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茜
摘要:煤礦的生產調度管理除了對生產情況的實時掌握,還包括對一些生產環節的預防、處理及控制,對各部門的協調銜接等工作。所以,煤礦企業生產調度的管理模式在礦山生產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從調度安全、精細化、信息化三個方面著手,分析探討了現代化的生產調度管理模式。
關鍵詞:煤礦;生產調度;精細化管理;現代化一、前言
由于煤礦企業的作業環境與其他行業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作業環境較為復雜,常常需要移動作業,作業中還伴隨著各種地質災害,在生產的環節上也較多。綜合以上因素,就決定煤礦企業需要一個先進的現代化煤礦生產調度管理部門來協調解決生產中的各種問題。要實現煤礦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先要對現代化的煤礦生產調度的特點作以了解。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更好的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及辦法,將生產調度的現代化管理落到實處。
二、現代化煤礦生產調度的特點
(一)現代化煤礦的生產調度具有高度的連續性。各級調度人員要堅守崗位,堅持24小時調度值班,不間斷地組織協調保證安全生產的正常進行。企業運行過程中發生的大小事件一般都首先反映到調度室,并通過調度去協調解決或向領導匯報。
(二)現代化煤礦的生產調度具有嚴格的時間性。調度人員對安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要及時了解,領導指示及時傳達,基層反映的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特別是礦井發生事故或發現重大隱患時,時間性的要求更嚴格,稍有耽誤就可能造成嚴重后果。
(三)現代化煤礦的生產調度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生產調度是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綜合部門。煤礦的各個安全生產環節和部門對下達的調度指令、通知等必須堅決執行。
(四)現代化煤礦的生產調度具有業務保安的重要性。煤礦生產是地下作業,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不安全因素多。因此,煤礦生產調度在組織生產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生產調度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熟知《煤礦安全規程》和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切實搞好調度業務保安。
三、煤礦生產調度安全管理的實施
現代化煤礦調度安全管理制度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執行性以及穩定性。它將各部門、各級領導、相關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做出明確規定,更好的履行其職責,提高了制度的執行性。
(一)生產調度安全管理的制度實施。要實現生產調度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生產調度的基礎制度。生產調度系統是一個綜合信息反饋系統,它掌握著實時的安全生產動態,及時有效地平衡、協調、指揮、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詳細記錄解決問題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內容、處理意見、處理結果等。能夠落實產運銷計劃,協調組織完成生產作業計劃,做到安全、均衡、穩定生產。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調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匯報制度,生產例會制度,業務保安制度,突發事件信息處理,業務學習制度,文檔管理等制度,領導值班、帶班制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打造一個高效的調度平臺。
要實現生產調度的安全管理其次要健全事故分析處理制度。當出現險情和發生事故時,按應急預案及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及時、準確、果斷下達調度指令;按規定分級匯報,啟動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應急值班職守,并做好事故信息報告、現場處置情況等記錄;對影響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和事故及時按要求下達調度指令,協助組織搶險救援,并跟蹤落實整改;以科學的態度認真做好事故調查,將事故的原因進行透徹、客觀的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制定相關的防范措施,在以后的生產中加以治理和預防,有效的較低事故的發生率,確保生產的安全性。
要實現生產調度的安全管理還要建立完善的調度檢查制度。對生產調度的每種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使之能夠保證安全運行;對日常的生產調度工作進行定期檢查,確保這些日常調度工作得到嚴格的落實;對日常的調度資料進行定期的檢查,上級下達的安全生產文件、通知、通報、傳真等,是否做到及時登記、簽收、報送及處理,是否都記錄接收時間、單位名稱、文號、主題內容、接收人、領導批示、處理情況、下發或轉發時間、接收人等內容,是否做好文件的分類存檔工作。
(二)生產調度安全管理的高效運行。要實現現代化煤礦生產調度安全管理的高效運行,管理的制度及體系就需要做到以下要求:第一是要做到各級領導、各個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責任、分工、職權的明確。即各自及各部門的工作在程序上和獲取信息渠道上,以及向上向下、左右延伸的信息傳遞上,相互取得協調合作上等能夠擁有合理科學的層級管理。第二是要確保指令的一致性。在信息反饋到調度室后,要由相關的責任人及責任部門進行決策,協調指揮。若涉及多人多部門時,要及時相互溝通,形成統一意見后再下達指令,避免指令的多樣性。第三是要保證權責一致性。各部門在賦予任務以及在委以責任時,應該做到權利和責任兩者同時授予,保證工作的執行力。第四是要有動態適應能力。由于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動態因素非常多,相關的制度及管理等無法完全與實際狀況完全一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擁有動態、普適的管理方法來適應煤礦的安全生產。第五是要做到分工與協作的合理搭配。通過合理分工以及相互協作,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四、實施精細化調度管理
在生產調度制度建立、調度人員素質培養、調度資料管理等方面都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生產調度工作的有序、高效、順利開展。首先要規范和細化生產責任制、崗位責任制、調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匯報制度、生產例會制度、業務保安制度、事故和突發事件信息處理與報告制度、業務學習制度、文檔管理等制度、領導值班及帶班制度、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制度、事故應急救援制度等。其次,要不斷加強培訓提高調度人員素質。應制定年度培訓學習計劃,每月組織不少于2次集中業務學習,每次時間不少于2學時。要做好培訓學習記錄,記錄學習時間、參加人、學習內容等。結合學習內容每季度組織一次考試,試卷和成績統計表要裝訂存檔。在此基礎之上,同意著裝,規范言行,把生產調度這一核心崗位建設成為一個文明的、高素質的服務窗口。再次,要營造整潔舒適的工作環境。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作為煤礦企業的一個核心部門,是企業對外和對內展示形象的一個窗口。對工作環境的實施精細化管理,做到調度值班室、會議室面積滿足調度工作和會議要求,設備、設施的安裝符合相關規定。調度室、會議室、辦公室清潔整齊、物放有序,圖紙、資料、文件擺放整齊,圖表、牌板規范統一。調度人員著裝整潔,做到文明用語、行為規范。
五、生產調度信息化管理
煤礦企業擁有一個綜合的、完善的、集成的信息數據庫,是煤礦調度實現現代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標志。它為煤礦日常的安全生產和統計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系統應將各類數據信息保存不少于兩年,并進行備份,確保信息的安全性。系統應對原煤生產、掘進進尺、銷售情況進行統計,對生產日報、旬報、月報、年報等各類報表以及事故統計匯總,重點工程,隱患排查,通報等都要進行科學管理儲存,將其傳遞給相關部門實現共享。此外,調度室還應具有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監控終端顯示并運行正常,具有聲光報警、數據存儲查詢功能,及時、準確顯示井下總人數及人員分布情況。通過該系統對人員的動態跟蹤,促進了人員管理工作。當發生事故時更利于決策指揮人員對現場的指揮。
結語:安全高效的生產是保證煤礦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就必須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生產調度指揮平臺,并加以科學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煤礦企業現代化生產模式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王繼承,煤礦調度員工作指南,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2] 朱慶峰,煤礦安全生產調度管理經驗淺析,煤礦現代化,2009年3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