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晨
摘 要:美術學科教育目的,是為解決通過美術課程要在學生身上引起那些行為模式的有意義的變化,以及其達到什么樣的質量規格,而提出和設定的目標,社會對美術學科教育有哪些需要,個人對美術學科教育有哪些需要,這是確立美術學科教學目的的依據。本文通過分析社會對美術學科教育的需要,個人對美術學科教育的需要,提出優質的素質教育,是以發展人為本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美術學科教育目的;社會與美術學科教育;個人與美術學科教育;以發展人為本
“目的”,就是人類對其所從事的活動,事先便在觀念中設定了想要達到的結果,并以此作為指導活動的準則,“教育”作為人類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人的實踐活動,更是事先將其作為活動對象,對其活動提出和設定目標予以把握。美術學科教育目的,是為解決通過美術課程要在學生身上引起那些行為模式的有意義的變化,以及其達到什么樣的質量規格,而提出和設定的目標,他既是美術學科教育的總體要求,也是研究美術學科教育的宗旨。社會對美術學科教育有哪些需要,個人對美術學科教育有哪些需要,這是確立美術學科教學目的的依據。
1 社會對美術學科教育的需要
(1)發展文化的需要,培養繼承和發展美術文化的后備人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是以其文化程度為標志的,文化是人類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人類智慧的完美結晶,是精神與物質的統一。一個完整的社會,是科技與文藝雙翼齊飛全面發展的社會,美術是人類文化和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社會文化發展和文明的表征。繪畫,雕塑,建筑,環藝,園林,陶藝,染織,視覺傳達等眾多的美術門類,是我們社會生活中極為廣大的領域,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這些專門人才,需要從小就受到美術學科教育的培養,奠定基礎,成為發展美術文化的后備人才。
(2)發展經濟的需要,培養美術消費者。美術的諸多領域都與商品有關,生產的是精神與物質結合的產品,需要出售給消費者和經受消費者的評價。廣大消費者需要加強美術教育,提高自身的審美素質和進一步使生活藝術化。提高審美能力,就是提高美術消費層次,也就是為美術培養消費和買方市場。生產與消費是相互促進的關系,這種良性循環的關系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2 個人對美術學科教育的需要
教育的原始目的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發展,今日的教育仍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發展。但今日的教育,既要滿足人的生存需要的技能和知識,更要滿足人為了提高身心,素質的需要和發展個人稟賦特長的需要。
(1)提供生存需要的美術知識,技能和藝術修養。大多數學生并不想成為美術家,但卻需要對客觀視覺世界的美的感知力和反應能力,需要對美術文化的理解力。
(2)獲得個人發展需要的現代的人格特質。從美術的學習中使左右腦協同發展。獲得不茍同他人的自我表達個性,自主,自信的主體精神。建立健全審美心理結構,培養多元文化的價值觀和包容性。
(3)奠定一生可持續發展所需的基礎?,F代社會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飛速,任何一級學校的教育都不是教育終結。都只能為學生奠定今后一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美術學科教育使學生具備藝術思維的特點,方法以及對美的追求,這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4)滿足美術特長生個人發展,實現自我理想,自我價值的需要。部分學生學習美術是其興趣所在,其理想是成為美術家,工藝美術師,他們追求在美術方面的個人發展,希望學校美術學科教育能滿足他們這種實現自我理想與自我價值的要求。
3 社會需要與個人發展需要的統一
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他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即人的社會性,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根本在于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個人發展的目的也在于適應社會的需要,教育作為傳遞人類文化和造就人才的社會現象,不可能脫離社會的需要而獨立存在,必然根據一定社會需求,在一定的社會物質生產所規定的可能性的前提下進行社會實踐。其所傳遞的文化,是人類最好最有用的文化,個人在特定社會提供的可能性范圍內得到發展。社會的進步在于作為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富有創造力的人,在于人的推動,在于人的素質,所以社會希望個人發展,社會需要與個人發展是統一的,教育應該將二者需要都予以滿足,使其得到真正有機的統一。
在1999年6 月13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頒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我國的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在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教育的性質,目的和方針的高度概括,也是國家,社會對個人發展提出的新的規格要求,體現了社會需要和個人發展需要的統一性,體現了素質教育對人全面發展的培養目標。是對教育綜合性價值取向和突出重點價值取向的統一,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其中包括美術學科教育,必須以此為指導準繩來規定教育目標,否則便背離我國教育的總目標。
培養美術興趣,學習美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審美能力,創新意識,促進優秀人格特質的形成和個性發展,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的以人的發展為本使當代美術學科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