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平 安新化 高兵生
耒陽市是全國油茶面積最大的縣(市)、“全國油茶產業重點示范縣”、“中國名特優經濟林油茶之鄉”。為適應耒陽市油茶產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的新態勢、人總行關于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的新要求,2013年10月以來,在長沙中心支行的悉心指導下,衡陽市中心支行在耒陽市啟動實施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服務創新試點項目。
一、創新實踐
至2014年1月末,耒陽市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創新項目貸款余額突破1億元大關,達到1.13億元,較試點前增加了0.45億元,增幅為51%,占全市油茶林貸款余額31%。從貸款主體看,合作社貸款余額0.46億元,較試點前增加0.31億元,累計支持了30家,試點以來新支持了金鑫、燕窩、仙嶺、勵群、先進合作社等5家;社員貸款余額0.67億元,新增0.14億元,累計支持了280戶,新增加了48戶。另外,有5家銀行機構與11家油茶合作社達初步成了貸款意向,意向金額0.7億元。在推動金融支持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中,具體做法可概括為“4321”:
(一)四引導。一是調研引導。2013年10月,長沙中支貨幣信貸管理處在耒陽市組織開展了金融支持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調研座談會,充分聽取當地黨政部門、金融機構、油茶合作社、社員的意見和建議。衡陽中支杜文行長、何小平副行長先后四次深入6家油茶合作社調研,促進項目的落實。二是文件引導。2013年11月,衡陽市中心支行聯合耒陽市人民政府下發《金融創新支持耒陽市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點工作方案》(衡銀[2013]105號),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三是資金引導。人民銀行在支農再貸款、法人機構合意貸款等方面向耒陽傾斜。如對耒陽市融興村鎮銀行發放支農再貸款2000萬元,重點支持了1家油茶合作社;2013年11月,在合意貸款信貸規劃偏緊情況下,長沙中支對耒陽市農商行專項安排了3084萬元,定向支持創新項目。四是考核引導。市縣兩級人民銀行綜合運用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縣域法人金融機構達標考核、農村信用社改革后續監測考核、金融機構年度綜合評價等手段,引導各金融機構增加以油茶合作社信貸投入為重點的涉農貸款投放。在四項舉措引導作用下,耒陽市農商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村鎮銀行以及民生銀行等股份制銀行競相介入,出現了由過去外力推動到目前內生動力的可喜變化。2014年,耒陽市農商行以實施“123”工程為契機,即重點支持1家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00戶種養大戶,全力推動縣域經濟“三農”穩步發展。
(二)三創新。一是創新管理辦法。指導耒陽市農商行制定出臺《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管理辦法》,堅持低成本、高效率、控風險“九字”方針,走可持續務實創新之路。二是創新信貸產品。耒陽市涉農金融機構先后為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出了油茶林權抵押貸款、合作社社員信用貸款、合作社社員聯保基金貸款、中長期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鏈貸款等貸款品種。其中,以油茶林權抵押貸款支持了22家,金額0.32億元;以社員信用貸款支持了150戶社員,金額0.43億元;以社員聯保貸款支持了130戶社員,金額0.24億元,以其他形式支持了8家合作社,金額0.14億元。擴大抵(質)押物范圍,推行油茶林地承包權等“六權”抵押貸款,激活沉睡的農村資源,變資源為資本。先后推出了“小額擔保貸款+油茶林種植+油茶合作社”、“小額擔保貸款+婦女創業貸款+油茶合作社”、“保險+貸款”等融資模式。三是創新業務流程。堅持“宜社則社、宜戶則戶”的原則,合作社符合貸款條件的,辦理合作社貸款;社員符合貸款條件的,辦理社員貸款;合作社和社員都符合貸款條件的可以同時申請貸款。過去,銀行對一個林權證簡單地按照最高20萬元的標準核定,現調整為按每畝1500-2000元的標準發放;放寬貸款期限,針對油茶林生長周期特點,貸款期限最長為8年;貸款上浮幅度控制在30%,降低融資成本。
(三)二配套。一是產業政策配套。耒陽市是全國17個縣級市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轉型之路在何方?突破口在油茶產業,全市大力實施“雙四十”規劃,到2020年,再新造良種豐產林40萬畝,油茶產值突破40億元。2013年11月25日,耒陽市油茶產業協會成立,成員70多家,其中油茶合作社15家,促進了各油茶經營主體的深度合作。耒陽市農經局指導開展油茶示范合作社創建活動,從發展規劃、產業定位、品牌認證等方面進行引導。目前全市80%以上油茶合作社實行標準化生產,3家合作社擁有產品注冊商標。二是財政貼息配套。耒陽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的油茶產業發展基金,主要用于油茶優勢品種的引進和培育,新營造高產油茶林補助,老油茶林墾復補助,老油茶林技術改造補助,高產油茶權抵押貸款的貼息,高產油茶林政策保險的保費補貼。并從煤炭相關稅費中提取1元/噸,專門用于發展油茶產業。近年以來,耒陽市本級財政對油茶產業的投入累計達8000多萬元。通過財政資金的杠桿撬動,完善了風險補償機制,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四)一推進。耒陽市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組織開展信用鄉鎮、信用村組評選和農戶信用等級評定工作,促進了向油茶合作社及社員的覆蓋和延伸。全市目前已對35家油茶合作社進行了信用等級評定,建立了3000戶社員信用檔案,強化信用激勵約束機制,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同時,耒陽市農商行將信用評級與貸款授信結合起來,對金鑫、先進等8家合作社進行授信試點,最高額度2000萬元;對社員加大福祥便民卡的營銷力度,目前已發行1500張,平均每戶授信8萬元,實行一次授信、余額控制、隨借隨還、周轉使用。
二、融資案例
(一)金鑫合作社:油茶林產業鏈條貸款。
謝利芽,曾是耒陽市小有名氣的煤老板,2009年轉型種油茶,注冊成立了金鑫油茶合作社,在南陽、竹市有2個油茶基地,流轉油茶面積5萬畝。2009年大規模栽種的油茶5年后結果可榨油,油茶加工便成為金鑫合作社面臨的現實問題。2013年11月29日,在耒陽市政銀企資金對接會上,衡陽市中心支行為積極推動耒陽市各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油茶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鏈條延伸,主要負責人首次參加了縣(市)對接會,并作了專題講話。金鑫合作社與耒陽市農商行喜結“良緣”,現場簽約2000萬元。今年,金鑫合作社正準備投資3000萬元辦一個加工線;同時,走油茶綜合開發之路,興建一個油茶科技博覽園,把油茶基地做大做強。
(二)友成合作社:油茶林權抵押貸款+市場公允價值重新評估+追加授信額度。
該合作社以高產油茶為主導品種,集油茶種植與其他養殖于一體,2009年10月進行荒山改造,種植油茶林16萬多株,擁有撫育人員50多人。根據油茶產業投入大、產出周期長的特點,該合作社采取養殖收入補償油茶林投入的方式進行運作,但還是無法滿足油茶林后續管理過程中的資金需求。2010年2月,耒陽市農商行通過調查了解情況后,給予該合作社法人代表劉小平20萬元的林權抵押貸款支持。經過三年的培育,該合作社油茶林長勢良好,進入苗種施肥、撫育的關鍵期,又出現了新的資金需求。客戶經理通過實地考察,按市場公允價值進行了重新評估,新價值為700萬元,并按70%的抵押率于2013年2月又追加了100萬元的貸款。截止目前,已累計發放油茶貸款160萬余元。該合作社油茶林進入盛產期后,預計每年凈收益可達360萬元。
(三)先進合作社:社員分散貸款+合作社統一管理經營。
耒陽市哲橋鄉先進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2008年9月,股東10人,社員188人,成員出資總額100萬元,承包山地10031畝,其中油茶6000多畝,目前擁有成林茶樹30萬株。在經營模式上,先進油茶專業合作社通過綜合滾動開發,以短補長,采取種植“金手指”葡萄、翠冠梨、西瓜、白玉香瓜、養雞鴨豬等見效快的特色種養殖物,及時補充油茶種植所需資金,確保了油茶種植發展后勁。在融資模式上,耒陽市農商行為其制定了“社員分散貸款、合作社統一管理經營”的融資方案,發放110萬元貸款支持,與合作社員入股資金捆綁。2014年即將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年油茶收入將超過700萬元,以后每年的綜合收入將在800萬元以上,入股社員分紅比例將達到20—30%之間。
(四)勵群合作社: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油茶林權抵押貸款。
2012年,衡陽市中支在全國率先推出了“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油茶林種植”融資模式,總行金融市場司予以推介,中支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先進單位”。賀淑青原是耒陽市糧食部門的一名女職工,2012年與他人合伙注冊成立了勵群合作社,建成占地面積6000多畝,集油茶林種植、加工、經營及配套服務于一體的林綜合開發基地。耒陽市郵儲銀行按合伙型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的信貸支持,目前合作社每年收入100多萬元,吸納了周邊200多個勞動力就業。獲得收益的同時她還不忘支持社會慈善事業,在當地創辦了一所敬老院,無償收養了40多個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這一模式,首先,有油茶產業發展基金的扶持,無償提供苗木,享受保費補貼;其次,通過財政貸款貼息,利息負擔較輕;第三,銀行機構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信貸發放的積極性較高,因此備受歡迎。
三、積極效果
(一)培育了油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在金融資本的杠桿撬動下,耒陽市民間資本投資油茶產業、創辦油茶合作社的積極極空前高漲,2014年1月末,全市工商登記注冊的油茶林合作社發展至75家,較試點前增加了5家,入股社員1254人,帶動農戶數4萬戶,經營承包油茶林面積40萬畝,約占全市油茶林面積的31%。同時,耒陽市油茶專業合作社金融創新試點輻射帶動了油茶林家庭農場等其他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2014年1月末,全市共貸款支持16家油茶家庭農場,金額985萬元,《金融時報》先后兩次重點推介了耒陽市的經驗作法,并加了編者按。除油茶合作社外,其他產業合作社也從中受益,借創新試點東風,耒陽市金融機構新支持了22家糧食、養殖、煙葉、紅薯合作社,金額0.8億元。
(二)促進了縣域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小油茶大產業,油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引領全市油茶產業集約規模發展、促進茶農增收的重要力量。2013年末,全市新種油茶面積20萬畝,油茶總面積達到130萬畝,年產值達到8億,較2009年翻了一番,耒陽市油茶產業不斷做大做強,接續替代傳統的煤炭產業,逐步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實現耒陽市產業結構由“黑色”向“綠色”的華麗轉型。同時,油茶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形成了集種苗、種植、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于一體的較為完整、結構更加合理產業體系。
(三)促進了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和民生改善。油茶樹成為農民“發財樹”、“搖錢樹”。如公平圩鎮魯碑村三組村138名村民, 2009年8月注冊成立了燕窩油茶專業合作社,栽種油茶面積224畝。按每畝平均產茶油45公斤計算,每年產量可達10080公斤,每公斤售價100元,每年合作社可獲毛利100.8萬元,平均每人7304元。油茶基地的整地、砍樹、植樹、施肥、防火等后期管護都是聘請村民,按日120元左右的標準發放工資,為村民提供了大量生產的工作崗位,入股分紅收入和管護工資收入一點也不比外地打工差。
(四)提升了農村金融機構綜合服務能力。耒陽市油茶合作社金融創新試點開辟了新的“藍海”,拓寬了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徑,提供了經驗,樹立了標桿。油茶合作社等其他新型經營主體逐步成為農村金融機構新的信貸增長點,信貸產品更加豐富,融資模式更加完善,提高了農村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能力和涉農信貸政策實施效果。同時,在取得油茶林資源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同時,農村金融機構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以耒陽市農商行為例,2013年實現收入4.7億元,比上年增加0.6億元。
四、幾點啟示
(一)工作理念很重要,科學回答了“為什么創新”這一問題。在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服務創新進程中,各級人民銀行扮演著指導者、推動者的重要角色。為更好地履行中央銀行職能,中支黨委提出了“人民銀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自覺運用這一理念指導、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工作,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使命,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毅力,更加落實,更加深入,更加嚴謹,促進項目對接、資金落地,不斷加強和改進油茶合作社金融創新,確保創新項目不空、不假,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金融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二)項目選擇很重要,科學回答了“創新什么項目”這一問題。農村市場天地廣闊,特色種養殖及其他產業每個縣域都有,農村金融創新是投石問路,但不是不著邊際。衡陽市中心支行自覺圍繞中央文件精神、上級行工作部署,結合轄內農村產業實際,接天氣,通地氣,科學確定創新項目。2009年在全國創新試點油茶林權抵押貸款,2012年啟動“小額擔保貸款+油茶林種植”以及金融支持婦女創業發展油茶產業創新,2013年以來又積極投身到金融支持油茶林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創新試點,拓寬創新領域,豐富創新內容,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實踐品格,逐步形成了具有衡陽特色的油茶林金融服務標準和規范,金融創新之路越走越順。
(三)路徑安排很重要,科學回答了“創新從哪突破”這一問題。油茶林合作社貸款難,難在哪?隨著調研的深入,問題浮出水面,關鍵癥結在于農村金融產品不足、缺乏有效的擔保抵押,這也是創新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在金融產品創新方面,耒陽市各家金融機構為油茶合作社量身裁體設計了6款信貸產品;在拓寬抵押物范圍方面,除農村“六權”抵押外,還將訂單、股權、應收賬款、農村綜合補貼等納入抵押物范圍。路障一旦拆除,金融服務之路越走越暢。
(四)政策協調很重要,科學回答了“如何支持創新”這一問題。農業是弱質產業,回報率低,風險高,是一段時期農村金融機構信貸投入較為謹慎的重要原因,也反映了有關配套政策支持的缺乏或不到位。但農業是我們國家經濟穩定和發展的基石,衡陽市中心支行注重與政府及各部門的協調溝通,加強信貸政策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金融創新之路必定越走越遠,縣域經濟發展之路也必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