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繼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069-01
課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老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想讓我們的課堂學習富有生命活力,我們就必須去思考這樣一些問題:課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愿跟著老師設定的思路走。是將教案進行到底,還是大大方方地順著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前進?這是擺在每個老師面前的一道思考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尊重學生的發現,課堂會變得美麗。
“老師,我有一個發現。”
這是一節語文課,當時正在講《春雨的色彩》,我正津津有味地帶領學生體會在不同的小動物眼中,春雨各不相同的色彩。這時一只小手高高地舉起來,然而離下課已沒有多長時間了,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我沒有理會,繼續講課。小手開始晃動起來,似乎要引起我的注意。最后,這名同學忍不住叫了起來:“老師,我有一個發現。”“你有什么發現呢?”“我發現春雨不僅有這三種色彩,還有其它的色彩。”我一聽很高興,提醒全班同學:“同學們注意了,現在蔡瑞旭同學有個重大發現,讓我們來聽一聽。”“我認為春雨也是粉色的,你們看,春雨落在杏樹上,杏花就粉了。”他邊說邊指向窗外。時值春季,窗外的杏花開得正旺,白里透粉。蔡瑞旭同學話音剛落,同學們頓時興奮起來,似乎都有了新發現。大家舉手搶著說:“老師我也發現了,春雨是白色的,春雨淋在梨樹上,梨花白了。”“老師,春雨灑在打碗花上,打碗花紫了,春雨就是紫色的了。”……下課鈴響了,雖然這堂課的教學任務沒能完成,但我很興奮。以前每節課教師都是課堂的主人,串講串問。甚至有時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每次學習提及質疑,不是被“蜻蜓點水”一帶而過,就是被想方設法回避掉,老師們在課堂上常常是一種疲于應付的狀態。今天課堂上的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學的輕松,同時體會到發揮孩子的能動性、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是多么重要。
以后的語文課上,學生的聲音多了,活動也多了。又是一節語文課,我們在學習《三個小伙伴》一課。我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誰做得對?”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起小手,同時喊出安東的名字。看來,學生對安東將自己一大半的面包分給瑪莎的行為,都從內心給予了認可,他們幼小、純真的心靈都被安東感動了。正當他們七嘴八舌夸獎安東的時候,忽然一個聲音響了起來——“老師,我有不同意見!”一位同學急著站起來說。“維加和安娜也應該受到表揚。畢竟他們也關心了瑪莎,還有很多同學連句關心的話都沒說呢!所以我認為他們做的都對。”學生們都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經驗對這個故事中的人和事表示出各自不同的態度,看到孩子們會思考,會發現,會表達,我萬分欣慰。如果我在教學中對第一次突然舉起的小手視若無睹,如果我對第一個發表反對意見的學生沒有給予特殊關注的話,我想我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失去一次又一次和學生真正交流的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的發現,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比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盡管學生的創新求異有時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天真、幼稚的,但是這些不經意間出現的亮點是學生學習的頓悟、靈感的萌發、瞬間的創造,稍縱即逝。作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礎教育的工作者,我們必須要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讓智慧閃耀光芒。老師的一句:“多么有創意的見解呀!”讓大家情不自禁地認同他,這樣一來,其他學生也興趣盎然。教師順水推舟,隨著討論的進行,不時有同學舉手,不時有新的想法產生。由于教師捕捉到的信息“價值不菲”,從而激活了其他學生的思維,迸發了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我們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和看法,這樣學生才能得以暢所欲言。在教學中,教師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思維,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獨特的心靈世界。他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和語言去理解文章,這一切也許會讓我們成人的眼睛迷茫,甚至不屑。但是作為老師,我們應小心翼翼地呵護每個孩子的發現,給予學生更多的掌聲和喝彩,使學生敢于嘗試,勇于探索,在失敗和挫折面前不氣餒,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
幾年來,經過課改大潮的洗禮,在摸索和探討中,我和孩子們走過了一節又一節難忘而精彩的互動課堂。在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的思維是最沒有束縛、最活躍的。他們的腦子里裝著許許多多奇異而閃亮的火花。只要得到一個小小的思維空間,他們就會發揮想象,開始創新。而我們教師們所能做的,就是給他們的思維再插上翅膀,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