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
[摘 要]線描風景寫生是風景速寫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長卷法是風景線描寫生的一種畫幅形式,筆者從觀察、準備、選景、構圖、調整四個方面,總結了在長卷風景線描寫生過程中的一些經驗。
[關鍵詞]長卷 風景線描 寫生技法
長卷法這種畫幅形式最早起源于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畫,在中國繪畫“寫意”觀和散點透視的支配下,畫家可以把相隔萬里的山川、物象表現在同一畫面上。它完全不受西方焦點透視的制約,畫家可以隨“意”地將畫幅無限延長,這種長卷畫幅形式便應運而生了,很受國畫家的歡迎,以長卷形式表現的山水畫不勝枚舉。將長卷法應用到線描風景寫生是近代以后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的。筆者也是長卷風景寫生的愛好者,為了鍛煉自己的畫面駕馭能力,在近年的風景寫生教學實踐中用線描方式就長卷風景寫生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觀察
對于長卷風景線描表現而言,深入、細致的觀察尤為重要,長卷風景線描要求畫者胸有成竹、一氣呵成,那么前期就必須對所畫的對象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一個整體印象,觀察到位了,考慮周全了,位置選好了是畫好長卷風景的先決條件。美術史論家王伯敏先生在針對山水畫創作觀察所提出的“七觀法”對長卷風景寫生的觀察很有借鑒意義。“七觀法”其一為“步步看”,即移動視點,邊走邊看,不受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其二為“面面觀”,即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對表現對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三為“專一看”,即有重點的看,不要面面俱到,強調畫面的主次和取舍;其四為“推遠看”, 就是將近而大的局部形體把它推到遠處作為完整的形體來看待,強調取勢和布勢;其五為“拉近看”, 就是將距離較遠較小,不很清楚的景物(形體)拉到近處看;其六為“取移視”, 就是不以視線遠近發生變化的一種透視法; 其七為“合六遠”, 即北宋郭熙提到的“高遠“、“深遠”和“平遠”三遠和韓拙提出的另一個三遠,即“寬遠”、“幽遠”和“迷遠” ,通稱為“六遠”。 在這種“七觀法”下,可以畫萬水千山于一圖,這也正是長卷風景寫生最需要的觀察和表現方法。
二、準備
1.工具的準備。一是用筆的選擇,從攜帶和作畫的便利方面來說,水芯筆不錯,但其線條的粗細等變化和表現力不夠;從表現力方面來說美工筆和毛筆較好,但用毛筆進行現場線描寫生很不方便,較理想的是美工筆,既攜帶方便,線條也有表現力。二是紙張的選擇,既然是畫長卷,那么在尺寸上得有一定的長度,雖然對于長卷到底多長才算長卷并沒有一個規定的說法,但至少得有個幾十厘米或幾米,具體的長度應根據當時的畫面需要來決定,不應事先固定死。長卷線描并非要畫得多長才算好,更不要為畫長卷而長卷,適合在十多厘米尺寸范圍表現的,不要硬拉硬湊成數米長卷,那樣反而適得其反。紙張的材質沒有太多要求,普通紙張都可以表現,不要太薄就行。需要提醒的是,這種長卷紙張因用的人少,市面上難以買到(宣紙除外),大多是自己買好紙張,然后根據需要進行裁剪、粘貼好的。我個人比較喜歡牛皮紙上表現,更顯滄桑和古味。另外,考慮到作畫時間較長、所畫范圍較大,作畫時移步換景,還得準備一個小板凳以及充足的墨水。
2.時間的準備。一般而言,一幅長卷風景線描至少要半天以上,有時得一兩天,時間上主要考慮是否方便、夠用就行。
3.對所表現對象的了解。包括對所表現對象的特點、歷史、文化等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有條件的最好事先能收集一些文獻資料或圖片以便加深印象。
三、選景
在長卷風景線描寫生表現中,選景特別重要,這個地方適不適合畫長卷,如何安排,是首先要考慮好的。一般而言,選擇合適的場景進行長卷寫生應該要滿足幾個基本條件:場面開闊、層次豐富、節奏感強等等。
四、構圖
構圖簡而言之,就是指在有限的畫面空間里面,按作者的思想意圖,將要描繪的物象根據構圖的基本法則、形式,在畫面上進行放置、增減的方法。就其實質來說,就是解決畫面上各種物象之間的主次、層次和空間等關系問題。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構圖又稱“章法”、“經營位置”、“布局”等。構圖是繪畫的第一要素,也是繪畫作品構成視覺美感的最基本因素,同樣,構圖的好壞也是長卷風景線描寫生成敗的關鍵。構圖的方法有很多,就長卷風景線描寫生而言,考慮其篇幅等特殊性,就整體而言,它主要以水平構圖居多,但局部的表現又可以多種技法并用,如“S”形構圖、“C”形構圖和“V”形構圖等,但不管是哪種構圖技法,最重要的都是要體現長卷中各物象的高低起伏、虛實相生等節奏變化。
長卷風景線描寫生就好像一篇完整的樂章,它要有高潮、低潮,構圖中也要注意首尾相顧,不能把所有的物象都安排在畫面的中心線上或缺乏高低起伏的節奏變化,那樣勢必平淡和呆板,甚至索然無味。我們可以借用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三遠法”和移步換景法,將所描繪對象的前景、中景、遠景不斷地轉換和推移,這樣就使得畫面的物象更具節奏和韻律感。
長卷風景線描寫生構圖中最忌重復、啰嗦和平鋪直敘,稍不注意就流于雷同。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是要在表現具體對象時要深入挖掘和靈活把握所描繪對象的具體特征,要畫得生動,不要只看表象。忌概念化,畫出來的物象千人一面;二是要特別強調主次關系,對于精華部分、視覺中心要集中表現,重點刻劃;三是要強化對比,要時刻注意表現作品中所表現元素和物象的虛實對比、大小對比、長短對比等等。
五、調整
雖然長卷風景線描寫生強調胸有成竹、一氣呵成,但由于其篇幅較長,這一段作品一畫完往往就在移步換景中自然半卷起來了,我們在畫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顧此失彼的現象,為了及時把握畫面全局,這個時候,經常性的“回頭看”和及時調整就很重要。我們每畫完一定篇幅就要停下來,把前面所畫的一并展開看看,下一步如何畫,前后怎么銜接等,要做到心中有數,隨時掌握畫面走勢和大局。最后,畫完時還要把畫掛在開闊處,整體看一遍,對不夠的地方進行調整、完善,同時,記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畫面駕馭能力,為下一次的長卷風景線描寫生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