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經濟在不斷深入改革,文化產業也在大勢中迅速興起。特別是陜北文化產業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優勢,得到了迅速發展,并初步形成了榆林和延安兩個相對獨立的文化市場與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但制約兩市文化產業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文化產業統計制度是重中之重。本文就文化產業統計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文化產業;統計制度;分析;問題;改進
上下五千年,我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為我國積累了寶貴的文化財富,成為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有力保障。多年來,黨和國家極其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并把文化產業納入長期規劃,成為一項重要的工程進行部署。文化產業面對新機遇,快速復蘇和發展,同時對應的文化信息量也在迅速膨脹,需要更加完善的文化產業統計制度來支撐。
一、文化產業統計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國內文化的管理存在極大的缺陷,比如多頭管理、政企混亂等情況。有些地區還沒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文化產業管理制度,像文化、廣電、出版、旅游等部門都各自獨立,管理凌亂,文化市場出現多頭管理的情況。陜西境內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文化名城榆林,秦明古長城、紅鹼淖、鎮北臺、扶蘇墓 、李自成行宮等已基本行成獨立文化產業圈。再有,延安則因“兩黃兩圣”更加馳名中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也日益成為延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支柱產業。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比較,文化產業的步伐相對滯后,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文化產業統計也在矛盾中變得更加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對文化產業統計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陜西省內現存的文化館、藝術館、圖書館、影劇院等公共文化設施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有的甚至疏于管理和維護,已經出現老化的現象,導致很多業務無法正常開展。這是源于社會對文化產業將來成為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的趨勢認識不足,再加上政府長期以業績為第一的傳統思路以及行政機制所致。
2.對文化統計定位于“事業統計”,而非“產業統計”
通過多年來對文化產業的改革,不斷推進文化產業市場化進程,很多國有文化單位產權界限清晰、權責明晰、政企改革,成功實現了“轉制”。同時,很多公益性質的文化事業單位也通過拓寬服務渠道,擴大服務對象,更好的承擔公共文化宣傳服務的重任。在這改革過程中,文化市場不斷的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延伸文化產業鏈條,并且帶動其他產業快速發展。但是,從文化統計制度來看,文化產業統計依然還在事業單位時期的統計狀態踏步,圓圓不能適應產業模式的發展。對文化產業進行統計操作的人員,對文化產業的現狀和發展了解不深,錯誤的認為現在一句的文化統計指標依然是事業單位時期的統計性質,從而無法對已經經過產業化、市場化變革的文化產業進行定量化分析,形成產業統計數據。
3.是較多關注“實物量”統計,缺少價值量核算
通過對過去大量的統計資料進行分析,對于文化的統計,主要內容依然是人員數量、機構數量、圖書數量等可以看得見的“實物量”指標。這些實物量統計,可以客觀直接的反應文化產業的現狀,并且可以清晰看出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但是,對于文化產業的價值來說,它的文化價值更是一筆財富,所以與單純的進行實物量統計相比,采用價值量指標進行對文化產業的統計更加準確。價值量統計方法,可以將不同類別的文化產品通過價值量進行疊加,正確反映文化產業的總體價值和發展趨勢,同時還在另一方面體現文化產業中的各項指標發展的速度,帶來的文化和經濟效益,能夠很好的為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4.缺少文化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統計內容
文化產業發展的依托載體就是文化產品,而文化產品包括兩方面,一是文化商品,二是文化服務。通過文化商品,人們可以進行娛樂活動、傳遞感情和信息,直接影響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現。文化服務主要是通過各種專業機構,為社會提供文化活動和藝術演出,更可以將社會的文化資源和信息很好的保存和傳承。所以,對于文化產業的統計,不僅要對文化商品進行統計,還應該包括文化服務統計。對于文化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文化產品的價值體現,從而,對文化產業的統計也應該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的指標。生產投入方面,除了人工、原材料投入之外,還應該包括期間的損耗。生產經營方面,除了可以準確掌握的成本、盈余,還應該包括其中進行非盈利性活動使用的文化商品。生產結果方面,依據產出的產品結果進行統計,不是從前根據投入費用來進行的統計。生產效率方面,人均文化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以及文化產業同其他產業增長速度相適應的統計。
二、提升文化產業統計科學性應采取的對策
通過對陜北文化產業的資料分析,可以明顯感覺到陜北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客觀因素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主觀因素,尤其是自身觀念的陳舊阻礙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為了能夠使陜北地區在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的態勢下,充分發揮政治文化名城和人文資源優勢,使文化產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特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統計標準
將對文化產業的統計納入國家統計系統,是完善文化產業統計制度的第一要務。由于每一個國家和省的情況不禁相同,所以,對具體的文化產業統計也有一定的差別。但是主要特點一致:對文化產品的統計不僅包括文化商品,還要包括文化服務。同時文化商品中,有傳統的文化產品,還有新興的文化產品,文化產業總體覆蓋的領域廣泛,包含的項目繁雜,文化產業統計范疇是一門系統龐雜的學科。除此之外,文化產業的統計數據還要及時發布,連續發布,保證整個文化產業統計的整體性和連貫性。
文化統計制度出了要有完善的統計制度,還要有合理的制度內容,要可以通過文化統計的指標,反映和掌握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比較明顯的是現在的電子商務交易,很多可以軟件和無形文化產品,不分國別和地域,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交易,這樣就不會被海關統計,從而影響了文化統計的準確性。文化統計還要與時俱進,盡早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制定相關的制度內容,使互聯網文化交易納入正規的文化統計。
2.確保統計經費
陜西省的文化基礎設施大多由于入不敷出,迫于生計,將文化設施進行出租,導致了文化陣地的流失,很多文化活動無法開展。特別是作為陜西文化城市的榆林和延安,文化底蘊雄厚,但是文化事業經費卻投入不足,并且在財政預算中沒有將文化事業經費納入其中,這就使文化事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文化產業統計更是無法實施。政府和相關文化部門,應該清楚認識文化產業的重要性,目光長遠。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制定優惠政策和法規,使文化事業能夠在近期重新復蘇,緩解人們文化生活嚴重不足的窘狀,使陜北文化繼續保持以往強勁勢頭。
3.強化價值指標意識
文化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反映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不僅僅是文化產業實物值,更多的是文化產業的增加值。雖然,在我國的文化產業統計中,有了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指標,但是很多領導和統計人員對文化產業增加值沒有足夠的認識,在具體統計工作中,很少進行文化產業增加值的統計。
文化產業增加值能夠在一方面反映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但是僅僅這一個指標還不能完整、全面的反映文化產業的動態變化和以后的發展趨勢,這就需要有一個整體系統地價值量指標體系。在價值量指標體系中,要以文化產業增加值為核心,加入文化產業生產全過程的價值、文化產業構成內容、人均文化產業增加值等諸多指標。
4.加強法制建設
文化產業統計工作的實際操作中,主觀地隨意性直接影響最終的統計數據質量。領導對文化產業統計的重視程度,以及具體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可以直接反應到統計數據上。只有保證領導和操作者對文化產業統計,具有足夠的關注度,同時,還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依照相關的統計法律法規進行操作,才能夠使文化產業統計具有實用性。所以,我國要不斷完善統計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設,特別是文化產業統計法律法規的出臺,不斷提高統計法律法規對領導和操作者的法律效力和約束力。并且還要通過各種業務學習和案例宣傳,對領導和操作者進行相關的培訓,也利用各種活動,通過播放宣傳片等靈活方式,在社會進行統計法的宣傳,使廣大群眾對統計法有一定的了解,并逐步認識到統計法的重要性。通過社會公眾法制觀念的不斷提高,社會監督力度逐漸增大,使我國的文化產業統計能夠真正得到保障,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打擊和嚴懲。
三、結語
文化產業統計的數據資料,最重要的就是真實,只有真實的結果才能夠為國家提供實用的信息,也是國家統計部門誠信的表現。做好文化產業統計,可以使國家準確、及時掌握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并且可以通過相關的政策和方法,及時調整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為了能夠使我國的文化產業快速復蘇和發展,特別是文化產業資源豐富,卻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陜北地區,要不斷加強領導和統計人員的重視程度,完善相關的額統計標準體系,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使文化產業統計走向正規,推動陜北文化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鄭煒. 發展文化產業是建設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J]. 理論界. 2006(03)
[2] 徐曉暖,李偉.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提高城市文化競爭力——關于大連市發展文化產業的調查與思考[J]. 大連干部學刊. 2003(03)
[3] 張麗萍. 積極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思考[J].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04(01)
[4] 苗寧禮,林延岳. 文化產業的創新之道——以深圳市福田區為例[J].人民論壇. 2010(17)
[5] 張艷琴. 對廣州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思考[J]. 法制與社會. 2007(12)
[6] 陳少峰. 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經濟轉型與文化產業[J]. 思想戰線. 2009(02)
[7] 鄭東育. 福建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J]. 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02(04)
[8] 韓林根. 樹立文化產業新理念[J]. 群眾. 2002(05)
[9] 陳學璞. 論十六大對文化理論的創新發展[J]. 桂海論叢. 2003(04)
作者簡介:
田麗紅(1978-),女,漢,陜西富平人,統計師,本科,陜西省府谷縣統計局,研究方向:社科文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