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舒婷
摘 要: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和技術技能培養必須平衡發展。藝術修養的提高需要學生長期接受藝術熏陶和從事設計實踐,技術技能的提高,需要學生勤于動手,熟能生巧。
關鍵詞:藝術設計;藝術修養;技能培養;平衡發展
1 藝術設計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設計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許多高職院校也不斷增設與藝術設計相關的專業,如數字媒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等,這些專業的招生量每年不斷擴大,藝術設計學生的畢業數量也相應增加,而隨之而來的是培養目標不明確,現有的教學環境和設施達不到教學要求,教學資源的匱乏,從而導致教學質量下滑。[1]企業的求賢若渴,和學生的就業困難在每年的畢業季不斷上演。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企業需求的人才和學校培養的方式以及教師和學生本身的素質之間的矛盾所至。
行業需求的設計人才講究專業的精深度。設計行業希望畢業生能夠有較好的創意思維和嫻熟的設計表達能力,在設計的一個方向上達到純熟。例如,在環境藝術設計行業,一般需要配備三維效果圖的制作人才,并且行業中對此類人才的劃分較細致,諸如專門負責三維效果圖建模的人才、負責材質貼圖的人才、負責渲染的人才、負責后期制作的人才等等,多種人才互相配合,做出合用的商業效果圖。而學校培養的學生,一般講究專業的全面性。例如,同樣是三維效果圖的制作,如果一個學生只會建模而渲染技術很差,那么其知識的掌握是不全面的,同時這也會影響到學生設計想法的表達。因此,學校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全面掌握三維效果圖的制作流程,也是不無道理的。另一方面,隨著高職院校專業增加,很多原先沒有設立藝術設計專業的高職院校在設立該專業之初,培養計劃不夠完善,對課程的設置、課時的長短、重點培養能力方面的把握存在缺陷。再加之高職院校擴招后,許多沒有任何美學基礎的學生進入藝術設計專業學習,其教學難度和學生的學習難度也大大提高。其結果是不少畢業生的審美能力、設計表達能力存在不足,于是就出現企業用人和學生就業的雙重困難。
2 藝術修養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重要意義
藝術修養是個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建立起來的一種對美的理解和體會,是具備藝術范疇內的在理論知識水平和外在表現力、創造力相協調統一的一種綜合水平和能力,它包括三種能力:藝術觀察力、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創造思維能力。藝術和美學相關。雖然至今對于“美學”一詞尚無確切的定義,但是人們卻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了“形式美學法則”。對美的追求是人類的天性,從遠古人類在歐洲山洞里創作巖畫、中國大地上遠古人類在彩陶上留下他們對美的理解的印記,到一個多世紀前藝術批評家們對機械化大工業生產和美學之間關系的深深思考,再到現今社會各個藝術流派百家爭鳴,人類探索美、追求美、創造美,用美的設計改造客觀世界、塑造自身的腳步從未停歇。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必須重視個人藝術修養的提高。設計師的個人藝術修養,直接關系到其對設計理解的程度,影響設計師的綜合水平,并對其設計作品的審美價值起決定性作用。設計的產品既要符合實用性的要求,同時也要符合大眾審美的標準并體現設計創意的內涵。
藝術修養的提高絕非在課堂上的一朝一夕能夠解決,僅僅只是在教學中告訴學生所謂的“形式美學法則”是遠遠不夠的。不少學生自認為理解“形式美學法則”,但在設計實踐中卻不能做到。藝術修養的提高需要學生多欣賞優秀的設計作品,多思考優秀的設計作品的優秀之處、表現手法,以及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問題的解決。努力讓自己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另外,藝術離不開生活,藝術修養的提高也需要對生活有更多的觀察、體會和理解。在一定藝術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在生活中不斷體會美、感受美,并學會思考和總結。藝術修養會在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感悟中,不斷提高。而設計水平,也會在藝術修養的提高和長期從事的設計實踐中,不斷水漲船高。
3 技能培養需要被強調
藝術修養培養的是學生發現美、感悟美的能力,而技能培養則是培養學生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藝術修養的提高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技術技能的培養,則需要建立在反復練習、熟能生巧的過程之中。在技術技能飛速發展的現今時代,藝術設計教學除了需要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之外,還必須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特別是在高職高專院校,更是以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作為辦學宗旨,更需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精湛的技術技能能夠讓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在藝術設計專業中,專業技能主要體現在:學生徒手繪制設計稿的能力、使用相關設計軟件完成設計的能力、動手制作實物模型的能力。如今有不少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入學時,沒有任何美術基礎,徒手繪制設計稿的能力較弱,有些學生錯誤地認為掌握了相關繪圖軟件即可進行設計。而實際上手繪技能具有快速表達設計創意的優點,同時它能多方面反映出設計者的綜合素質,它是將設計創意圖像化的過程,是設計者手腦合一的過程。手繪是藝術設計專業技能訓練的難點和關鍵。
采用計算機繪圖軟件輔助設計具有修改方便、快捷,減少重復勞動,提高設計效率,用虛擬形式表現設計直觀,可以多角度展示設計作品等優點。在業界,計算機輔助設計已得到普及,而它必須建立在一定手繪基礎之上。學生需要將手繪的初稿導入計算機相關繪圖軟件,進行進一步的設計。另外,動手完成模型的制作,能很好地訓練學生的動手造型能力。不同的藝術設計方向對模型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立體構成模型的制作、包裝樣品的制作、室內外模型的制作、動漫場景和人物模型的制作等等。根據三維虛擬效果做出實物模型,讓學生能真正體驗到從圖紙到實物的效果,能夠加深學生對自己設計產品的理解,直觀地發現自己設計的產品中的不足,并及時彌補。因此,它也是藝術設計學生技能訓練的重要一環。
4 學生藝術修養和技能培養需要平衡發展
藝術修養和技能培養缺一不可,這就像用兩條腿走路一樣,二者不平衡發展,勢必會影響藝術設計作品的整體質量。藝術修養影響著設計理念,而技能需要在設計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提升,并且要在設計實踐的檢驗中不斷完善。清華大學陳輝老師說:“學生在掌握一定技術后,他能否最終走出來,還是看他的才氣和綜合的素質,我們要發掘他們潛在的東西,不是一味地強調技術,雖然技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單純重視技術的學習,那就會使教學陷入一種錯誤重視技術的學習,會最終形成‘套路,忽視了鮮活的生活本身”。[2,3]設計行業需要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需要對生活有敏銳觀察力和想象力的人才。設計是具有目的性的,是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而一個對鮮活的生活都麻木的人,則根本無法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更談不上通過設計,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
高職高專院校需要培養服務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其藝設計術教育需要讓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技能培養平衡發展,并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以及人格的樹立。也只有這二者平衡發展,才能夠培養出專業素養合格的藝術設計畢業生,并為他們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許硯梅.淺論藝術設計教學模式與創新思維的培養[D].湖南師范大學,2006:210.
[2] 李金成.實施無痕教學輕松理解概念[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
[3] 施淑貞.談美術類考生藝術修養的重要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