術與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現代化教學遙相呼應”[1]。
一、使用微博作為高校教育管理工具的背景
1.微博在高校的普及情況為教育管理提供較大平臺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2013年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5.8%,其中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5億,年增長率為19.1%,手機繼續(xù)保持第一大上網終端的地位。微博用戶規(guī)模為2.81億,網民中微博使用率為45.5%。這部分用戶與手機上網用戶的重疊率高。而從當前高校的使用情況上看,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相對集中,教師、學生都有大量使用。而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是當前高校師生中使用較為廣泛的兩款微博軟件,其使用平臺集中在智能手機平臺上,同時也分布在PC機端口等其他平臺。對于高校師生而言,微博具有使用方便、應用廣泛的特點,將其作為教育管理的平臺,能夠最大程度為廣大師生所接受。
2.微博傳播媒介的多樣性為教育管理提供豐富選擇
目前微博傳播媒介主要包括傳統(tǒng)的文字傳播,圖片傳播以及視頻、音樂等傳播方式。同時,還可以開設專門的評價平臺,實現包括調查、統(tǒng)計等多種功能。微博傳播媒介的多樣性和多功能性,可以幫助教育管理實現多樣化的選擇。譬如推動教育質量調查問卷調查工作,發(fā)布與教育管理相關的重要信息,建立多層次的信息發(fā)布渠道等。微博平臺的多樣性還為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較為靈活的組合選擇,讓廣大師生能在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中了解和熟悉重要信息,并做到及時反饋,實現高校教育管理的互動。這種多層模式與扁平化結構相一致的“微平臺”模式,在確保信息傳播信度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信息傳播的效度。
3.微博傳播的人性化因素為教育管理提供情感支撐
在使用微博傳播作為教育管理的平臺的過程中,微博傳播的情感特質和人性化因素,能夠幫助教育管理實現更為人性化的特點。在教育管理過程中,如何建立一個讓師生溝通的有效平臺是一個重大課題。微博在溝通環(huán)節(jié)中能夠以評論、私信、轉發(fā)的方式,為師生提供交流的零距離對話空間。活潑生動的微博體,則能使“學生在心理上與教師達到共鳴,消除師生間的代溝”[2]。這些特點都讓微博在推動教育管理“以人為本”的進程中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
二、微博對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推動作用
1.微博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的機制建設
新建本科高校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由原先的專科高校升本而來。在教育管理機制方面,亟待建設的方面較多,特別是其原有的師生溝通機制建設上與老本科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將原先以課堂教學為主的相對呆板的教學方式,引導向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需要一些新媒介的引入。而微博的多樣性為其提升新建本科教學管理模式的整體水平,提供了一個可供使用的平臺。特別是通過微博推動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較為薄弱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能夠為教育管理的機制建設提供一個有益補充,實現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的跨越式發(fā)展。
2.微博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效能
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有效評估教與學的水平,是一個新的課題。特別是對于從專科教學轉型到本科教學的教師來說,其教學水平是否能讓學生滿意,一直都缺乏一個高效度的評估平臺。通過在微博上開展教育質量的調查,能夠快速掌握新開設課程與新授課教師的大致水平,為下一步有針對性的評估起到較好的借鑒作用。對于一些較為嚴重的教學問題甚至教學事故,微博平臺也能提供較好的反饋平臺,從而幫助新建本科高校強化教育管理的整體效能。
3.微博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新建本科高校的教育管理品牌建設
新建本科高校的品牌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對外宣傳工作,更是“需要一個持續(xù)性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過程”[3]。而微博的傳播性、公開性,為高校的品牌建設乃至宣傳工作都提供了一個較為廣闊的平臺。通過對于新建本科高校教育管理微博傳播信息的獲取,家長與學生都會對該所高校的教育方式、管理水平以及師資力量有一個最為直觀的認識。通過對教育管理微博賬號的有效管理,能夠對提升學校整體品牌形象起到較為積極的作用。同時,微博平臺還可以建設成為集學校品牌宣傳、招生就業(yè)、教育管理為一體的綜合平臺,各類信息的匯總發(fā)布與精細管理,能夠發(fā)揮長期化、持久化的效應,為新建本科高校的教育管理品牌樹立有效標桿,推動品牌宣傳的整體水平。
三、使用微博推動教育管理工作的運用重點
1.對教育管理微博賬號要落實制度先行
微博是一個開放的公眾平臺,使用的過程往往是利弊伴生。從當前官方微博的管理情況上看,經常會出現較為嚴重的管理事故。一般會發(fā)生管理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沒有做到專人專號,導致私人微博與官方微博混用,信息發(fā)布渠道混亂;對于重大信息沒有有效及時處置,導致出現重大誤解;對于危機處理沒有專門辦法,導致一些原本可以及時處理好的問題擴大化等。因此,要推動微博作為新建本科教育管理的工具,必須現擬定好專門的管理制度,確定專門的管理人員,確保責權的統(tǒng)一。在管理制度上,要強化危機管理意識,對于重大信息發(fā)布等容易出現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要嚴格信息發(fā)布的審核機制;對于可能出現的信息傳播問題,要有處理預案;對于使用人員要進行專門培訓,提高其處理危機的能力。只有將各類微博使用中容易發(fā)生的問題在制度建設中進行預先排查和逐項解決,才能在使用過程中最大限度避免微博的弊,提升微博的利。
2.對教育管理微博賬號要做到以人為本
微博的互動特性決定了它與普通的教育管理軟件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對于普通管理軟件而言,只要能信息傳播到位,并且能在小范圍能實現半封閉式互動即可。但對于微博來說,其公開性和互動性使得管理者必須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通過更具有人性化的互動方式,來實現傳播信息的效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微博成為簡單的傳聲筒,而真正起到通過溝通實現管理效度的作用。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需要管理者有較好的耐心,有較強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要必須將微博互動環(huán)節(jié)納入到平臺管理的考核范圍。對于師生反映一些重大疑問,必須做到第一時間反饋,對于私信溝通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登記制度。通過回答問題來提升師生對教育管理賬號的信任度,從而加快教育管理賬號在高校受眾中的受歡迎度和普及率。
3.對教育管理微博賬號要強化數據分析
微博賬號會產生大量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微博管理者主動發(fā)起的統(tǒng)計項目所產生的數據;二是微博發(fā)布所帶來的轉發(fā)數量和評論數量;三是與微博相關的粉絲數量等。對于高校教育管理賬戶而言,微博數據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僅在于展示了微博的影響力,更可以通過對微博數據的分析研究,找出當前教育管理過程中師生比較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對于專門統(tǒng)計數據的分析,甚至可以幫助教育管理者找出較好的處理方案。因此,對于教育管理賬號產生的各類數據,切忌簡單羅列,而要分析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并且反向查找根源,進一步提高微博管理的整體水平。
4.對教育管理微博賬號要建立梯隊體系
新建本科高校的二級管理體系往往處于成長階段,各項規(guī)章制度正在逐步確立。因此師生比較關心的管理問題不僅有學校管理層面的,也有二級院系管理層面的。為更好發(fā)揮微博管理的作用,應當建立以校級教育管理微博為中心,以院系教育管理微博為基礎,以學生社團、研究機構管理微博為支撐的系列微博賬號。通過各個賬號的互動與鏈接,實現對學校教育管理方方面面的全覆蓋。通過不同類型的微博管理賬號,實現對不同微博使用人群的分類管理和信息的分類傳播。微博梯隊建設對于高校教育管理微博建設來說,能起到一個增倍器的效果。而且通過對各類子微博的使用,在信息采集和問題收集上還能更有針對性,從而實現微博效度的升級。
5.對教育管理微博賬號要形成體系鏈接
目前高校信息建設方興未艾,新建本科高校,在信息建設和管理上比老本科高校更易于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各類網站基礎建設速度相對較快,實現的網上管理新功能也較多。在微博賬號管理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揮微博鏈接功能,將微博管理與學校現有的網上教學資源和管理資源進行充分統(tǒng)一。比如通過微博賬號可以實現師生快速查詢當日課表功能;實現重大調停課通知的發(fā)布功能;實現網上選課功能等。這些深度功能的開發(fā),可以依靠原有網站技術來實現,讓微博起到窗口作用。這不僅可以加快重大信息的傳播速度,還能有效提升微博黏合度,養(yǎng)成師生使用微博的習慣,進而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微博的整體效能。
使用微博作為新建本科教育管理工具并不是萬能的,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進一步避免微博的劣勢,提升微博的效能,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摸索和提升。隨著包括微信在內的其他新興社交平臺的興起,微博的使用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為其他交流平臺所借鑒和使用,從而進一步實現新建本科教育管理模式的有益轉變。
參考文獻:
[1]郝兆杰,孫仲娜.給大學英語教學圍上“圍脖”[J].現代教育技術,2010(6).
[2]車玲,苑馨蕊.微博在大學英語教學管理中的效用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2).
[3]曾麗,馬俊年.對新建本科院校品牌專業(yè)建設的思考[J].高教論壇同,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