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決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和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性問題。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這一決策的提出,四川開始積極地建設新農村建設。但是,大多數在城鄉規劃是忽略了因地制宜有特色的建設。新農村中,建筑外形差不多,更像是建了一個微型城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如果農村新村建設沒有特色,那么就難以得到發展。運用視覺形象設計的結合,因地制宜來的突出當地新村文化以及特色。
關鍵詞:新村建設;廣場壁畫;設計
1 建設特色新村形象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特色文化提煉出來,才可以有代表性。對于新農村建設要因地制宜地進行規劃建設,而少數民族的新村建設更要引起重視。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獨有的文化,民族文化由生活產生。把文化融入新村建設上,才可以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使得文化得以傳承和保留。在建設新村時,通過視覺形象設計來體現民族文化可以更加直觀。在視覺形象設計上,可以在房屋外形設計、廣場壁畫、外墻裝飾、導視系統、宣傳欄設計等多個公共空間把新村建設的具有特性的新農村。
2 廣場壁畫設計對新村建設的影響
在視覺形象設計中,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設計,但是由于廣場壁畫較大的村空間的區域,也是居民生活娛樂的場所。廣場壁畫不僅僅是環境的裝飾與美化,它應該是搭建在藝術與人文精神與社會大眾之間的橋梁,使壁畫更好地滲透到市民生活之中,成為大眾生活內容、生活方式及生活環境的組成部分。[1]為了促進文化的傳承以及視覺上的審美,可以更好利用廣場壁畫來得以實現。(1)傳承民族文化。越來越多民族文化的流失,引起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視。新村建設可以更好地促進和傳承民族文化。近現代藝術觀念及其表現形態的變換,以及藝術面向世俗問題和大眾生活,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標志,它以藝術抽象的表現為主要形式,而紛紛提出在觀念上主張藝術與生活界限的模糊,在文化的社會態度上傾向于讓藝術走向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而不是高高在上遠離現實生活。[2]在居民居住的環境中,廣場壁畫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性和審美,廣場壁畫可以讓他們在豐富視覺的同時更加熟知自我文化的內涵。在幼小時期在廣場玩耍,耳濡目染的對壁畫文化學習和了解,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對于多數少數民族的新村建設,要深入挖掘其民族的特色文化,因地制宜地去建設民居、住宅以及生活區域。(2)發展旅游資源。新村建設的同時,可以帶動其旅游的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從而可以提高當地的知名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多數農民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選擇遠離家鄉,進城打工來獲得經濟效益,從而農村有大多數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當地民族文化由此流失。建設新村時考慮到旅游資源的開發,對于當地的農民可以直接的受益,開發自己的旅游產業,解決就業的同時提高生活質量,解決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這一難題。因此,利用廣場壁畫打造有特色的新村,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3 廣場壁畫在新村建設的定位
(1)因地制宜。新村建設為了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質量,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應該考慮到提高農民審美。新村廣場作為比較大的空間,在休閑娛樂的時候居民會在廣場活動。現階段城市廣場壁畫的設計都很相似,形態、風格、材質等都沒有體現出當地的文化內涵,都比較單一,不能體現出地域的特色,這是空間資源的浪費。廣場壁畫在不同地域的設計,要考慮其地域性,通過壁畫來傳遞不同的文化內涵,提高各地的識別度。廣場壁畫不僅僅是裝飾,而是文化的載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其功能性。讓新村居民在視覺審美的同時提高文化素養。(2)原創文化元素。每個地域有特有的地勢、氣候、產物、活動等特色。從這些生活的點滴來提煉出文化元素來運用到設計中,這樣就有其當地特色的代表性。廣場壁畫也是語言的傳遞者,遵循原創才是對文化的尊重。城市與農村有所差異
4 個人觀點及實踐案例
為了更好地對新農村建設廣場壁畫的研究,運用到實際案例——峨邊五渡鎮為例,理論做出支撐,同時深入探索其中的不足和發展趨勢,在以后的新村建設中得以更好地實施。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新村文化形象。(1)個人觀點。1)優勢。峨邊五渡鎮是四川省峨邊彝族自治縣轄鎮。沿大渡河,每幾十公里有個村,經過實地考察,峨邊地區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峨邊彝族自治縣地處小涼山區。從地域分布上看,峨邊呈現出典型的彝族大聚居、小分散分布特點。在文化上繼承了彝族傳統文化而又吸收了當地其他民族的文化元素,構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小涼山彝族文化。五渡鎮新村的建設,采用木材修建。多次現場調查發現廣場面積較大,適合做廣場壁畫。2)存在問題。五渡鎮的新村建設,有一定的層次感,最重要的是保留了農村的耕作菜園,在不失古樸的農村氣息的同時體現了新村的建設要求。同時也存在了一定的問題:第一,峨邊是彝族自治州,在建筑上沒有體現出特色。第二,新村的廣場沒有得到更好地利用。第三,新村建設的文化內涵不夠。這樣就要通過廣場的壁畫來體現當地的地域特色。在色調和元素上體現當地的文化內涵。3)發展趨勢。廣場壁畫和墻面裝飾等視覺形象的設計上,五渡鎮具有獨特的彝族特色,周邊有水中亭樓式的老鴉村,適合旅游的一條線路,沿線大渡河景色較好,可以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峨邊五渡鎮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產業一定會隨著峨邊經濟的繁榮發展及與經濟發達地區的交流日益加強而發展起來,具有商業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特色。峨邊五渡鎮旅游產業也會發展成獨具彝族民族特色及地域特色的旅游產業。(2)案例設計分析——以峨邊五渡鎮為例。1)廣場壁畫設計理念。新農村廣場壁畫設計通過現場的實際考察與政府對新村建設的意向,對廣場壁畫的設計進行定位,峨邊五渡鎮依山傍水,田園較多,這一點就與城市有所不同,不能為了追求視覺效果過于炫麗,要符合當地的環境,因此,在壁畫設計上要與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進行結合設計。主題定位提煉為:湖光山色、田園農耕、幸福小康。以這三點定位,進行歸納,運用湖光山色篇和田園農耕篇兩個主題篇幅體現。2)廣場壁畫主題內涵。想了解當地的文化特色,就要深入去實地考察,把所能體現峨邊五渡鎮的文化元素和代表性建筑進行提煉,從而展現畫面。在沿路的實地考察中,提煉風景和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作為湖光山色篇。田園農耕篇對新村彝族文化的元素提煉是尤為重要的,文化內涵的深入研究,可以體現峨邊五渡鎮的文化內涵以及民族特色的文化傳承。3)全景構圖、色彩運用及表現含義。采用分段式全景鳥瞰圖,以山為背景,以水為線索,各情景題材要素有機統一。整個廣場從左至右,從第一村進入,游歷當地風光和風土人情,導入新的旅程。以青綠山水、橙綠田園為主色,反映清新、恬靜、活潑、明朗的色彩基調。通過以上視覺要素,整體展現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畫卷,反映了當地村民在政府幫扶下過著幸福安康、怡然自樂的新田園生活。
5 總結
廣場壁畫的要因地制宜地考慮其環境以及要與文化背景相匹配,在新村建設的推動下,傳承民族文化。廣場壁畫的設計,將逐漸成為社會的藝術、文化、經濟及廣場文化的一種開放性的藝術新形式。
參考文獻:
[1] 曹秋艷.廣場壁畫設計的定位[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8).
[2] 翁劍青.城市公共藝術[M].東南大學出版,2004.
作者簡介:畢琪(1989—),女,黑龍江大慶人,四川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