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雷震,四川瀘州市龍馬潭區閔灘養殖場場長。沐浴著清晨柔和的陽光,雷震每天都開著他的本田車到養殖場去。
4月3日,天上下著小雨,通往養雞場的道路因為開發區施工,雖只有不足一公里的路程,車還是在左右打滑中搖晃10多分鐘才到達。養殖場位于四川瀘州市龍馬潭區塘鎮望山坪村閔灘子合作社,占地1萬多平方米的養殖場現有存欄雞近8萬只。
“現在是幾天聽不到雞叫喚,心頭邊空嘮嘮呢”,養殖場場長雷震望著雞群笑著說。和往常一樣,雷震幾乎每天早上8點半都會準時來,視察雞場是雷震每天早上吃過早飯之后必做的第一件事。對他來說,這些雞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需要悉心呵護。看著滿棚的雞叨著食、撒著歡,雷震那布滿滄桑的臉上,現出舒坦愉悅的笑容。
瀘州是中國酒城。在白酒行業,一提起雷震的名字,都知道他是做酒的,雷震自己開酒廠,把酒賣到外省去了的大老板。
一個酒老板為什么跑去養雞?
“當初計劃辦養雞場,家人和朋友都很反對。自己白酒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一個門外漢跑去辦養雞場風險大的很,要是遇到雞瘟還要你血本無歸。但由于近幾年白酒市場在不斷萎縮,糧食價格又在不斷的上漲,做酒的利潤空間不大了,雖然有成熟的營銷渠道,但只要給自己的老客戶保證質量,服務好就行,辦養雞場是要多尋找一種出路。”閑不住的雷震道出了他辦養殖場的初衷。
萬事開頭難。一個“門外漢”初辦養雞場,雷震遇到了很多事先沒想到的問題,為了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狀態,他從家里搬進了雞場內的老房子,風吹日曬,蚊蟲叮咬,吃盡了苦頭。2011年4月,第一批從廣西買進的5000只小雛雞運到了養雞場,雷震開始當上了 “雞司令”。然而,這個“司令”卻不是這么好當的。雞場本身條件艱苦不說,還要加上道路不便,下雨天,車子在泥濘的路上左右打滑、底盤掛得咔咔的響。更主要的是缺乏養雞的經驗。
在養雞的過程中,雷震還是遇到了種種困難。小雛雞并不好養,方法掌握不當就容易造成大面積死亡。4月份的氣溫,對于小雛雞來說,還是顯得有點冷。為了給小雛雞保暖,雷震特地改造了兩間育雛室,打造了兩座土炕,通過不斷給土炕加熱,所產生的暖氣經過管道通向育雛室,24小時不斷供熱,以此來確保育雛室的溫度始終處于小雛雞成長的適宜溫度。那些天,雷震沒有一天能睡個安穩覺,每到晚上,隔半個小時就要起床一次為查看溫度,怕土炕的溫度不穩定,還準備了紅外線燈做應急。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半個月。隨著小雛雞一天天的成長,每過一周,育雛室室內溫度被控制下降三度,直至一個月后,才被正常放養到雞場內。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雷震細心的照料下,第一批小雛雞的成活率出奇的高,達到了九成以上,這對于初養雞的他來說,他養雞的成活率已經能與一些專業養雞大戶媲美,更重要的是,第一次的成功培育,讓他學到了一些養雞的經驗,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對雞習性的了解,養雞的信心也更足了。
據了解,雷震的養雞有訣竅:在同一個生產區放入同一批次的雛雞,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嚴格隔離。每一批次的土雞清群后,雞舍及時消毒,待整個養殖場的雞全部空欄晾場后再將放進第二批雛雞飼養。雷震說,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防疫安全,“養殖產業,只要不得病,什么都好說。”從2011年開辦養雞場至今還未發生過大的病害,成活率得到了保證,再加上進雛雞的時間選得好,出欄都趕上了好價錢,一直都是賺錢。
良好的市場效益讓雷震看到了“錢”途。但愛學習、勤調查的他并不滿足于現狀,在市場上看到生態土雞的價格有的竟高達60元/斤,是自己大規模出售土雞價格的幾倍。閑不住的雷震在春節期間利用空欄晾場的時間就到四川各地考察學習,并尋求更強的技術支持和合作。
雷震透露,日前他已與雅安思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并簽訂了相關購銷合同,希望借助思圃農業與四川農大的合作關系把自己的養殖場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