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立+劉琨+孫鵬琨+韓繼強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11年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項目名稱:意象思維對藝術設計的重要性研究,項目負責人:劉玉立(黑龍江工程學院),項目編號:12512276摘 要:當前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獲得發展的同時,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分析問題產生原因的基礎上,從找準藝術設計意象思維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定位、加強藝術設計類學生意象能力的培養,從中國傳統文化中領略意境,增強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藝術底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教育手段和教育資源,加強藝術設計的意象思維研究與國際交流等五個方面提出加大藝術設計教育意象思維能力培養力度
關鍵詞:意象;思維;藝術設計
在藝術設計中恰當地運用意象思維表達,將提高作品的品位格調,意象思維是一種精神創造,它蘊含著時代的人文精神和抒情價值的個性張揚。意象思維提高藝術設計類學生意在筆先、形神兼備的創作理念。
1 當前意象思維藝術設計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加強和改進意象思維能力培養訓練,提升藝術設計學生意象思維能力。我省高等院校在藝術設計教育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績,特別是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培養了不少的優秀藝術設計人才,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需要。但與國內外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我省藝術設計教育還存在明顯問題:(1)對于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培養,一般原則多,有針對性的具體關注少。一方面,各高校都十分重視藝術設計類學生意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加意象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培養訓練。但在培養計劃中,傳統課程教學內容多,有針對性的教學訓練很少。在課程設置中略有提及,基本沒有做到重點關注及訓練。缺少這方面的專門課程內容訓練,在教學實踐環節中也沒有專門安排這部分內容。(2)藝術設計類學生的意象思維能力還明顯不夠。學生意象思維表現能力明顯不足,通過調閱學生的設計作品,我們發現,學生設計作品中,具象表現明顯,運用意象進行抽象表現明顯不夠。我們對一些學生進行訪談,有些學生提起“意象”感覺很陌生,平時缺少這方面的有意識培養和專門練習。(3)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藝術個性張揚不夠,藝術表現力亟待提高。學生的設計作品普遍缺少較強烈的意象思維的表現能力。這既源于我們關注的課題——意象思維能力培養的欠缺,同時也表明,我省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對學生的培養方面,還基本停留在對基礎技能的關注上,更深層次的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創造力,都還不足。
2 意象思維能力培養對于藝術設計價值及作用
意象思維能力對于藝術設計類學生是極其重要的,它能夠真實地體現學生的藝術觀和審美觀。當代大學生的思維特點趨同性明顯,個性表現明顯不夠。加強意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的最佳途徑。(1)意象思維對于藝術設計不可或缺。“意象”,簡單地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添加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作品,藝術意象是藝術家頭腦中靈動一瞬間的想法。意象思維是藝術的源泉,是通過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可見,能夠將作者意象準確、形象地表達出來是一件藝術設計作品的重中之重。(2)意象思維的培養是提高藝術設計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創新能力的形成必須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積累為基礎,但僅僅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還不夠,要強調意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意象思維能力是對客觀物象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涵蓋色調對比、和諧、平衡等基本要素。充分挖掘其的感染力,用嶄新的觀念、獨特的表現力去解讀出的意境,用意象思維去鋪設色彩繽紛的世界,才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彩設計作品。意象思維極大激發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挖掘和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3 探索藝術設計意象思維能力培養訓練的方法
藝術設計類學生要有獨特的意象思維能力及意象藝術表現能力,通過意象思維的運用,增強設計作品的意象表現,既是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繼承,也是一種開拓和創新。意象思維由于其開放性、創造性、強調個性的特點,能夠極大激發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挖掘和培養意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1)找準意象思維在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定位。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和人才觀念,才可能實現提高藝術設計類學生綜合素質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藝術設計教育僅僅強調手法、技能是不夠的。藝術設計作為一種情感教育,滲透在心理領域的各個方面。要從學生的意象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入手,提高學生設計的綜合素質。(2)加強藝術設計類學生意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從目前設計類教學計劃來看,突出的是基本設計方法的培養,缺少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意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在原有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開設《意象素描》《意象色彩》等課程。例如,通過《意象色彩》課程的開設,突出通過色彩的運用,強調藝術設計類學生的主觀意識,表達內心感受,通過塑造富有意蘊的色彩,把描繪意象色彩上升為追求個性創造的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上來。(3)從中國傳統文化中領略意境,增強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藝術底蘊。在藝術設計教學中,不僅僅是關注現實設計作品,更應該帶領學生對古代的詩詞繪畫藝術進行深入地研析,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經典的魅力,增強設計作品的厚重與底蘊,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拓寬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意象思維能力。(4)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教育手段和教育資源。強化現代媒介在藝術設計教育中功能,使藝術設計教育的模式呈現新的構架和形態。一要搭置藝術設計教育的網絡平臺,建立國家藝術設計教育資源庫。應以藝術設計教育網絡站建設為契機,調動電教網絡,使藝術設計教育在新的媒介形態中得到完整的實施。二要打通藝術設計教育的社會空間。目前,較高水平的專業藝術教師還明顯不足。因此,應邀請資深藝術家、設計師、專欄作家、制作人、主持人、文化評論員等介入高級的藝術設計教育的設計和教學活動,在更廣闊的空間發展藝術設計教育的效能。三要重塑藝術設計教育教師的角色意識。能夠在網絡空間評論解答,引導各領域的熱點問題。同時,開發教師電子備課平臺,幫助教師快速制作有特色的藝術設計教育電子課件。四要加強藝術設計教育的實踐環節。實踐教學是藝術設計教育的一個重要環,但傳統的傳播環境下,藝術設計教育的時間教學難度大。新的媒介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可以通過目前的問題是要根據藝術設計教育的目的設定課程體系,系統的整合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使之更合理。(5)加強藝術設計的意象思維研究與國際交流。在意象思維的運用方面,國外的藝術界和教育界都非常關注。因此,應該在此領域加強國家合作與交流,汲取國外藝術創作和藝術設計教學的先進理念,借鑒中西方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創作底蘊。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重視和加強學生的意象思維能力訓練,由此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培養學生的意象思維能力,是使得藝術設計作品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前提。這些結論,將對我省高校提高藝術設計意象思維能力訓練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會對提高我省高校藝術設計類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林家陽.設計創新與教育[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2.
[2] 赫伯?里德(英).通過藝術教育[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3.
[3] 中國高校的藝術教育與人才的培養[J].藝術教育,2011(1).
[4] 劉玉立.工科院校藝術教育創新探析[J].中國美術,201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