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高校數字圖書館的組織績效評價及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編號:2011SJB870003)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金潔琴(1981-),女,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數字圖書館管理與評估。·業務研究·
〔摘要〕重點學科服務是研究型大學圖書館的重要職責,本文從服務于重點學科的文獻保障角度探討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評估內容,包括了專業學科資源采訪、機構知識庫建設、相關特色數據庫建設、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OA資源整合、學科導航系統、研究資料管理、聯盟資源共建共享。利用江蘇高校優勢學科為實證調研優勢學科的數字資源保障建設,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重點學科;學科服務;文獻保障;高校數字圖書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04.024
〔中圖分類號〕G250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4)04-0108-04
Evaluation Study of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Based on Serving for Key DisciplinesJin Jieqin
(Library,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Key subject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research university libraries.This paper discussed evaluation contents of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from document ensuring for key disciplines.The contents included the subject resources,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characteristic database construction,network born digital resources integration,OA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subject navigation system,data management,resource sharing.It investigated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for the Jiangsu university advantage disciplines,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key disciplines;subject service;document ensuring;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1數字圖書館評估研究現狀
1993年美國實施“數字圖書館創始”工程(Digital Library Initiative,DLI),標志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開始,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和實踐逐漸成為關注的熱點。目前各高校圖書館也在積極建設數字圖書館,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更好的資源保障。
關于數字圖書館評價的研究,國內外都有眾多學者在關注。國外關于高校“數字圖書館”,從多個角度展開了評估,如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對LibQUAL+TM進行改造,形成DigiQUAL+TM,對數字圖書館服務質量進行評價;ARL還推出了MINES for LibrariesTM,是一項基于用戶對電子資源使用情況的在線調查工具;還有其他學者從數字圖書館的可用性角度進行評估,有從數字圖書館的社會功能角度進行評估,也有針對特色數字圖書館建設項目開展了成本效益分析。國內研究中,對于數字圖書館的評估,有從不同角度構建評估指標體系,如王啟云(2010)[1]提出一套適用于復合型圖書館進行數字圖書館建設和服務評估的綜合指標體系;另有學者從電子資源的角度,開展評估,如肖瓏,張宇紅(2002)[2]、徐革(2008)[3]等都對圖書館電子資源展開績效評價,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已有研究主要是從數字圖書館的成本效益、自身綜合指標體系、數字資源使用效益等角度進行評估,而較少見有從對學科保障的角度評估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效果。
2數字圖書館與學科服務
高校數字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一種新形態,也是目前高校圖書館建設的重點和核心。目前,高校數字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既是包含的關系,又是平行共存的關系,它們共同構成了目前圖書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存在的形式——復合圖書館。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數字圖書館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了重要的文獻保障。高校數字圖書館在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的同時,又促進了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
已有很多學者探討了高校數字圖書館與學科服務的關系,探討了數字圖書館如何為學科教學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務,主要從學科資源建設、學科館員隊伍建設、技術支撐等角度進行論述。而關于學科資源建設的論述方面不夠詳盡、完善,論文將從為重點學科教學科研服務為目標,提高重點學科文獻保障率的角度,探討研究型大學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評估。
3服務于重點學科的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評估內容由于經費的局限、學校學科規劃發展的制衡,重點學科的文獻需求,不能僅依靠于購買的數字資源,還需要結合網絡資源、以及館藏紙本特色資源等,構建完備的重點學科文獻保障平臺,這也是目前高校數字圖書館重要建設內容之一,也是推動各高校數字圖書館特色發展的基礎。
31數字資源采訪
數字資源采訪是目前高校數字圖書館保障重點學科教學科研發展的重要途徑。在高校的數字資源采訪中,需要考慮利用有限的經費選擇購買與本校重點學科密切相關、科學研究必需的資源,滿足重點學科最基本的需求。如何獲知哪些是必需的資源,圖書館需要與學科的讀者保持密切聯系,并通過二次文獻數據庫(如Web of Science引文索引數據庫、CSSCI等)分析學科建設所關聯的文獻資源,在依據數字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爭取重點學科的經費支持,以采訪到更多優質的學科需求資源。
關于數字資源采訪,主要評估內容:高校各重點學科必需的電子期刊資源的購買率,圖書館購買的適用于各重點學科的數字資源比例,圖書館用于購買各重點學科電子資源的經費比例,數字資源的質量、使用統計、讀者的滿意度等。
32機構知識庫構建
機構知識庫(Institutional Repository,IR)不僅僅是開放獲取的一種運行模式,易于學術交流,也是各機構長期保存科技成果的一種有效方式,提升各高校科研管理與知識服務水平。為學科建設的機構知識庫,是保障學科成果的知識積累,實現各學科知識資產的有效存儲、管理、傳播和共享,并可有助于分析學術單位的研究趨勢、方向,有助于完善學術單位的科研產出管理。
endprint
截至2013年10月,ROAR[4]已注冊的IR有2 929個,中國大陸注冊的機構知識庫約88個,其中約90%是中國科學院注冊的機構知識庫,高校已注冊的很少。國內,眾多高校開始構建自己的機構知識庫,筆者查看了部分高校圖書館的CALIS機構知識庫,存在字段設置錯亂、數據量少等問題。
關于機構知識庫,主要評估內容:是否有合理的管理機制(包括文獻的呈繳管理機制、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機制、資源的有效傳播與利用機制、資源的持續更新與管理機制等);機構知識庫對于學校重點學科文獻的收集和保存能力;元數據建設質量和數量;機構知識庫的宣傳;機構知識庫的技術支持與維護能力等。
33特色數據庫建設
高校的學科建設、圖書館的館藏經過多年的融合發展,結合所處區域的不同,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學科、重點學科及特色館藏。特色數據庫也是傳統特色館藏的數字化體現,是高校圖書館為學科服務的重要資源集中地,也有助于樹立圖書館的服務品牌地位;特色數據庫收藏的文獻類型豐富,能滿足讀者不同的信息需求。
關于特色數據庫,主要評估內容:特色數據庫是否與重點學科相對應;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是否充分調研重點學科需求;特色數據庫后期的維護與更新;特色數據庫元數據建設質量和數量;特色數據庫的宣傳與推廣;特色數據庫平臺功能及界面友好性等。
34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建設
在互聯網時代,尤其在Web20、Web30時代,網絡用戶可以自由地交流、傳播信息,網絡原生數字資源迅猛增加,已成為網絡環境中重要的信息資源。關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界定,陳紅星等(2010)[5]指出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兩個本質特性即網絡原創性和數字形式惟一性。21世紀以來,國內外學者開始探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建設問題,從宏觀角度探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系統建設的并不多,大多數論文集中于探討局部的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建設,如對博客資源的整合、對維基百科資源的探索建設等,也有較少論文從某一個學科的角度建設網絡原生數字資源。
關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建設,主要評估內容:服務于重點學科的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采集機制;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的質量管理與評價;網絡原生數字資源與重點學科需求的契合度;平臺功能及界面友好性;后期維護與更新、宣傳與使用推廣等。
35OA資源的整合建設
經過多年的發展,開放獲取(Open Access,簡稱OA)已成為一種學術出版的趨勢,其學術價值逐漸得到了科研學者的認可,OA資源也成為各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OA資源可以加速知識快速的傳播,提高作者的能見度,可以使較高質量的論文更高地被引用。OA期刊和機構知識庫的開放獲取都是OA資源的一部分。根據2010年8月23日在布拉格COASP會議發表的SOAP2009/2011年OA出版研究中期報告指出:2 838種OA期刊總出版量高達116 883篇,占全年總出版量約10%,甚至有學者預測到2015年比率將達21%,而到2021年,比例將高達50%。
關于OA資源整合,主要評估內容:OA資源與館藏資源建設規劃與平衡;OA資源與商業資源的重復性管理與評估;OA資源與重點學科需求的契合度;OA資源的整合與揭示方式;平臺的功能與界面等;圖書館對OA資源整合的政策支持、版權問題、宣傳與利用等。
36學科導航系統
學科導航庫是以學科為單位,將互聯網上與學科相關的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收集、篩選、分類組織和有序化整理,并對其進行簡要的內容描述和揭示,為用戶提供網絡學科信息資源導引和檢索線索的導航[6]。學科導航庫可以幫助科研工作者快速找到學科相關的網絡信息、節省科研工作者在浩瀚網絡搜索信息的時間。
關于學科導航系統,主要評估內容:導航內容與重點學科需求的相關性;學科導航被重點學科讀者的關注度;系統的維護與更新情況;系統平臺功能與界面友好性;學科導航的宣傳推廣;學科導航構建方式、內容揭示方式等。
37研究資料管理(Data Curation)
Data Curation是近些年國外圖書館界開始的一項數據保存活動,關于它的中文翻譯有多種,如數據策管、數據監護,以及研究資料管理等。這里的數據或研究資料,是指科研數據,是在科研生命周期中所形成的所有數據。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定義,是指一切能以數字化形式存儲并能以電子形式獲取的信息,包括文本、數字、圖像、視頻或影像、音頻、軟件、算法、方程式、模型、模擬等[7]。這是在eScience、eResearch環境下數字圖書館需要突破的重要建設內容。
在國外,已有很多圖書館開展了相關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產品,如康奈爾大學圖書館的VIVO、ArXiv、DataStaR、eCommons@cornell等,這些服務產品貫穿于科研活動的各個階段,有效地收集、保存了科研活動過程中的研究數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從2011年開始要求所有提交項目的申請人都必須提供研究資料管理計劃,從國家宏觀政策的角度指導規范了研究資料管理。未來圖書館是文獻記錄、數據的倉庫。
關于研究資料管理,主要評估內容:重點學科科研人員對于研究資料管理的認知度、許可度和參與度;研究資料管理的發展規劃、管理機制;數據的組織與揭示方式;數據維護與更新;學校上層對研究資料管理項目的政策支持;以及平臺功能等。
38聯盟資源共建共享
圖書館聯盟是當今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圖書館的聯合和合作將成為一種常態,圖書館聯合體已成為一種生存方式[8]。圖書館聯盟在可以提供館際互借、文獻傳遞、聯合目錄共建共享、參考咨詢協作等服務外,對于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可以增強電子資源的購買力,節省人力物力,可以擴展資源范圍、提供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有效調節館藏資源趨同化的現象等,是科研人員獲取更多相關資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關于聯盟資源共建共享,主要評估內容:是否加入到各種聯盟,所加入的聯盟的性質;加入聯盟對于重點學科資源保障的效益;聯盟中開展的服務,對于重點學科建設的效用;圖書館是否有與其他單個館形成深度合作,為重點學科提供深度服務等。
4實證調研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是江蘇省政府為建設一批高水平優勢學科,全面提升江蘇高等教育水平和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一個發展實施方案,經過申報、篩選,第一期優勢學科共有29個學校92個學科立項。這些優勢學科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是各高校的重點發展學科,筆者以這些學科為例,通過網絡調研相關院校的圖書館網站(調研時間為2013年8月23日-8月25日),查看各圖書館為這些優勢學科所建立的數字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表1列舉了南京工業大學3個優勢學科的數字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建設調研情況,從31~38 8個方面進行調研。其中表示購買了優勢學科直接相關的專業資源(如學協會專業資源),或者建設了直接與優勢學科相關的特色數據庫、構建了優勢學科的專業導航系統等;表示購買或構建了綜合類的相關資源或特色庫、導航等,其中涵蓋了優勢學科所屬學科的資源。表1南京工業大學優勢學科的數字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調研情況
學科名稱專業學科
資源采購機構知識
庫建設建設特色
數據庫網絡原生
資源整合OA
資源整合學科導航
系統研究資料
管理聯盟資源
endprint
共建共享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工業生物技術與醫藥制造
根據對29所院校的調研數據,可以發現:
(1)江蘇各高校圖書館為優勢學科購置了較為豐富的數字資源,且大多除了購買綜合類數字資源,如CNKI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Elsevier電子期刊數據庫等,還購買了一些專業學協會的數字資源,為優勢學科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機構知識庫的建設:29所圖書館僅有5所提供了學人文庫等機構倉儲的檢索入口,而其他學校對于本機構學者的著作還未進行有效組織或提供網絡平臺化管理。
(3)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僅有24%左右的優勢學科,圖書館建設了重點學科相關的特色數據庫,如中國礦業大學的礦業工程數據庫。在調研中也發現,部分通過CALIS或JALIS申請建設的特色數據庫,或因沒有延續更新數據,已經成為失效數據庫;且很多特色數據庫點擊率較低,用戶關注度偏低。
(4)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29所高校圖書館中有13所提供了免費資源的鏈接整合,但還未發現有圖書館將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到本館數字館藏提供服務。
(5)OA資源整合:相較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來說,提供了開放獲取資源鏈接整合服務的高校圖書館更多一些,有20多所,它們整合了網絡上一些可以OA獲取的相關學術資源,但也僅僅是提供網站鏈接,目前已有圖書館將OA資源通過各種發現系統整合到學科資源體系和學科服務體系中。
(6)學科導航系統:在92個學科中僅18%的優勢學科,高校圖書館通過項目立項或自行構建了相關的學科導航;其他擁有學科導航系統的優勢學科(占優勢學科總數14%)是通過鏈接CALIS重點學科導航系統或是通過購買方略學科導航系統搭建。
(7)還未有發現圖書館開展科學數據管理、研究資料管理服務;在共建共享方面,各高校圖書館都提供了聯合目錄、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且參與了不同大小的圖書館聯盟,參與數字資源引進聯盟,為讀者提供了有力的文獻保障。
5結語
為學科服務尤其為重點學科服務,是研究型大學數字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之一,圖書館需要發展相應的學科服務隊伍,為學科的資源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建議。在構建重點學科的數字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中,這些建設內容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如學科導航的構建包含了OA資源、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等的整合,學科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同樣也包含了OA資源、采訪資源等其他相關內容。
為支撐學校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圖書館需要從學科出發,從用戶需求出發,為學科構建真正實用的、且可持續發展的學科服務數字圖書館,將相關學科資源進行整理、分析、組織,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學科服務平臺。同時結合上述各種類型資源的特色,可以構建多種學科服務平臺,如學者科研管理平臺、個性化文獻信息服務推薦平臺等,豐富圖書館的學科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啟云.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評估方法與實例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2):122-126.
[2]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3):35-42.
[3]徐革著.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績效評價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5).
[4]the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L].http:∥roar.eprints.org/,2012-10-02.
[5]陳紅星,張淑芳,鄭琳.我國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研究現狀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13):37-40,74.
[6]陳源.學科導航庫的建設與發展[J].圖書館論壇,2008,28(3):97-100.
[7]National Science Board.Long-Lived Digital Data Collections:Enabl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OL].http:∥www.nsf.gov/pubs/2005/nsb0540/nsb0540.pdf,2012-08-22.
[8]初景利,吳冬曼.圖書館發展趨勢調研報告(二):總體發展趨勢[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2):21-31.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
endprint
共建共享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工業生物技術與醫藥制造
根據對29所院校的調研數據,可以發現:
(1)江蘇各高校圖書館為優勢學科購置了較為豐富的數字資源,且大多除了購買綜合類數字資源,如CNKI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Elsevier電子期刊數據庫等,還購買了一些專業學協會的數字資源,為優勢學科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機構知識庫的建設:29所圖書館僅有5所提供了學人文庫等機構倉儲的檢索入口,而其他學校對于本機構學者的著作還未進行有效組織或提供網絡平臺化管理。
(3)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僅有24%左右的優勢學科,圖書館建設了重點學科相關的特色數據庫,如中國礦業大學的礦業工程數據庫。在調研中也發現,部分通過CALIS或JALIS申請建設的特色數據庫,或因沒有延續更新數據,已經成為失效數據庫;且很多特色數據庫點擊率較低,用戶關注度偏低。
(4)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29所高校圖書館中有13所提供了免費資源的鏈接整合,但還未發現有圖書館將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到本館數字館藏提供服務。
(5)OA資源整合:相較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來說,提供了開放獲取資源鏈接整合服務的高校圖書館更多一些,有20多所,它們整合了網絡上一些可以OA獲取的相關學術資源,但也僅僅是提供網站鏈接,目前已有圖書館將OA資源通過各種發現系統整合到學科資源體系和學科服務體系中。
(6)學科導航系統:在92個學科中僅18%的優勢學科,高校圖書館通過項目立項或自行構建了相關的學科導航;其他擁有學科導航系統的優勢學科(占優勢學科總數14%)是通過鏈接CALIS重點學科導航系統或是通過購買方略學科導航系統搭建。
(7)還未有發現圖書館開展科學數據管理、研究資料管理服務;在共建共享方面,各高校圖書館都提供了聯合目錄、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且參與了不同大小的圖書館聯盟,參與數字資源引進聯盟,為讀者提供了有力的文獻保障。
5結語
為學科服務尤其為重點學科服務,是研究型大學數字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之一,圖書館需要發展相應的學科服務隊伍,為學科的資源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建議。在構建重點學科的數字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中,這些建設內容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如學科導航的構建包含了OA資源、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等的整合,學科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同樣也包含了OA資源、采訪資源等其他相關內容。
為支撐學校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圖書館需要從學科出發,從用戶需求出發,為學科構建真正實用的、且可持續發展的學科服務數字圖書館,將相關學科資源進行整理、分析、組織,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學科服務平臺。同時結合上述各種類型資源的特色,可以構建多種學科服務平臺,如學者科研管理平臺、個性化文獻信息服務推薦平臺等,豐富圖書館的學科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啟云.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評估方法與實例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2):122-126.
[2]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3):35-42.
[3]徐革著.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績效評價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5).
[4]the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L].http:∥roar.eprints.org/,2012-10-02.
[5]陳紅星,張淑芳,鄭琳.我國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研究現狀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13):37-40,74.
[6]陳源.學科導航庫的建設與發展[J].圖書館論壇,2008,28(3):97-100.
[7]National Science Board.Long-Lived Digital Data Collections:Enabl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OL].http:∥www.nsf.gov/pubs/2005/nsb0540/nsb0540.pdf,2012-08-22.
[8]初景利,吳冬曼.圖書館發展趨勢調研報告(二):總體發展趨勢[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2):21-31.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
endprint
共建共享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工業生物技術與醫藥制造
根據對29所院校的調研數據,可以發現:
(1)江蘇各高校圖書館為優勢學科購置了較為豐富的數字資源,且大多除了購買綜合類數字資源,如CNKI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Elsevier電子期刊數據庫等,還購買了一些專業學協會的數字資源,為優勢學科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機構知識庫的建設:29所圖書館僅有5所提供了學人文庫等機構倉儲的檢索入口,而其他學校對于本機構學者的著作還未進行有效組織或提供網絡平臺化管理。
(3)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僅有24%左右的優勢學科,圖書館建設了重點學科相關的特色數據庫,如中國礦業大學的礦業工程數據庫。在調研中也發現,部分通過CALIS或JALIS申請建設的特色數據庫,或因沒有延續更新數據,已經成為失效數據庫;且很多特色數據庫點擊率較低,用戶關注度偏低。
(4)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29所高校圖書館中有13所提供了免費資源的鏈接整合,但還未發現有圖書館將網絡原生數字資源整合到本館數字館藏提供服務。
(5)OA資源整合:相較于網絡原生數字資源來說,提供了開放獲取資源鏈接整合服務的高校圖書館更多一些,有20多所,它們整合了網絡上一些可以OA獲取的相關學術資源,但也僅僅是提供網站鏈接,目前已有圖書館將OA資源通過各種發現系統整合到學科資源體系和學科服務體系中。
(6)學科導航系統:在92個學科中僅18%的優勢學科,高校圖書館通過項目立項或自行構建了相關的學科導航;其他擁有學科導航系統的優勢學科(占優勢學科總數14%)是通過鏈接CALIS重點學科導航系統或是通過購買方略學科導航系統搭建。
(7)還未有發現圖書館開展科學數據管理、研究資料管理服務;在共建共享方面,各高校圖書館都提供了聯合目錄、文獻傳遞、館際互借等服務,且參與了不同大小的圖書館聯盟,參與數字資源引進聯盟,為讀者提供了有力的文獻保障。
5結語
為學科服務尤其為重點學科服務,是研究型大學數字圖書館的重要職責之一,圖書館需要發展相應的學科服務隊伍,為學科的資源建設提供重要的參考建議。在構建重點學科的數字圖書館文獻保障體系中,這些建設內容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如學科導航的構建包含了OA資源、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等的整合,學科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同樣也包含了OA資源、采訪資源等其他相關內容。
為支撐學校重點學科建設,高校圖書館需要從學科出發,從用戶需求出發,為學科構建真正實用的、且可持續發展的學科服務數字圖書館,將相關學科資源進行整理、分析、組織,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學科服務平臺。同時結合上述各種類型資源的特色,可以構建多種學科服務平臺,如學者科研管理平臺、個性化文獻信息服務推薦平臺等,豐富圖書館的學科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啟云.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評估方法與實例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2):122-126.
[2]肖瓏,張宇紅.電子資源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3):35-42.
[3]徐革著.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績效評價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5).
[4]the Regist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L].http:∥roar.eprints.org/,2012-10-02.
[5]陳紅星,張淑芳,鄭琳.我國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研究現狀述評[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13):37-40,74.
[6]陳源.學科導航庫的建設與發展[J].圖書館論壇,2008,28(3):97-100.
[7]National Science Board.Long-Lived Digital Data Collections:Enabl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OL].http:∥www.nsf.gov/pubs/2005/nsb0540/nsb0540.pdf,2012-08-22.
[8]初景利,吳冬曼.圖書館發展趨勢調研報告(二):總體發展趨勢[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0,(2):21-31.
(本文責任編輯:馬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