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倡
摘 要:作為深受現代主義影響、張揚個性的70后、80后新型消費群體而言,工藝繁復、造型復雜傳統紅木家具略顯“刻板”與“沉悶”,與家庭現代、時尚的裝修和陳設風格無法融合。但在他們閱歷與財力的積累過程中,對于紅木木材的認識和喜愛,卻不斷增加。因此,設計和制作造型時尚、符合現代年輕人審美需求和生活習慣的創新型紅木家具,就變得日益緊迫,也是在傳統紅木家具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紅木家具企業發展的另一條探索道路。
關鍵詞:現代;創新型紅木家具;探索
1 東陽紅木家具行業發展現狀
紅木家具是東陽市及周邊橫店、南馬等鎮的特色支柱產業,近十年來發展迅速。2013年底,全市經工商注冊登記的木雕紅木家具生產企業有800余家,經營戶747家,未經工商登記的家庭業戶超過2000戶,從業人員3.5萬余人。經東陽市政府和東陽紅木家具協會的努力,2013年全市木雕紅木家具產業完成產值65億元左右,上繳稅收5000萬元。同時形成了四個各具特色的紅木家具市場:海德市場、木雕城市場、橫店市場、南馬市場。 加上東陽木雕的知名度和統一的宣傳銷售窗口,順利地打響了東陽紅木家具的知名度。
經過東陽紅木從業者和雕刻大師幾年的努力和發展,東陽紅木家具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逐漸提升。但由于紅木家具風格相對單一,各個廠家及生產企業所經營的家具產品均以仿明清家具款式為主,造型上普遍缺少與現代元素緊密結合,傳統形式的造型很難被年輕人所接受。當代傳統家具的設計環節存在空白,設計人才缺乏、設計能力不足,導致紅木家具行業發展走入瓶頸。受限于專業設計知識以及審美品位和文化素質的制約,導致這些家具在造型比例上往往問題眾多,浪費了大量精良的木材,生產出的家具笨重,缺乏美感。所以,新作家具要想真正自成一派,還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對于傳統家具設計藝術的重視,在高等藝術院校中開展傳統家具造型設計專業,培訓一批高素質的設計人才,如浙江廣廈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所開設的木雕專業,培養學生木雕技術的同時,也積極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專業素質。積極開展對于技術工人相應的技術培訓、級別審定,整體提升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為新的地域藝術風格的形成準備肥沃的土壤和條件。
2 現代風格紅木家具的發展趨勢
隨著“70和80后”逐漸成為社會的主要力量,對紅木家具的潛在購買力非常強,且有逐年遞增的趨勢。通過走訪和調查發現,2007年或更早的時候開始,紅木家具的興盛,帶動了“復古潮”,消費者大部分都集中在了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這部分人受中國傳統影響較深,現代時尚的浪潮對他們沖擊相對小很多。
而作為深受現代主義影響、張揚個性的70后、80后新型消費群體而言,工藝繁復、造型復雜傳統紅木家具略顯“刻板”與沉悶,與家庭現代、時尚的裝修和陳設風格無法融合。但在他們閱歷與財力的積累過程中,對于紅木木材的認識和喜愛,卻不斷增加,消費也更加理性和嚴苛。因此,設計和制作造型時尚、符合現代年輕人審美需求和生活習慣的創新型紅木家具,就變得日益緊迫,也是在傳統紅木家具市場逐漸飽和的情況下,紅木家具企業發展的另一條探索道路。根據調查顯示,少數嗅覺靈敏紅木廠家為了順應新型消費群體的喜好,更好開拓市場,擺脫目前產品線單一的情況,已經嘗試現代化風格的紅木家具的設計研發,部分產品開發也日趨成熟。通過改變原有傳統家具的尺寸、改變設計元素、通過兩種或多種材質的組合等手法,改良好傳統家具,更好迎合了現代人生活環境和習慣,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產品同質化現象,令賣家更具競爭力。
3 現代風格紅木家具的創新方式和方法
(1)跳出傳統批量生產模式,實現紅木家具定制。在現有的紅木家具生產模式中,往往是設計好一個款式后,按照每個部件的尺寸批量下料,以便節約生產成本,但這也使得一套家具失去了它的獨特性,加之不同廠家之間相互抄襲,使得同樣款式的家具遍天下,造成消費者審美疲勞。批量生產的家具往往尺寸固定,無法完全滿足不同戶型、不同大小空間的需求,使得消費者的選擇余地大打折扣。因此,在一些中高檔的家具制作時可引入定制家具的理念,即根據主人家的裝修風格和房間結構量身定制家具。時下,定制家具已然成為市場的一支生力軍,并將逐步主導未來的家具市場。紅木家具業也可為部分市場提供定制服務,
(2)多種材質組合使用。市場上流通的紅木家具中,普遍存在“純”木的結構,這樣的家具在造型和色彩上缺少個性和變化,也造成了年輕人的不“感冒”。在追求混搭的年代里,紅木家具可結合石材、鋼材、玻璃等材料,使家具在色彩對比、質感對比上更具多樣性,充分滿足年輕人對崇尚時尚的消費心理,同時,也可減少木材的消耗量,緩解市場對紅木資源的壓力。
(3)減少資源浪費,“廢物”充分利用。隨著走訪的深入,發現各大木材市場、鋸板廠、紅木加工企業都存在資源浪費或資源利用不充分的情況,在紅木原材料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資源浪費是紅木行業非常大的隱性憂患。目前消費者普遍存在過多注重紅木木材的實質,對材質的要求遠大于對藝術工藝價值的要求。如注重獨板、整木等現象是不少消費者現在購買紅木家具的心理狀態。這種過分注重材料的消費觀念不但讓許多不規范的紅木廠家有空子可鉆,更變相造成了原本就有限的紅木資源的浪費。在紅木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消費者和生產廠家都有責任善待這些天然材料。制造廠家在用一塊好料之前應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在結構、設計、工藝和雕花細節上均不能馬虎,爭取將每塊好料都制成精品;而消費者在選購時也應提高對形神藝上的要求,這樣才能從側面給制造者壓力,讓他們善待稀缺的紅木資源。
在一些紅木家具企業經常還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在一些中低檔紅木家具廠房的某一角落上堆滿了家具生產過程中的邊角料,這些“廢料”的最終歸宿往往都是到鍋爐或農家的土灶里當柴火。在各種各樣大小的尺寸的邊角料里,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用來加工成工藝品,或者以指接板的方式,將小塊的材料接成整張的集成版加以利用,提升了家具檔次的同時也更充分地利用了資源。
參考文獻:
[1]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賞[M].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文物出版社聯合出版,1985.
[2]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文物出版社聯合出版,19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