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勝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0020-02
化學實驗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形成化學學習技能、技巧的源泉,是中學化學教學的基礎。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長遠目標出發,充分靈活地發揮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我們做好了這項工作,就一定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等各個方面進行全面、和諧、高層次的培養。那么如何創造性地進行實驗演示,繼而有效地達到成功地進行創造教學的目的呢?
一、組合實驗,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全面性
1.裝置的重新組合
例如,要安全地制備純凈的某氣體,可把制氣裝置、洗氣凈化裝置、干燥裝置、集氣裝置以及尾氣處理裝置組合為一套演示實驗裝置。如制氯氣→飽和食鹽水→濃硫酸→集氣瓶→氫氧化鈉溶液。再如用實驗驗證濃硫酸與碳共熱的產物,學生通過思考不難得出這樣的操作:濃硫酸和碳共熱→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學生由于經過了這樣的訓練,思維更加全面,因而在高考中取得了良好成績。
2.從性質的組合上設計演示實驗
在講單質碘的性質時,把碘升華這一物理性質實驗與碘的化學性質實驗(碘與鐵反應)組合設計為一個實驗:在蒸發皿中混合適量鐵粉和碘,再滴幾滴水作催化劑,立即看到紫紅色蒸氣冉冉升起,將表面皿罩在蒸氣上方,即可看到碘蒸氣凝結為固體碘。這樣演示不僅使學生印象深刻,而且掌握了碘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組合實驗要根據化學教學大綱的要求,把重點知識、基本操作有機結合,合理組合,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全面性。
二、通過模仿、移植來設計演示實驗,培養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
人們為了解決難題,往往利用兩種事物的相似性進行模擬和移植,把這種模擬和移植應用于教學上,常常可以收到奇異的效果。如我在做完氯化氫的噴泉實驗之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利用氯氣來成功地做噴泉實驗?并且在講臺上擺出一燒瓶氯氣、一燒瓶氫氣、NaOH溶液、水、鹽酸等藥品和儀器,供同學們選擇、設計實驗。在學生提出種種方案之后,選擇其中最優秀的演示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噴泉實驗。實驗取得了預期效果,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分析小結得出結論:并不是氣體易溶于水才能形成噴泉,而是氣體“溶”于某種液體能產生較大壓強差的就能產生噴泉。這種實驗教學方式,既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批判性。這種方式耗費時間較長,因此教師在課前要精心安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三、變換演示角度,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創造需要觀察,有時站在特殊的角度,更易發現本質。如我在演示“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的平衡體系在注射器中受壓強影響”的實驗時,先讓學生的眼光垂直推注射器活塞的方向進行觀察(學生主要觀察到顏色變深),結果,遲遲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然后讓學生的眼光對著推注射器活塞的方向進行觀察(只觀察到顏色漸漸變淺),就迅速得出了正確結論。據此進行分析,前一種觀察角度主要只注意了體積改變即濃度改變這一物理變化所引起的顏色變化,忽略了平衡移動所引起的顏色變化,而后一種角度的觀察,濃度改變和氣體厚度改變兩項抵消,顏色不變,接著平衡移動所引起的顏色改變自然就成為觀察的焦點了,學生自然也能敏捷地得出平衡移動的規律。
四、擴大或縮小演示實驗,培養思維的變通性
把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原理應用于化學教學,我們可以把演示實驗進行擴大或縮小,既因地制宜,靈活思維,又可窺探到量變引起質變的條件。
1.改變儀器的大小或型號
如實驗室制乙烯的裝置,當我在條件較差的農村學校任教時就是采用更小型的裝置,以大試管代替燒瓶,不用溫度計進行的。受這一實驗的啟發,很多學生動手做起了家庭化學實驗,其中學生制造的瓜果原電池曾榮獲市一等獎。
2.改變試劑的用量
如在學習鐵與硝酸的反應時,學生對硝酸濃度和用量不同產物不同這一結論難于理解,于是我就設計了如下實驗:鐵與少量稀硝酸反應和與過量稀硝酸反應,所得溶液的顏色分別為黃色和淺綠色。事實勝于雄辯,學生既掌握了這一知識點,又學會了研究問題的方法。
五、反方向演示,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化學實驗很多可反向演示,但實驗的現象和結論有的與正向演示相同,有的則不同。例如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鋁溶液中,與將氯化鋁溶液逐滴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產生的實驗現象就不同。只要將這一過程用實驗演示一下,學生就會印象深刻,深信不疑;再如用石墨電極電解氯化銅溶液一段時間后,立即將電極反接,出現的現象也明顯不同(陽極不再立即析出氯氣)。這樣正反兩次演示一并分析,學生個個都能透徹理解電解原理,思維的深度也大大提高。
當今,教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教師的角色正由知識的傳授者逐漸向教育實踐的研究者轉變。化學教師是化學研究科研的主體,重視并加強化學教育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對完成教師由“經驗型”“傳遞型”向“科研型”“專家型”的角色轉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既是中學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實現中學教學目的的最有效的途徑。
(責任編輯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