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禮同
摘 要:色彩是造型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色彩作為造型藝術中富有生命意義的創作語言,給人以美的享受,并一直充當著裝飾元素中的先驅者。色彩雖非語言溝通媒介,但色彩有象征意義,能構成語義傳達,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縱觀雕塑領域,雕塑中的色彩連接著其形體與空間狀態,這種色彩美又是最打動人視覺的重要層面。事實證明,在世界雕塑藝術的發展史上,色彩在現代雕塑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形于色的相互相容一直伴隨著雕塑藝術不斷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雕塑色彩;象征意義;溝通媒介
現階段色彩在雕塑創作中并非為多數設計者所重視,提到雕塑,人們總是認為色彩與雕塑是沒有聯系的,這種看法其實是片面且有誤導性的,針對這一在雕塑藝術創作中被有意無意忽視的問題,本人結合國內外雕塑、陶瓷、繪畫等當代藝術的歸納與研究,提出在當代雕塑藝術中應重視色彩運用的觀點,闡明色彩在雕塑藝術設計創作中的重要作用。
1 色彩本身的作用及情感體現
人們生活在繽紛的色彩世界中,通過視覺感官感知這個世界,體驗色彩所表達的意義,又運用獨特的高級思維去再現生活的色彩,從客觀上說,色彩本身并無情感而言,但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積累著豐富的視覺經驗,一旦知覺經驗與外來色彩刺激產生呼應,就會在人的心理引發某種情緒,所以說,我們的生活對色彩的要求是潛意識的,色彩帶給我們的是潛移默化的感知,色彩在人們周圍形成的視覺感知對人的情緒、情感變化起著不可小覷的影響。
2 色彩在雕塑作品中的運用
2.1 中國古代雕塑中色彩的應用與特點
我國的彩雕藝術堪稱世界雕塑藝術史上的驕傲與輝煌。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彩塑是在我國數千年傳統雕塑的基礎上,吸收了外來經典藝術形式,逐步發展起來的獨具中國風格的彩雕藝術。泥塑彩繪的巧妙結合,加上衣紋深淺的不一變化以及色澤巧奪天工的運用,形成了強烈燦爛的視覺效果。中國古代雕塑在題材內容、形式風格、雕塑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質上都具有鮮明濃郁的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此外,平遙雙林寺的兩千多尊彩繪泥塑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對于人的膚色效果,也可以根據不同的身份、年齡、性格等等加之各異的描繪,雙林寺的彩塑繼承了我國唐代以來的優秀傳統與技藝,除了高度寫實的風格外,與外來藝術的融會貫通、色彩的豐富運用更加增添了其妙趣橫生的藝術形象。秦始皇兵馬俑,我們或許很難想象原來坑中的秦俑其實是彩色的,雖然如今我們已經看不到它色彩斑斕的樣子,但是從近些年出土的殘存歷史痕跡中我們還是能夠發現一些顏色,中國古代雕塑多從感覺和理解出發,運用語言,簡練、明快,夸張乃至變形來強調人與動物的神韻,漢代四川說唱俑、霍去病墓石獸最有代表性秦漢時期的雕塑繁盛程度嘆為觀止,最具典型意義的就是我們提到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雕塑群。
2.2 中國現代雕塑作品中色彩的發揮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雕塑的形式、種類不斷更新出現,色彩的運用逐漸被重視,色彩被更多的雕塑家用于體現雕塑作品的內心與本源,我們可以通過對一些雕塑家的作品分析得出色彩的發揮已經爐火純青,非同一般了。首先,我們可以談談孫家缽,他的雕塑作品色彩運用十分大膽,并且帶著明快、輕松、不拘小節的特色,作品色彩淡雅,不為強化雕塑形體,更多的體現人物狀態及內心。其次,不得不提的便是梁碩,他的作品反映的就是我們地道的生活,他在早期的農民工系列中色彩運用了最樸實的灰色調,但是灰色與灰色間富有潛移默化的改變,這色彩更是確立了作品本身的特色以及作品的狀態。最后談到的是陳法令,他在廈門展示的“紅色風暴”曾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人們除了觀賞到個體小紅人雕塑生動的表現形態外,更多感受到的是視覺的強烈沖擊,紅色的雕塑主體,湛藍的天空與海洋,黃色的沙灘都散發出非同尋常的氣勢。
以上中國當代雕塑家的作品充分證明了色彩在中國當代雕塑中的影響與作用,色彩已經被充分利用到雕塑的創作當中。色彩作為已經必不可缺的創作元素,不僅是表達雕塑家情感的直接產物,也是雕塑狀態、情感、趣味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3 強調色彩在雕塑藝術中的作用
3.1 色彩在造型特征上的作用
色彩作為造型設計中一種不可或缺的創作語言,具有最直觀、耀眼和富有生命力的元素。也一直走在現代形象設計的前沿,可以稱得上是設計元素中的先驅者。雕塑中的色彩不是用顏色描繪物體的表面,而是賦予物體本質造型的真實,很多抽象藝術家把空間的運動和均衡當作創作的內容,盡管在雕塑作品上沒有具體的東西,但是線條、明暗在色彩上的變化有力的幫助作品本身建立造型特征,創造空間與形式的意義。
3.2 色彩在作品情感表達上的作用
色彩映入眼簾的一瞬間,便能引起人們多樣的感情和心理變化。比如情感上產生的輕重感、寒暖意;在心理上產生的憂郁與歡樂,興奮與寧靜等效應,色彩是視覺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無法逃避色彩的感情傳遞,雕塑家也可以發揮色彩在表現能力上的優勢來表征思想,使其作品在內容上或者意義上更有說服力。眾所周知藝術源于生活, 人們對藝術的設計與創作是生活的反映,而雕塑創作本身也是對情感的創作,是內心獨白。色彩的配置、運用是藝術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同時, 色彩又體現出作品的內在情感與人們思想情緒緊密相連, 久而久之, 對于色彩的聯想、象征意愿就滲透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雕塑藝術創作包括形象造型、形式法則、色彩配置與布局、表現技法等。在諸多因素中體現作品的情感和生命力的還數色彩。
3.3 色彩在雕塑空間上的作用
雕塑藝術作品的色彩與空間的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它也是調動人的情感的關鍵因素,在雕塑色彩中,色彩的前后感會給雕塑的空間解決很多問題,空間與色彩只有相互相應,才能增強雕塑的三維空間感,另外,運用色彩的前后感也可以讓雕塑作品增加視覺沖擊力,彌補創作中的不足與失誤,要想增強雕塑的張力,也可以以此來調整作品的膨脹感和收縮感,使作品的節奏立刻顯現出來。一件藝術作品在適合于他的藝術環境空間會產生它的藝術價值, 而在另一環境空間則因為不適合它而使其藝術魅力被埋沒, 人們對它視而不見。也就是說, 雕塑作品的氛圍很關鍵,與此相應的裝飾與色彩配置則要求單純、明朗, 顏色的純度相應要高些。
4 結語
人類歷史悠久,雕塑藝術與之相伴而生,其理論形成的時間也是很早的,在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作品中,距今也已有數萬年歷史。作為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現今也成為藝術領域的熱門,雕塑中色彩的運用必將成為雕塑發展的巨大動力。色彩不僅極大地豐富了雕塑家的表現語言,同時也強調了色彩本身所呈現的情感,豐富了雕塑的藝術特性,相信色彩在雕塑上的運用一定會使雕塑家們在創作上展現更大的藝術能量,使得雕塑作品得到藝術升華,推進我國雕塑藝術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魯迅美術學院雕塑50年[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2] 韋濱,皺躍進.圖說中國雕塑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子云.陜西古代石雕刻[M].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