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道 華
(華東地質勘查局,江蘇 南京 210007)
·巖土工程·地基基礎·
南京市區地基土的工程地質分區
王 道 華
(華東地質勘查局,江蘇 南京 210007)
結合勘察實踐經驗及搜集到的資料,按地貌成因類型將南京市區地基土劃分為三個分區即漫灘相軟土區,埋藏型古河道、古湖泊復雜區,丘崗、階地硬土區,并對每個區的地層特征進行了闡述,提出了勘察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工程地質分區,地基土,分布
南京市區位于長江中下游,依長江而建。地貌上屬于長江漫灘與丘崗階地地貌類型。其地基土具有復雜的一面。本人根據多年的勘察經驗及參閱一些資料總結出一些規律。根據地基土的工程地質條件差異,南京市區的地基土可劃分為3個工程地質分區(見圖1):
1)漫灘相軟土區;
2)埋藏型古河道、古湖泊復雜區;
3)丘崗、階地硬土區。
1.1 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在市西及濱江低漫灘區。為長江迂回擺動的再生沖積所至。
1.2 地基土的特征
該區地基土上部為粘性土和淤泥質土,下部為砂性土,顯示了沖積二元相結構特征,局部地區可見典型的沉積旋回,即中礫~粉細砂~粉土,粉細砂~粉土~淤泥質土。
該區大部分地段具有一層硬殼層,以南湖地區最為明顯。硬殼層厚度一般3 m~5 m。局部僅1 m~2 m左右,本層為粉質粘土,灰黃~灰褐色,可塑~軟塑狀態,其下部漸變為淤泥質土,局部下部為粉土、粉砂(江東南路與緯八路交界處),本層承載力特征值一般在100 kPa~120 kPa之間。
硬殼層下部為淤泥質土(淤泥質粉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為主。厚5 m~40 m之間,灰色~褐灰色,流塑狀態,局部軟塑(江東路一帶下部為軟塑狀態),具有貝殼和腐殖物,局部夾有粉土、粉砂,呈千層餅狀。江東路一帶較為明顯,本層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具有高壓縮性,承載力的特征值一般在60 kPa~90 kPa之間。

該區下部一般為砂性土。上部局部夾粉質粘土,一般在20 m~30 m以下(在緯八路一帶埋藏較淺),厚度5 m~40 m不等,砂土埋深變化大,興隆一帶為長江形成的砂洲,地面填土下即為砂層,向陽工業園區砂層埋深由10余米變化為30余米,承載力特征值120 kPa~180 kPa之間,其下部為粗砂夾礫石層,最下部為礫石層。本層厚3 m~20 m不等,奧體中心一帶卵石層厚達20 m左右,其中在裕國賓館一帶,礫石層厚10 m左右,本層的承載力因其密度、均勻性差異而差異較大。
1.3 持力層的選擇
總的說來,漫灘相軟土區上部強度低,除硬殼層可以適當利用,上部無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層。一般可以以攪拌樁處理組成復合地基作為多層建筑地基。但因質量管理及地下水影響,其攪拌樁效果不是很好。易出現不均勻沉降。砂層一般在20 m以下。由此,多層、小高層一般可以采用樁基,以砂層作為持力層。小高層、高層一般以基巖作為持力層。該區的基巖主要為泥巖、泥質粉砂巖。
1.4 勘察中注意事項
1)在該區勘察應注意硬殼層是否可以利用,須進行沉降和強度驗算。2)砂土的均勻性、密實性的判別工作。3)粉土、砂土液化判別工作。4)礫石層密實性、均勻性的判別工作。
2.1 分布范圍
市區大部分地區為埋藏型古河道、古湖泊區,埋藏型古河道,主要為古秦淮河、金川河,古湖泊有燕雀湖等。
2.2 地基土的特征
古河道區地層由粘性土、淤泥質土、砂土組成。上部粘性土變化大,均勻性差,承載力相對較低,該區上部粘性土一般以軟塑為主,承載力特征值在90 kPa~120 kPa。淤泥質土、流塑狀態,賦含有機質,局部還分布有泥炭層。本層孔隙比大,含水量高,承載力特征準值一般在60 kPa~80 kPa。粉土,為稍密狀態,標貫擊數5擊~7擊,承載力特征值在100 kPa~120 kPa,下部為砂土,粉細
砂,標貫擊數6擊~30擊,因地段差異較大,承載力差異較大。但一般來講,下部為中密狀態,承載力特征值在170 kPa~240 kPa。局部地層還存礫砂層。在薩家灣一帶較明顯,且很厚。
古湖泊段地基土,上部為填土、粉質粘土,下部為較厚的湖泊相深灰色淤泥質土。在南京博物院一帶分布(古燕雀湖)。下部為可塑~硬塑粉質粘土。
2.3 持力層的選擇
該區上部粉質粘土一般較薄,利用價值不大,一般來講該區多層以砂層作為持力層。對于高層建筑一般采用樁基礎,以基巖作為樁端持力層。
2.4 勘察中注意事項
1)注意查清有機質對工程的影響。
2)古河道區粉土、砂土有輕微液化現象,由此勘察中應注意粉土、砂土的液化性判斷。
1)分布范圍。
該區分布在雨花臺、鼓樓、五臺山、東郊及市區東北部。
2)地基土特征。
該區地層主要為可塑~硬塑粉質粘土,黃~黃褐色,具有Fe,Mn結核及灰白色高嶺土條帶,其承載力特征值在170 kPa~280 kPa,該層局部地有坳溝分布,上部為新近沉積土(次生土),下部有軟塑~流塑的粉質粘土,其承載力因年代差異而不同,另外有些地段分布有雨花臺組礫石層,上部為棕黃色,下部為灰白色礫石,為可塑~硬塑粉質粘土膠結。礫石以卵石為主,成分以石英質砂巖、石英巖、硅質巖為主,磨圓度較好。本層承載力特征值較高,一般在250 kPa~400 kPa。
3)持力層選擇。
該區多層建筑可以選擇可塑~硬塑粉質粘土作為持力層,在有暗溝分布地段可采用處理地基的手段。小高層如地層分布較均勻(可通過變形、強度驗算確定)可以選擇可塑~硬塑粉質粘土作為持力層。對于高層建筑一般以基巖作為持力層。
4)勘察中應注意事項。
a.勘察中應注意暗溝的分布,區分次生土、填土、老黃土。
b.雨花組礫石層均勻性、密實性。
c.因該區地形標高變化大,勘察中應注意邊坡穩定性評價。
d.在東郊一帶分布有膨脹土,呈弱膨脹性,勘察時應注意膨脹土的分布及對工程的影響。
另外,南京地區基巖分布較為復雜,存在有沉積巖、變質巖、火成巖幾大巖類。構造也十分復雜。這些都是勘察中應查清的,在此不作評述。同時,南京是一個千年古城,人工改造歷史悠久,勘察時應注意暗塘、暗溝、文物古跡的分布。
[1] GB 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
Engineering geology zoning of Nanjing town foundation soil
WANG Dao-hua
(EastChinaBureauofGeologySurvey,Nanjing210007,China)
Combining with survey practice and data collected, according to landform types, the paper divides Nanjing town foundation soil into three kinds including floodplain soft soil area, embedded-type ancient river and ancient lake, and hilly terrace hard soil area, and describes their own stratum feature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survey.
engineering geology zoning, foundation soil, distribution
1009-6825(2014)22-0046-02
2014-04-30
王道華(1969- ),男,高級工程師
P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