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高發興(1972—),男,云南開遠人,土族,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11602
1引言
開遠市位于東經103°4 ′~103°43′,北緯23°30′~ 23°59′之間,全市國土面積1950000hm2,林業用地面積 98991.9hm2,占國土總面積50.8 %,森林覆蓋率為324%,林木綠化率為38.5%。近年來,隨著一系列重點生態項目工程在開遠市相繼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加大,開遠市林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仍然存在林政資源管理困難、規劃布局不盡合理、產業投資渠道單一等問題。為此,科學分析開遠市現有的森林資源特點,為開遠的林業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于加快開遠的林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森林資源特點及存在問題
(1)集體林地面積最大,經營管理較差。在開遠市現有的989919hm2林業用地中,集體林有910317hm2,占920%,因村級政權組織薄弱,農民法制觀念淡薄,出現了村民和外來遷徙戶競相在集體林地上毀林開荒的現象。根據2005年二類調查統計,2005年開遠市林業用地面積比1984年減少了112624hm2,年均減少5633hm2,林地管理正面臨著較大壓力。
(2)現有的林業用地中,有林地少,灌木林面積較大。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占364%,灌木林地占392%,人均林業用地面積037hm2,人均有林地蓄積量6m2,遠遠低于世界森林面積06hm2,人均有林地蓄積量672m2的水平。
(3)商品林基地規模小,產業發展投資渠道單一。近些年來,開遠市依托項目,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其中:發展桉樹速生豐產林6806hm2,核桃48289hm2,蜜桃14195hm2,楊梅1685hm2。但商品林基地規模較小,經營粗放,產業化水平較低。由于林業生產周期長、見效慢,加之林權抵押手續繁瑣,造林融資困難,農民自身經濟收入不高,林農對林業產業的發展意識不高,信心不足。因此,開遠市的林業一直以來靠政府投資造林,自身造血功能較差,沒能形成全社會大辦林業的有利局面。
(4)喬木林中,純林多,混交林少,樹種單一,林分質量差。喬木林中,純林277855hm2,占喬木林面積的781%,混交林面積55942hm2,占喬木林面積的219%。從樹種上來看,云南松所占比重最大,面積183677hm2,占喬木林面積的550%,其次是天然櫟類,面積99065hm2,占喬木林面積的297%,林分質量較差。這種純林多、混交林少,群落結構簡單,樹種結構單一的林種組成結構,影響了森林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態功能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3對策與建議
3.1切實加強保護林地資源,堅決制止毀林開荒
要徹底制止毀林開荒的違法行為。首先,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運行機制創新,明晰森林、林木產權和林地使用權,讓每個林木、林地的所有者真實地感覺利益的存在,從而調動廣大群眾護林積極性,使少數毀林開荒違法者懾于廣大群眾的力量,不敢以身試法,避免毀林開荒和亂砍濫伐;第二,必須堅持依法治林,加大執法力度,及時查處毀林開荒案件,嚴懲毀林開荒者;第三,依托項目,積極引導山區集體發展林業產業經濟,逐步實行退耕還林,解決農、林爭地矛盾;第四,加大林業政策的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山區農民的法制意識。
3.2科學規劃,做好造林項目工程規劃工作
首先,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總體規劃與布局要具有全局性、長遠性,經過多年的發展,開遠市的面山綠化已基本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項目今后應優先安排在貧困山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應優先安排在生態區位較為重要的南盤江流域實施,低產林分改造應優先安排在劣質林分中實施;第二,林業生態建設工程的規劃設計,要正確處理林業兩大體系建設的關系,既要講經濟效益,又要講生態效益,在項目經費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喬木樹種和闊葉林造林面積,減少灌木樹種的造林面積,適當增加造林樹種,避免造林樹種單一,以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和森林生態效益的發揮;第三,在實施各項目工程時,應加強對各造林項目工程進行有機結合,在造林綠化中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實現造林一個山頭,鞏固一個山頭成果。2014年5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5期李遠煌,等:林地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資源與產業
林地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
李遠煌1,宋權東2
(1.廣東省西江林業局,廣東 肇慶 526020;2.宋權東 廣東省西江林業局西江林場,廣東 云浮 527121)
摘要:指出了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并對林地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是非常重要的,是決定一個地區能否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問題,對實現該地區可持續發展,提高林地資源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分析了當前林地資源的保護利用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關于林地開發利用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林地資源;開發利用;保護
中圖分類號:S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5011702
1引言
當前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及維護社會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關系人類前途和命運的焦點。而林地資源作為陸地生態系統,其對我國林業能夠實現長期綠化目標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規劃林地資源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2西江林地資源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2.1西江林地資源現狀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發出了全面推進新一輪綠化廣東的總動員令。野生動植物保護以及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工程,森林資源逐漸步入了修養生息并逐漸恢復發展的階段。全省以中央林業精神為指導目標,以積極發展、嚴格保護、持續利用為發展方針,提高森林質量,不斷優化林業結構,培育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西江林業局認真貫徹省委對建設現代林業的基本要求,認真執行國有林場的方針政策,實行分類管理、分類經營和分布實施的方針,認真做好生態林和商品林的基地建設。
西江林業局主要負責的是西江沿岸林業基地的建設,保護西江流域管轄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和森林生態系統。西江林業局主要管轄金雞坑、西江、富石、象牙山、仙菊、林科所、良洞庭等12個國有林場,經營面積共計68萬畝。商品林基地主要經營樹種有松樹、杉樹和桉樹,生態公益林的主要樹種有相思、松樹、黎蒴、紅錐、木荷等。經濟林中主要以種植果樹為主,主要有青梅、柑橘、荔枝和龍眼等。林區擁有豐富的森林游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近年來,按照建設現代林業的要求,西江林業局確定了以構建富裕、和諧、安康新林區為建設目標,并努力提高林地的管理水平和國有林場的建設水平,實現經濟和資源的雙增長。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