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6-0078-01
高中數學總復習是一項復雜的、難度很大的學習活動,它既要立足于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要著眼于提高能力、深化思維;既要在復習中學清、學全題型,又要避免“題海戰術”。下面,我結合多年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談一下如何進行總復習。
一、注重基礎,回歸課本
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強調“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的知識點看起來在課本中沒有出現過,但它屬于“一捅就破”的情況,出現的可能也是有的。“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說高考最重視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和相關的知識。例如,將直線方程代入圓錐曲線方程,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的判別式、求根方式、韋達定理、兩點間距離公式等可以編制出很多精彩的試題。盡管復習時間很緊,但我們仍然要注意回歸課本。
二、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結構
在課堂教學結構上,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數學課堂教學必須廢除“注入式”“滿堂灌”的教法。復習課也不能由教師包講,更不能成為教師展示自己解難題的表演,而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主動積極地探索活動中實現創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華智慧,提高數學素養和悟性。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任務是點撥、啟發、誘導、調控,而這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復習課上有一個突出的矛盾,就是時間太緊,既要處理足量的題目,又要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二者似乎是很難兼顧。我們可采用“聚焦法”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即聚焦重點、難點,少講、精講。
三、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藝術性
上復習課時,由于解題的量很大,更需要我們將解題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讓學生領略到數學的優美、奇異和魅力,這樣才能變苦役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勞,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一道好的數學題,即便具有相當的難度,它卻像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又像一部情節曲折的電視劇,那迭起的懸念、叢生的疑問正是它的誘人之處。一個優秀的教師,就是要帶領學生從“山重水復”走到“柳暗花明”,讓學生親身體驗了“經歷風雨才見彩虹”的成就感,自然會激起他們更強的征服欲和求知欲,就會主動地從“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課堂上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情境,激發熱情。
四、講究講評試卷的方法和技巧
①照顧一般,突出重點。在講評試卷時,不應該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試題只要點到為止,有些試題則需要仔細剖析,對那些涉及重難點知識且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于學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則要對癥下藥,為此教師必須認真批閱試卷,對每道題的得分率應細致地進行統計,對每道題的錯誤原因準確地分析,對每道題的評講思路精心設計,只有做到評講前心中有數,才會做到評講時有的放矢。
②貴在方法,重在思維。方法是關鍵,思維是核心,滲透科學方法,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數學教學全過程的首要任務。通過試卷的評講過程,應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加強。訓練“多題一解”和“一題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羅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對比,從而揭示最簡或最佳的解法。
③分類化歸,集中講評。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集中講評;形異質同的題,集中評講;形似質異的題,集中評講,盡可能的讓學生從本質上去了解出題人的意圖,以不變應萬變。
五、保持最佳的復習心態、制定合適的復習計劃
心態甚至比學習方法更重要。學習心態是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數學活動不僅是“數學認知活動”,而且也是在情感、心態參與下進行的傳感活動,成功的數學活動往往是伴隨著最佳心態產生的。因此解題過程中,必須思路清晰,因果分明,準確規范,不應有任何遺漏與含糊之處,即“會做的要得滿分”。成功感是學習的“內動力”,是促使創造性思維引發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要對自己的成績有一種獨特的成功快樂和自我欣賞與陶醉,這樣才能保持積極的進取心態。所以,最佳學習心態主要由輕松感、愉悅感、嚴謹感和成功感構成,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促進。輕松是數學活動成功的發動機,愉悅是成功的催化劑,嚴謹則是成功的監控器,而成功既是關鍵又是最終的目的。
(責任編輯 劉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