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守振
早晨坐通勤車上班時,我感覺司機小黃的情緒有些不對勁兒。她平時可是大家的“開心果”,只要有她在,通勤車上就歡聲笑語不斷,大多數員工在她的感染下,心情輕松愉快,一天都會工作熱情滿滿。可這天她卻愁眉不展,常常不自覺地唉聲嘆氣,就連跟她一起工作的好姐妹也明顯受到“情緒傳染”,看起來也煩躁焦慮。
午休時,我把小黃找來了解情況。小黃性子直,三言兩語就道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孩子不好好學習,我說他還不聽。這不,我昨天又被老師找去了!任書記啊,我心里煩得很,可又沒處排解,你說咋辦?”
了解到小黃鬧心的原因后,我有的放矢地幫她卸包袱、解難題,撫平負面情緒。一番心理疏導過后,她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精氣神,以快樂的心情上崗,以輕松的心態回家。
“不讓員工帶情緒上崗”是我多年工作的心得。經驗告訴我,焦慮、憤怒、恐懼等負面情緒就像是霧霾,不僅會讓人感到壓抑、痛苦,還會影響周圍人的心情,甚至影響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更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影響員工情緒的因素紛繁復雜,比如家庭因素、工作因素、需求因素、認知因素等等。那么,怎樣才能科學疏導員工的負面情緒呢?這里面大有學問。一是最好在員工情緒平穩時調整。一般來說,在調解負面情緒時,特別是在解決矛盾糾紛、調整人員思想情緒的問題上,“冷”處理要比“熱”處理好一些。換句話說,就是待雙方情緒相對穩定時,更能聽得進去冷靜的思考和分析。二是最好在工作之余休閑時調整。在這個時間段,雙方都有相對充足的時間,容易談得深、談得透。三是最好通過聊天的方式調整。沒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隨便聊上幾句,這樣的思想工作讓人沒有戒備甚至對抗心理,更容易事半功倍。
最近,我們黨總支在午休時間組織了情緒正能量活動小組,舉辦乒乓球比賽、撲克比賽、情緒管理講座等活動,還鼓勵幽默能手活躍氣氛,化被動疏導負面情緒為主動激發正面情緒,著實見效。
(作者系大慶油田井田運輸服務分公司經理兼黨總支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