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新銘
翡翠的發展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它不但承襲了和田玉精湛的雕琢技藝,有了許多曠世精品問世,而且承襲和發揚了中國近萬年的玉文化,和白玉一起成了中國現代玉文化的代表。翡翠的含蓄美,是世界上任何性質的寶玉石都沒有像翡翠那樣含蓄韻致,翡翠的含蓄表露出一種唯東方人才有的情感。它那冰瑩含蓄的光澤,不浮華、不輕狂、不偏執、深沉而厚重,是人們追求和贊美的品質,這正是國人喜愛翡翠的原因之一。
翡翠美是繼承了自古以來玉所表現的各種美,如物質美、人格化后的心靈美及德行、仁愛、智慧、忠直和真誠美。除此之外,翡翠美還重點突出了色彩美、造型美、題材美。翡翠藝術品在整個中華文明的長河中,只是近期的后起之秀,但卻是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繼承后的今天與孕育著玉文化更加燦爛的明天。現在時尚中,翡翠,謎一樣的身世,謎一樣的色彩,幾乎讓時尚界專家跌破眼鏡。綠色的豐富,紅色的熱烈,黃色的高貴,紫色的高雅,白色的知性,黑色的深邃……恐怕再沒有哪種石頭,像翡翠這樣把時間的色彩演繹得如此豐富,如此透徹,如此至極。所以,無論什么眼睛看翡翠,無論什么節日戴翡翠,它永遠都是最美的時尚。
中國人相信翡翠是具有靈性的,長久佩戴可以使人玉相通,一片翠玉戴在手上,除了裝飾之美外,更有辟邪求福的神秘功能。因此,國內珠寶市場上的翡翠飾品多以傳統的雕琢技術為主,題材取意吉祥,極其富有東方意蘊。玉石行有句行話,叫做“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的圖案來自于人們的信仰、民間傳說和動植物的諧音和暗喻等。只有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會對玉石圖案有更廣闊的了解。吉祥瑞圖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圖形的一種通過動物、植物、飛禽、魚類、器物、人、神、圣、仙、佛的神話與傳說,以圖文、諧音等形式作為祥瑞標志,以表現人的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如我們常見的白菜雕刻藝術品,就象征著好彩頭、包生財和百財聚來等豐富的寓意,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和美好的愿景。再如蓮藕和蓮花也是我們常見的玉雕藝術品,其象征了因偶得福,年年發財,連生貴子等美好愿望和豐富的情感表達。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珠寶沉默不語,卻比任何語言更能觸動人們的心”。通過雕刻技藝把人們內心的渴望和情感在珠寶上穩穩地表現無遺。
時代在變遷,人們的情感觀念和視覺追求也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創新繁榮階段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新形勢,迎來了玉雕創新繁榮的一個新的春天。玉雕技術推陳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地區玉雕藝人的雕刻風格基礎上,融會楊幫、蘇幫、南幫以及宮廷玉雕的工藝風格,又繼承了中國明清玉雕精華,博采眾長,在“細膩”上大顯功夫,因此涌現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
在過往,具有特色和傳統風格的雕刻技術,使作品板扎、嚴謹又不失動感,用料干脆,在實踐中遵循“量料取材,因料施藝”的琢磨工藝規律,結合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相玉”的能力和雕琢技藝,創造了搭配構圖特別、造型優美、做工精致的產品,雕刻出來的藝術作品至今也是璀璨奪目。在新的世紀,玉雕的能工巧匠,都像“八仙過海”那樣,各施才華,各顯神通。不僅在雕刻技法上追求突破,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同時,不斷引進、吸收、創新藝術設計雕刻手法,更是在題材和造型上費殺心思。使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美玉資源相結合。讓藝術隗寶得以代代相傳,發揚光大,驚世之作也不斷問世,讓我們的視覺接受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沖擊,讓我們的視覺享受一次又一次盛大玉雕藝術品盛宴。
近期又再一次吹起了另類的翡翠美食創作新風。眾所周知,美食要訣在于三個字:色、香、味。翡翠美食在視覺上要產生“色香味”,那對作品的要求就更加高了。翡翠,表現美食主題,由來已久,但是市場上大多數這類的題材比較粗制濫造,真正做到精品的少之又少。不過,也有一些精品讓人真正感受到所謂的“翡翠美食”是如何通過視覺轉化為“嗅覺”和“味覺”。以下簡單地介紹一些比較精致的“翡翠美食”,讓大家齊來品。
如清炒介蘭,作者利用鐵龍生翡翠的暗綠色,雕成一道蔬菜,形神兼備,綠色蔥蘢,新鮮脆嫩,妙手成章。鐵龍生翡翠由于晶體較粗,又是新近出現的翡翠新礦,可見作者對此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的。再如紅燒東坡肉,東坡肉是“浙菜”中的一道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這道菜整體采用了紅翡雕刻而成,肉色鮮美,透出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烤龍蝦,這道菜是把紅翡、黃翡和白底青利用到了極為純熟的境界,既是一道美食,更是一道完美的藝術珍品。這些菜色別說看了,即使是聽,也讓人唾液分泌更加。看到這些惟妙惟肖的作品,不僅令人亢奮,更讓我蠢蠢欲試。
當我得到這塊黃翡料子之后,我想制造出一道“美味”的念頭更加強烈。于是就創造出這一作品《蒸蒸日上》。通過細致地“相玉”,加上細膩的雕工,這一道“白斬土雞”終于可以上菜了。雖然不能說本人對黃翡的利用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但在視覺上已經明確提示了人們,這是家養的土雞,不是轉基因配合飼料喂養的“肯德基”。鋒利的刀鋒刻畫出優美細膩的線條,凸現出肥雞的肌肉美,更張顯出油油的表皮,令大家視覺上直接反映至大腦,這是一只新鮮可口的肥雞。而且在雕刻上,由面到線到點,每一部分都做到極為精細,盡心盡力。可見肥雞的輪廓鮮明,五官也極為精細。這道煞費心思的“白斬土雞”活靈活現地呈現在大家面前,雖然雕刻工藝可能還沒有去到令人垂涎三尺的程度,我相信,至少其足以令眾人食指大動,希望大家能夠大飽眼福。
層出不同的“珍肴美味”可見,翡翠玉雕,已經從傳統的佛教、花鳥魚蟲、神仙鬼怪、動物生肖等題材中,轉向更為現實的題材,轉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菜肴,顯示出整個玉雕領域已經在向更加廣泛的社會和生活領域探索,努力實現傳統和現實的結合,寓意上向深厚真實的現實題材實現突破。雕刻工作者始終相信,隨著時光的流逝,翡翠飾品也通過現代化材質的搭配和設計愈能彰顯出其活力,不論歲月如何變遷,終不能消退其美麗的容顏。淺談紅木家具雕刻中圖案語言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