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菊霞+喬婧+毛蕓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師大教改項目“網絡環境下我校本科生閱讀行為與閱讀指導服務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10-13-1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雷菊霞(1964-),女,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用戶咨詢與服務,閱讀指導與閱讀療法。·業務研究·
〔摘要〕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傳統的服務已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的閱讀需求,本研究的目的是充分了解大學生閱讀的現狀,以便高校圖書館能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服務。文章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法,從閱讀方式與傾向、資源滿足方式、閱讀時間與數量、閱讀活動了解及參與情況這幾方面進行研究,指出了當代大學生尤其是大二學生閱讀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大學生;問卷調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3.033
〔中圖分類號〕G2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03-0152-06
An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Reading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aking An Example of Sophomores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Lei JuxiaQiao JingMao Yun
(Libra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As a second clas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the traditional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not met students need.This research aimed to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reading,so as to provide services relating to reading properly for college libraries.This research finally got the reading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sp.sophomores nowadays and the problems in reading,and put up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reading way and tendency,resource satisfaction way,reading time and quantity,knowledge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reading activity.
〔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reading service;university students;questionnaire
隨著網絡時代閱讀方式的多元化,大學生的閱讀現狀引起眾多學者和專家們的關注。有關大學生淺閱讀、讀書少的新聞也不時見諸報端。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在現實環境下能否滿足大學生的閱讀需求,怎樣提供大學生滿意的服務,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也是新時代的要求。為了解大學生在新媒體時代的閱讀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閱讀服務,2012年4~5月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圍繞大學生的閱讀現狀及其問題、圖書館與大學生閱讀、如何優化與提升圖書館閱讀服務等方面,我們對北京師范大學的本科生進行了調研。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北京師范大學本科二年級學生497名。其中文科學生256名;理科學生227名;男生145名;女生342名。
12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方式,問卷由三大模塊構成:背景信息、閱讀現狀和開放問題。其中閱讀現狀部分包括閱讀方式與傾向、閱讀時間與數量、閱讀活動參與情況、資源滿足方式等多個維度的問題(見表1)。表1大學生問卷設計大綱
閱讀方式與傾向資源滿足方式閱讀時間與閱讀數量閱讀滿意度及影響因素閱讀媒介圖書信息渠道每天平均閱讀時間世界讀書日了解情況圖書類別圖書獲取來源每學期平均閱讀數量閱讀活動參與情況閱讀時間借書等待時間閱讀目的去圖書館目的閱讀計劃去圖書館頻次閱讀滿意狀況不滿意原因
調查對象涵蓋主要院系23個,樣本數占全體本科生的22%,共計發放問卷1 932份,回收有效問卷1 612份,回收率8344%。其中大二有效問卷497份,占問卷總數的308%,其院系、性別和學科構成為:文科12個院系256名(515%),理工科11個院系227名(457%),其他14名(28%)。男生145名(292%),女生342名(688%),未注明者10名(2%)。
13數據統計與分析
本問卷題目形式由單選題、多選題和開放題構成。針對單選題和多選題利用EXCEL2007中COUNTIF函數,統計選項頻數和有效百分比(即選擇頻數與有效樣本的比值)進行了頻數分析;針對開放性問題“在閱讀方面,需要圖書館提供哪些服務和幫助”,從資源建設、服務與管理、環境設施以及閱讀建議等角度進行了分類統計分析,以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閱讀方式與傾向
211閱讀媒介
如圖1數據顯示,大二學生在使用閱讀媒介時,傳統的紙質仍然是首選,高達866%(即430人),這與大四學生的選擇(859%)幾無差別。其次為移動終端(手機,IPAD等)和電腦終端,這表明有超過36%的大二讀者也很喜歡“網絡閱讀”和“數字閱讀”。僅有7%的讀者使用電子書閱讀器,這項結果對于高校館未來如何提供電子閱讀設備和服務提供了參考。
本題調查結果與《當代大學生閱讀問卷調查分析》一文的結果一致:喜歡“紙質書刊”的人數最多[1],2011年本校部分讀者參與此項聯合調查,兩項問卷結果有一定的參照性。但是2008年同濟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網絡閱讀方式已超越了傳統的閱讀方式[2]。
總之,紙質資源仍是主要閱讀媒介,這可能與紙質資源讀起來更加舒適有關。薛菲對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網絡閱讀的調查結果也顯示,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屏幕閱讀比紙質閱讀更費勁[3]。值得關注的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366%和358%的讀者選擇了使用手機/IPAD類設備以及電腦終端閱讀,占各類閱讀媒介的3成以上。
圖1大學生閱讀媒介
212閱讀的目的和計劃
大二學生主要的閱讀目的是“個人興趣”、“專業學習或考試需要”及“拓展知識面”,而大四學生“專業學習或考試需要”占據首位。圖2呈現了二年級閱讀目的多樣化的趨勢,本題為6選3的多選題。其中個人興趣、專業學習或考試需要、拓展知識面位列前三,是大二學生的主要閱讀目的,由于尚未涉及升學與求職,因而個人興趣與專業學習目的并重,表明大二學生“憑興趣”讀書比例稍高,而大四學生的主要目的是專業學習或考試需要,表現出與二年級的略微差異。閱讀計劃選項結果顯示近75%的大二學生自己制定閱讀計劃,497人中只有88人(177%)選擇教師指定計劃,這一比例應該主要指專業書籍。超過35%的學生表示閱讀是隨機的,沒有明確閱讀計劃。如果是大二學生的真實反映,那么圖書館“導讀”工作發揮的作用確實微乎其微。
endprint
個人興趣、專業學習或考試需要、拓展知識面是排名前三的閱讀目的,均有過半的人選擇了此3項,表明大二學生的閱讀目的呈現出求知學習性和消遣娛樂性[4]的多樣化特征。而大四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考試需要則排在第一位,與大二略微不同。大四學生面臨的更多的是畢業和就業的壓力,包括畢業所需通過的各類證書考試、畢業論文以及就業面試所需的專業知識等。拓寬知識面位列第三,說明大二學生渴望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知識圖2大學生閱讀目的和計劃
素養。通過問卷調查的結果不難看出,專業學習和考試需要這一閱讀目的在本科階段各年級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大學生認為讀不讀書、讀什么書,都是為了“有用”[5]。這類應用型閱讀應該受到圖書館的重視。如何引導讀者樹立正確的閱讀觀,以及如何根據讀者不同的閱讀目的來分配閱讀資源都是圖書館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閱讀計劃來看,自己制定、隨機、教師指定排名前三。說明大多數大二學生有較明確主動閱讀計劃,有3541%的讀者沒有明確的閱讀計劃,還有一部分讀者通過教師指定閱讀計劃。如果沒有明確的閱讀計劃,跟風盲目閱讀,只能使自己的知識雜亂無章,浪費時間和機會[6]。調查結果顯示圖書館在發揮導讀方面的作用不大。
22大學生閱讀資源滿足方式
221閱讀圖書類別與時間分配表2大學生圖書類別及閱讀時間
閱讀時間(%)〖〗閱讀類別(%)文學經典517738專業學術656563流行休閑268445工具書籍197205其他通識129197表2從閱讀類別和閱讀時間分配上兩個維度反映了大二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二年級處于大學專業學習的重要階段,因而在專業學術書籍上花費時間最多,其次是文學經典類。但在圖書類別上,文學經典類圖書最受大二學生歡迎,其次才是專業學術書籍。綜合閱讀類別和閱讀時間分析,文學經典和專業圖書是大二學生的主要選擇,流行休閑類居中,花費時間少但閱讀的人較多,實用類和其他專業通識類選擇的人較少。
222平均每學期閱讀量、每天閱讀時間
閱讀時間和閱讀冊數兩個維度調查了學生對自己閱讀情況的評價。在平均每天閱讀時間上,大二學生(52份漏選除外)主要集中在3~5小時(44%)和2小時以下(396%),實際閱讀時間較少。6~9小時(139%)和10小時以上(25%)所占比率小。這一數據與大四學生幾乎相同。從閱讀數量來看,半數以上大二學生平均每學期閱讀量集中在10~19冊之間,閱讀30冊以上的僅占98%,而大四學生的百分比這兩項分別為537%和107%,差異也不大。僅從這兩項來對比,大二學生與大四畢業生差異極小,都是閱讀時間較少,閱讀量屬平均值。從圖書館近三年統計數據來看,北師大讀者人均借閱量約為每學期22冊。
從閱讀圖書的類別是時間分配來看,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專業學術、文學經典、流行休閑類的圖書均排前三。圖3大學生閱讀量及閱讀時間
在閱讀類型上,文學經典所占比例多于專業學術。但在閱讀時間上,專業學術多于文學經典。說明大二學生平均在每本文學經典類圖書的閱讀時間上少于專業學術類圖書。在閱讀類別中,流行休閑類圖書和專業學術類圖書差別不大,但這兩者在閱讀時間上相差懸殊。這也側面反映了專業學術類圖書較難懂,需要更多的時間深閱讀,而文學經典和流行休閑類圖書則更多的呈現出隨意性閱讀和瀏覽閱讀。此外,閱讀的類別和時間與閱讀目的也存在一定的呼應。
223圖書信息來源及圖書獲取途徑
大二學生圖書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是同學朋友推薦(620%)、導師推薦(495%)和書評(471%)。而圖書館推薦僅占到137%。學生之間在日常校園生活中接觸機會最多,因而學生間的信息具有傳播面廣,速度快的特點;由于互聯網(如豆瓣書評網)和圖書相關的B2C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如當當網、京東商城、卓越等),獲取書評和圖書排行榜非常方便,甚至是被動接受圖書信息(如商家主動推送圖書排行榜等),因而書評和排行榜也成為讀者獲取圖書信息的重要渠道;再者,在專業圖書選擇上導師具有權威性,因此也會是重要的圖書信息渠道。
獲取圖書上,797%的學生選擇了圖書館借閱,說明圖書館仍是滿足學生閱讀的主要渠道;其次為自己購買的占到473%,選擇網上免費獲取占到419%。說明互聯網也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便利。上述結果表明學生從多渠道獲取圖書,圖書館是學校藏書最多的地方,所以仍是學生獲取圖書的最重要來源,同時發達的互聯網也在圖書來源上占有一席之地。圖4圖書信息來源及獲取途徑
從大學生獲得圖書信息來源的途徑來看,同學朋友推薦、導師推薦、各種書評占據前三,圖書館推薦僅占137%。而從圖書獲取途徑來看,有近80%的讀者選擇圖書館借閱,其次為自己購買及網上免費獲取。結合這兩項調查結果,一方面說明讀者對圖書館的物理依存性很高,另一方面又對圖書館提供的除基礎服務之外的其他服務還未很好的接受。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樣的。同學朋友以及導師與自己之間彼此了解、關系密切、分享信息更加快捷,而且推薦更有針對性。圖書館雖然也開展了很多推薦活動,但由于針對性不強、不能及時互動,未能得到很好的認可和采納。
224借閱圖書可等待時間
借閱圖書時,416%的學生表示可等待的時間是1個星期以內,281%的學生表示可等待時間是2個星期以內,表明學生還是希望能盡快滿足圖書需求。圖書館必須加快圖書上架速度、及時排查破損書及問題書、增加受歡迎圖書的數量等方法加快圖書流通率,減少讀者借書的等待時間。
225使用圖書館的目的和頻次
圖6顯示借閱圖書(690%)和看自己的書(427%)為大二學生使用圖書館的主要目的。在圖書館的使用頻率上,653%的學生選擇了每個星期都去,140%的學生選擇
圖5借書可等待時間
每個月都去,191%的學生選擇了偶爾去,幾乎不去的僅占16%。
從使用圖書館頻率來看,圖書館仍是滿足學生閱讀非常重要的渠道和空間場所。從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目的來看,借書依然是主要目的。雖然圖書館提供很多類型服務,但借書仍然是讀者主要需求之一。
借閱服務是讀者直接接觸圖書館的一扇窗口,如何不斷提供讀者滿意度是圖書館永恒追求的話題。還有427%的讀者來圖書館看自己的書。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穩定和舒適的學習環境,所以讀者將圖書館作為自習場所也是自然之選,但也給圖書館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圖6使用圖書館的目的及頻次
23閱讀滿意度及影響因素
231閱讀情況滿意度及可能因素
在閱讀情況滿意度的自我評價上,479人中僅有9名表示“非常滿意”,占18%。超過一半的大二學生選擇了“一般”,“不滿意以及非常不滿意”共占30%,滿意以及非常滿意僅為176%,這說明盡管是自己制定計劃,可見大二學生在閱讀方面依然需要多方面的改進和幫助。
在閱讀的滿意度方面,僅有176%的讀者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超過半數讀者表示一般。在30%(135名)對自己閱讀狀況不滿意以及非常不滿意的學生中,主要原因如圖7所示(選項為6選3)。“課業重沒時間”為大二學生首選原因,其次為“靜不下心來讀”。也有24%的讀者表示不知道讀什么。而大四學生排在第一的是“靜不下心來讀”,“課業重沒時間”位列第二,這也從側面反映大四學生受就業與升學的影響較大,而大二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大。同時,在135名不滿意的樣本中,女生99名(733%),男生36名(267%),與問卷總數性別比例(男生298%,女生 702%)對比分析,男生的滿意度略高一些。
endprint
圖7影響大學生閱讀滿意度的原因
232閱讀活動了解及參與情況
圖8顯示了大二學生對于圖書館舉辦的“全民閱讀活動”和“世界讀書日”閱讀推廣活動的了解和參與情況。只有362%的學生比較了解,5262%的學生了解一點,4375%表示不了解;652%的大二學生表示從沒有參與過閱讀類活動,312%的學生表示參與過一些,參與過多次的僅占36%。上述結果表明圖書館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大二學生的參與度比較低。此結果也回應了圖4的結果即學生圖書信息獲取渠道中,圖書館推薦僅占到137%。圖8大學生閱讀活動了解及參與情況
總的說來,從閱讀活動了解及參與情況來看,了解一點的占半數以上,參與一些和多次的占348%。說明圖書館閱讀活動的宣傳起到了一定作用,了解閱讀活動的大多參與過這些活動,說明閱讀活動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參與多次的非常少,僅占36%。當學生在繁重的學業、各類豐富的社團活動中繁忙奔走之時,在“靜不下心來讀書”的浮躁環境中,如何持續地開展閱讀活動,并讓讀者持續參與,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233在閱讀方面需要圖書館的服務和幫助
本次調查也征求了讀者對于圖書館閱讀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其中有266人在“服務與管理”方面提出了建議,“豐富紙本資源和優化電子資源”、“改善環境設施”等也在所提建議排行前列。
圖9對圖書館的建議(人次)
在閱讀方面,讀者對圖書館提出了建議。其中服務與管理相關建議最多,其次是紙本資源和電子資源的豐富。圖書館在圖書文獻的提供上要有預測性[7],了解讀者的閱讀傾向并及時做出調整。在服務與管理方面,讀者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主要有開展圖書推薦活動、圖書標識不清,查找困難、增加外借書數量、延長借閱時間等。
3結論與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閱讀與圖書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圖書館仍然是大二年級學生主要的閱讀場所,借書仍然是滿足讀者獲取圖書的主要途徑,紙質資源仍然是大多數讀者的首要選擇。針對當代大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應根據其在不同方面的需求給予改善。
31圖書閱讀方式方面
雖然紙質資源仍是大學生閱讀方式的首選,但在數字資源迅速膨脹和電子閱讀產品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圖書館也不得不考慮如何選擇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的比例。手機、IPAD等電子媒介也有一定的閱讀群體,多層面的滿足讀者不同閱讀需求,既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滿足讀者不同層面需求。另外,在數字資源迅速膨脹和電子閱讀產品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圖書館也不得不考慮如何選擇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的比例,既能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滿足讀者不同層面需求。圖書館還應該考慮建立移動閱讀體驗閱覽室,營造移動閱讀服務環境[8],引導大學生習慣電子閱讀。
32閱讀資源推廣方面
大部分讀者在閱讀方面表現出積極主動的態度,圖書館應把圖書持久的推薦給讀者。
首先,圖書館可以整理相關的統計數據,為讀者展開多種內容的推薦工作,如借閱量排行榜、預約書排行榜等;也可邀請權威人士(專家、作家等)推薦圖書,專家和教師在專業書籍的推薦方面有權威性,所以圖書館可以聯合各院系教師為學生推薦專業書籍;還可以搜集網絡上的書評和簡介,為讀者選擇閱讀內容提供參考。其次,圖書館雖然是讀者獲取圖書的主要途徑,但其推薦圖書所占比例遠小于同學朋友、導師推薦,甚至排在書評和網絡排行榜之后。在這個追求個性的時代,圖書館應該提供更加細化和一對一的服務,拉近讀者和圖書館的距離,使圖書館不僅為讀者提供物理場所,還為讀者提供心靈歸宿。另外,讀者的閱讀需求是持續存在的,圖書館要使閱讀推廣工作常態化,如建立獨立的新書樣本閱覽廳[9],滿足讀者新書閱覽需求,縮短等待時間,提高讀者閱讀積極性。對于純自習的讀者和有真正閱讀需求的讀者在分享圖書館場所方面進行區分,減少矛盾。
33圖書館環境方面
首先,信息膨脹時代的閱讀正在改變傳統的閱讀氛圍,現在的閱讀更像是快餐文化,蠶食著閱讀的本質。借鑒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世界讀書日的閱讀推廣活動,倡導師生品味經典,沐浴書香,培養良好閱讀心境。因為圖書館除了需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以外,還要積極發揮導讀作用。閱讀經典能幫助高校學生洞察人生、凈化靈魂[10]。其次,在這個追求個性的時代,圖書館應該提供更加細化和一對一的服務,拉近讀者和圖書館的距離,使圖書館不僅為讀者提供物理場所,還為讀者提供心靈歸宿。
參考文獻
[1]岳修志.當代大學生閱讀問卷調查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81-85.
[2]曹潔冰.同濟大學學生閱讀傾向調查研究[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工作研究,2008,(2):36-39.
[3]薛菲,張曼玲.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網絡閱讀的實證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1):99-103.
[4]李品慶.我國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傾向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1,(3):56-59.
[5]郭琪.當代大學生閱讀能力的調查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5):93-96.
[6]吳晶娥.網絡環境下大學生閱讀現象分析和思考[J].情報探索,2006,(4):22-24.
[7]熊小明.新時期人們的閱讀特點和圖書館應采取的對策[J].圖書情報知識,2006,(6):71-73.
[8]孫金娟,江南.基于讀者調研的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1,(16):57-62.
[9]郭海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機制構建[J].圖書館建設,2012,(5):51-54.
[10]李鐵梅.大閱讀環境下高校學生閱讀行為調查及圖書館對策[J].圖書館學研究,2011,(8):69-73.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