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玉華
摘 要:毋庸置疑,紅木雕刻作為中國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是有其研究的必要的。本文將會針對紅木雕刻中常用的技巧和藝術做出較深入的討論,分析其木雕藝術的傳統風格和發展規律。筆者會在分析其常用技法之后找出現有木雕藝術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靠意見。紅木雕刻不應該被忽視,特別是具有民族傳統文化根基的常用雕刻技法。
關鍵詞:紅木雕刻;常用技法;木雕工藝
0 引言
我國常用的紅木雕藝術應該被很好地繼承發展和設計應用。然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木雕藝術已經被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減弱了發展趨勢,這些現象應當提起我們的注意。在人們的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中都應當適當增加紅木雕刻的藝術產品,不能被現代電子化器物所充斥。而傳統的雕刻藝術加工行業也應當進行自我反思,在這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社會中尋求一個翻身發展的方法。
1 相關概念的基本定義
在淺談紅木雕刻中常用技法分析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其中基本術語的簡單定義。(1)紅木雕刻。紅木雕刻,為歷史文化古城蘇州的傳統藝術。長期以來,名匠輩出,工藝精良,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所謂“蘇州派”(即“香山幫”)作工,與浙江的黃楊木雕并駕齊驅,盛名于世。(2)木雕工藝。木雕工藝是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柔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椴木、樺木、楠木、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木料上進行的雕刻,通常也指用木料雕刻成的雕刻工藝品。
2 現有紅木雕刻技法藝術中所存在的問題
紅木雕藝術及其應用在現代社會發展中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本論文在界定木雕及其相關概念和內容的時候發現在現有的紅木雕刻技法中存在一些基礎上的問題,這不利于木雕藝術在現代社會工藝中的發展。為了能夠輔助其在建筑和室內裝飾中的應用有較好的提升和完善,有必要針對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進行較深入的研究,并系統的整理一下現有紅木雕刻技法中所存在的問題。(1)浮雕的起位難控制。浮雕又稱“平面雕刻”,是一種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現,這類雕刻技法是較常應用在紅木雕刻中的,然而這類浮雕藝術過于依靠抽象的壓縮空間,導致深浮雕的起位較高。而淺浮雕的起位較低。這樣恰恰相反的起位問題影響了浮雕技法的發揚、傳播。由于紅木自身的材料限制,應用這種浮雕研究是有一定的優勢,可是在長期的紅木雕刻藝術中卻不利于它們的進一步發展。在現有的紅木雕刻中,浮雕算是常用技法中最普通的一個,而且其形體壓縮較大,難控制。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平面感強的浮雕雕刻技法,就要根據實際繪畫情況,爭取打造出線條較流暢的靜雅的藝術效果,這樣才方便雕刻,還能夠最大程度的展現出紅木的特點。(2)鏤雕的材質要求復雜。鑲嵌雕是具有華貴的裝飾效果的,也是自古以來富貴的象征,在現代工藝中也經常使用。紅木雕刻的常用技法中要數鏤雕的材質要求最為復雜,這也是鏤雕不易成功的因素之一。在鏤雕中,將不同的質材,如玉石、象牙、珊瑚等,先制成花卉、人物、樓臺、樹石等圖案,然后依圖案在木面上雕刻凹槽,再將這些圖案鑲嵌其間。這種頗為復雜的鏤雕工藝如果想要在現代工藝中發揮出特色,就要研究更為方便的制作程序,如果不能改善原有的鑲嵌雕復雜的工藝設計,恐怕很難在現代高科技發達的工藝行業中嶄露頭角。
3 紅木雕刻中常用技法的改善措施
在前文中,筆者對紅木雕藝術的傳統工藝進行了研究分析,論述了傳統的紅木雕刻技法的一些不足和優勢。為了紅木雕刻藝術在現代工藝中能夠有很好的發展,有必要針對這些不足和問題進行反思、思考,提出一些關于紅木雕刻中常用技法的改善措施。(1)借鑒或結合現代數控CNC精雕工藝。在材料、工具、技法等方面上分析紅木雕刻,傳統工藝都占了不少優勢,然而如果在現代工藝行業中發展,傳統紅木工藝卻并沒有過多的優勢展現。為了解決紅木雕刻工藝發展緩慢的現狀,有必要借鑒或這結合一下現代數控CNC精雕工藝的優點,傳統和現代的結合是發展的必經之路,只有針對現代木雕藝術行業中的優點進行相輔相成的發展,才能夠避免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加以改善,進一步發展和弘揚傳統的紅木雕刻技法。這也是筆者想要提出的紅木雕現代工藝的未來發展思路和方向。(2)總結傳統雕刻技法的特點、原則。通過對紅木木雕藝術和中國其他木雕藝術的雕刻技法分析,發現傳統雕刻的技法種類頗多,每一項都是精工細活,不能與現代工業加工的速度想必。但是在傳統技法與現代加工的對比分析中,總結了一些傳統技法的雕刻效果和優勢。要知道,傳統建筑木雕藝術的應用特點和原則都是以精致、精美、細膩為主,為了提升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在現代工藝中的發展,可以通過對傳統雕刻技法特點、原則的總結,并做出詳細的針對性思考,將其特色特點烘托出來,加大重要功能作用的宣傳,以此來提升紅木雕刻在現代建筑中的裝飾應用比例。實例分析研究表明,在做工和裝飾效果上,傳統的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是具有較大優勢的,只要能夠結合現代加工技術做出修改和修飾,傳統雕刻技法還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3)歸納出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靈活特點。筆者在分析傳統紅木雕藝術的發展歷史中,發現在傳統和現代的室內裝飾中普遍偏愛紅木雕刻藝術品,這與紅木雕刻藝術中常常體現出來的靈活雕刻技法有很大關系。在現代雕刻的應用情況中,如果能夠結合現代加工技術,歸納出技法靈活性的源頭,將其在室內裝飾中的重要作用進行討論,進一步的弘揚和發展紅木雕刻,能夠給傳統的紅木雕刻藝術帶來很大的轉機。為了營造出符合現代人生活和方式的室內裝飾,紅木的雕刻家具必不可少,然而如果沒有歸納出木雕家具常用的技法靈活特點,就不能在室內裝飾中活靈活現的展現紅木雕的特色。前文中曾經提過紅木雕常用技法的問題,如果此時能夠歸納出靈活特點的技法,使其在雕刻上具有組織分割空間、裝飾美化空間、烘托氣氛的重要功能作用,則能夠將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發揚光大。這也是筆者對傳統和現代木雕家具雕刻技法的期待,希望能夠歸納得出木雕家具形成的最優方式,可以完善傳統紅木雕刻常用技法,將我國的紅木雕藝術弘揚國際。紅木雕常用技法不僅需要保留固有的傳統優勢,也要懂得與時俱進。
4 結論
本文經過對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探討分析和應用研究,了解了紅木雕刻中相關的概念和存在的區域范圍,針對這些內容做出了整理,研究出現有紅木雕刻常用的技法的些許不足之處并加以界定,分析研究出了提升和完善紅木雕藝術發展的方向和方法。在本文中首次全面、系統的探討了傳統木雕藝術的風格特點。希望筆者做出的這些建議具有一定價值的反思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超,嚴諾,孫濤.明清家具在現代居住空間中的矛盾性探討[J].廣西輕工業,2011(05).
[2] 黃淑芹,閆承琳,李光哲.木工機械的數控化探討[J].木材加工機械,2011(02).
[3] 葉聰,吳智慧,張乘風.中式罩落在建筑空間中的功能特性探析[J].山西建筑,2010(31).
[4] 伍炳亮.文蘇、豪廣、奢京 中式古典家具的“三國”演義[J].中國經濟周刊,2010(24).
[5] 王巖明,趙新琳.中國古代建筑裝飾構件研究——建筑裝飾中的隔扇門[J].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