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豫剛
本已逼近估值底線,又面臨不斷收緊的資本監管要求,再融資需求旺盛的上市銀行,對優先股最為渴求。
3月21日,中國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也意味著優先股正式落地A股市場。當日, 上證指數上漲2.72%,重新收復2000點。
眾多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均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表示,優先股政策的出臺屬于制度層面的重大利好。對身患重度“再融資恐懼癥”的大盤藍籌股而言,優先股制度可以大幅減輕對本已脆弱的市場流動性的“抽血效應”,特別是本已逼近估值底線,又面臨不斷收緊的資本監管要求,再融資需求旺盛的上市銀行股,對優先股最為渴求。
銀行股率先受益
優先股《辦法》公布之時恰逢上市公司年報密集公布階段,眾銀行紛紛表示將把優先股納入日程。
3月25日,在農業銀行業績發布會上,副行長李振江表示,農行已做好準備發行優先股。而有媒體報道稱,早在去年9月農行就開始籌劃發行優先股,很可能成為優先股首單的試點對象。
3月27日下午,工商銀行董事會秘書胡浩在2013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優先股在國際上是司空見慣的一個種類,發行優先股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作,工行一直在研究關于發行優先股的計劃,“但是多少額度、什么時候發,目前還不能說”。
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也公開表示,發行優先股補充資本的問題正在研究和走程序當中,會按照公司治理機制路線圖來操作。
為何上市銀行如此熱衷優先股? 上海泓璞資產管理中心執行合伙人劉振卿告訴《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過去數年間,由于“巴塞爾協議III”帶來的巨大資本金壓力,銀行再融資規模動輒百億,使得上市銀行估值水平不斷走低,主要上市銀行市盈率水平均在5倍左右,有些甚至已經“破凈”。而現在銀行可以通過低息可轉換優先股發行補充資本金,這樣就可以大比例分紅給普通股股東,有助于吸引看重股息回報的長期資金。
“以興業銀行為例,按照2013年分配預案計算的普通股股息率約為4.3%,這與預期優先股5%的固定股息率已經非常接近了。假設其發行1200億股股優先股補充資本金,每年優先股股息成本不過60億元,按照20%凈資產收益率水平來衡量,卻可以產生約180億元的新增凈利潤,這些都是可以歸普通股股東分配的,無疑將大幅提升分紅吸引力。”劉振卿說。
沖擊可轉債市場
在過去幾年間,銀行股的主要再融資方式集中于配股、增發、次級債和可轉債四種方式。這其中,次級債由于并不是直接面向證券二級市場,對市場沖擊較小;而自身特點與優先股頗為類似,與正股股價相關卻又不直接沖擊正股股價的可轉債,成為了商業銀行以及其他大型藍籌股再融資的重要手段。
這些大型企業發行的可轉債規模動輒數百億,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中國平安、中國石化五家所發行的可轉債規模均超過200億元,每次發行均給證券市場行情帶來巨大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證監會所公布的《辦法》中,只給商業銀行留下了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的口子,而其他類別的上市公司如果發行優先股,將沒有轉股條款。也就是說,除卻銀行業之外的其他藍籌公司,所發行的優先股,更像是一種無限期的債券。
“優先股對可轉債市場的沖擊還是很大的”,劉振卿分析,由于優先股在期限、股息率、轉換、贖回等方面都較現有的可轉債靈活,且參與資金規模更大,融資成效受普通股股價波動影響小,可以想見未來“航母級”可轉債的發行數量會逐步減少。
“由于股價低迷,不久前民生銀行曾經試圖下調轉債轉股價,以促進轉債轉為股票,減少財務負擔,但被股東大會否決。如果是發行優先股就沒有這種麻煩了”,某上市銀行從業人士告訴記者。
優先股賣給誰?
按照國泰君安證券的觀點,金融地產行業將成為優先股需求最大的部門。據分析,我國銀行業優先股發行市場的潛在規模約為7200 億元左右。由于宏觀調控政策持續收緊,國內開發商難以獲得低成本資金,信托融資因此成為房地產業現階段的主要融資手段。根據用益信托的統計,2013 年6-12 月成立的431 款房地產信托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已達到8.92%,位居各主要類型信托產品之首。
這部分融資需求有望轉入優先股市場。按優先股主要發行部門的分項測算結果,至2018 年底,國內優先股市場的潛在市場容量預計在1.37 萬億元左右,是2014 年3月21 日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普通股總市值27.23 萬億的5.0%。
中金公司的分析則認為,海外市場上,很多優先股被私人銀行財富客戶消化。國內來看,在“長錢”稀缺的市場環境下,只有保險、社保等是最明顯的潛在需求群體,對流動性差、定期分紅的優先股有一定的需求,決定需求強弱的關鍵還是股息水平。銀行憑借銀保合作關系,可能會吸引保險資金購買其優先股。除保險外,銀行理財等也可能是潛在需求群體。
不過,招商證券研究部門指出,市場已對優先股過度反應。 他們認為,優先股發展空間有限,且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日益面臨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等資產類別的競爭; 優先股在銀行、房地產等行業引入后,可能引發市場局部上漲,從而短期內帶來脈沖性行情。但市場中期趨勢仍與經濟基本面、流動性與風險偏好有關。
截止4月1日,按照2013年年報股息率超過6%的浦發銀行已經從低點上漲近20%,但股價仍在凈資產以下,市凈率不足0.9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