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在信息與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當今時代,人人都可能遭遇“超負荷心理”的重壓。如果一個人總是在生存與發展的沖突中處于茫然、沮喪、愁悶、頹廢的精神狀態,最終受傷的必然是自己。調查表明:一個長期沉溺于人生傷痛,或處于憂郁狀態中的人,其諸多病癥的發病率及精神崩潰的風險就要比樂觀、開朗、愉悅者高得多。為避免深陷精神緊張的心理危機之中,現代人可用以下“心理按摩”的方法來舒展身心,防病健體。
一、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心理行為方式。它可以發泄內心長年所遭受的思想和感情上的壓抑,從而獲得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的平衡協調,達到鎮靜平和、陶冶情操的治病目的。這是因為自己聲音的音調有使人鎮靜的作用,能使人獲得有安全感和人際接觸的感受。大聲對話可以調整頭腦中紊亂的思緒,尤其是在緊張勞累時,可以改善睡眠。
二、沉思冥想
沉思冥想也是一種松弛思想的好方法。美國醫學專家普遍認為,沉思冥想可以預防甚至治愈多種疾病,包括心臟病、關節炎和甚至被視為絕癥的艾滋病和癌癥。沉思冥想帶來的完全松弛,在對抗疾病方面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通常情況下,緊張會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而沉思冥想會減緩身體的緊張。
三、自由聯想
近年,歐美一些國家流行用“自由聯想療法”治癌。患者運用此法,至少可以增強治愈疾病的信心,緩解痛苦,減少折磨。對心理壓力大者,經常運用此法,可以使其精神放松,達到一種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自由聯想療法”的秘訣在于幫助患者樹立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強戰勝病魔的勇氣。科學家預言:運用“多元聯想療法”能治愈許多慢性病。
四、學會寬恕
研究表明:寬恕能幫助怒氣深藏的憤懣者抑制沉痛的回憶,治愈心理創傷,甚至能幫助他恢復友情,與不小心傷害過他的人和好如初。寬恕應該說是一種寬宏大度的行為。因為報復永遠不能消除仇恨,它會造成冤冤相報,永無止境。印度圣雄·甘地說得好,要是我們都把“以眼還眼”作為公道歸類,那整個世界就會盲目了。寬恕可以治愈痛苦對我們心靈的創傷,同時也可使我們重見希望之光。
五、寫寫日記
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發泄渠道。當你有了什么心事,有了特殊想法,或者有了什么委屈和憤恨,又不便對他人提起時,你都可以用筆在自己珍藏的日記本上記下來。寫日記的過程是一個完全的隱私過程,因而它又是一個什么都可以訴說的過程。人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會把積聚在心里的各種哀怨通通傾瀉出來,由于怨氣得以宣泄,個人激動的情緒就會漸漸穩定下來。
六、泡澡淋浴
泡澡淋浴也是釋放壓力的一種好方法。當一個人遭遇過度的緊張或壓力時,及時去洗浴房洗洗淋浴,尤其是泡個熱水澡,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當你淋浴時,你會感到緊張的身體有一種特別的放松快意;當你靜靜地躺在浴盆水中時,輕松的感覺會慢慢地流淌到手臂、肩膀直至全身。你還可以嘗試一下中草藥浴等洗浴方式。
七、聽歌賞樂
研究證實,音樂療法是治療心理疾病的一種有效方法。聽歌賞樂可以增進健康,輔治疾病,使人延年益壽。國外有很多醫生用音樂來止痛、解毒、消除緊張情緒,并治療神經衰弱和失眠。當一個人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他的呼吸就加深,神經就松弛,疲勞便得以消除。經常欣賞優美動聽的音樂,不僅可以享受到一種美的藝術,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激發熱情,興奮大腦,使你從中獲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氣。
八、觀花賞花
觀花賞花是打開心靈的窗戶、進行心理按摩的好方法。研究發現,芬芳撲鼻的鮮花味可以用來治病,特別是對憂郁癥、焦慮癥、妄想癥和恐懼癥這些牽涉心理的病癥具有特殊療效。如:菊花能用來治療自戀狂和占有欲;天竺花香能使人神經安定鎮靜,促進睡眠,消除疲勞;米蘭香味能使氣喘病人感到心情舒適;薰衣草花香能使心跳過速病人的心率得到減緩;丁香花香對牙痛病人有鎮痛安靜作用。
九、練寫書法
書法不僅是一種富含審美意象的藝術活動,也是一種很好的養生、健身活動。揮毫練筆,不僅能得到藝術上的高雅享受,而且能活動筋骨,怡情養性,增進健康。它與氣功、太極拳相似,可視為一項氣沉丹田、靜中有動、外靜內動的柔性健身運動。人在練書法時,“意在筆先”、“凝神靜慮”,運筆時氣沉體松,專心致志,如此“沒有雜念”的意象行為活動,可使人心情舒暢,樂此不疲。
十、學學繪畫
繪畫作為一種高雅的審美藝術活動,也是一種能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煥發的健身運動。一個人在有煩惱時,應將其暫時擱置,尤其是到野外去一邊寫生作畫,一邊欣賞自然美景,自有盎然之情趣。鑒于繪畫有益于身心健康,國外一些醫院還采用繪畫療法治療疾病,如選一清靜環境,讓病人調色涂抹。通過繪畫,患者自然地將壓抑在心頭的感情發泄出來,借此調節其精神,改善其病情,加快其康復,從而獲得其他醫療手段所達不到的良好效果。
十一、登高遠眺
古詩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一個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望得遠”才能“想得開”。否則,只會有“井底之蛙的目光。一個“鼠目寸光”者是很容易被煩惱壓垮的。所以,當你有煩惱時,你可以爬上高樓,也可以攀登高峰。或看日出,感受太陽噴薄而出的光和熱,讓清晨第一縷曙光照亮前程;或遙望星空,讓那份靜謐和美好替你忘憂解愁;或面對大海,讓所有的悲傷和抑郁都變得微不足道。
十二、外出散步
散步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人在遭遇緊張壓力后,若能抽出一些時間走到室外去散散步,哪怕是短短的幾分鐘,對消除先前的緊張都有明顯的效果。所以,為現代化壓力所困擾著的現代人,不妨每天抽出半個小時時間,找個公園、街心花園或社區綠道去漫步。當你放慢了平時緊張的腳步時,你會突然發現周圍的景色原來如此美麗,你的心也會隨之安靜下來。
十三、放慢節奏
現代化的生活節奏是非常快的,一個人若沒有自制力,就會被多元化的快節奏誘導向前。人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丟失自我。其實,有好些事都不是我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得快”。明白此理,你的生活才不會被“時尚流行風”裹挾。生活中,雖然煩惱會不斷襲來,但通過你的努力,卻可以把它消減到最小。為此,你可以把生活中的速度放慢,吃飯的時候細細品味,開車的時候不要為堵車煩心,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茶或咖啡,讓自己定定神。當你的整個生活節奏放慢下來,并能自我把持時,你的心情也就會舒緩一些。
十四、加強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無疑也是激活生命活力、消減煩惱壓力的一個好方法。在進行激烈的奔跑,或者水中暢游,或者揮拍激戰時,肌肉雖是緊張的,神經卻是放松的,大汗淋漓過后,你會得到徹底的放松。即便是一些較為平和的體育運動,如打乒乓球、羽毛球、下圍棋、下象棋、打橋牌等,也有轉移注意力、忘憂解煩之功效。
十五、外出旅游
旅游是一項能愉悅心情的現代心理按摩運動。富有詩情畫意的自然景觀是大自然奉獻給人類的精美杰作。周末或者假期,你可以與家人和朋友到郊外或風景區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與此同時,處于森林茂密的山林地區,大量負氧離子的生成能讓人感受天然氧吧的實在。去郊野旅游,既有利于審美情趣感知的提高,又有利于對生命情趣的感悟。
十六、求助熱線
熱線電話是現代人傾訴煩惱的又一通道。心緒不佳的人,可以在白天撥打各種專設的問題熱線,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撥打心理熱線,或者直接找個可靠的心理專家約見,然后盡情地傾吐煩惱。哪怕連對最親近的人也不愿說出的隱衷,借助熱線都可以毫無顧慮地和盤托出。通常,接聽熱線的心理專家會像醫生治病一樣,根據你的傾訴,或給予心靈激活,或給予特定輔導,在讓你痛快地傾訴一通之后,啟發你用自己內在的力量一步一步地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十七、上網聊天
在互聯網構成的虛擬網絡時代,所有上網者都可能成為你的知心“聊友”,而你的所有隱私都可以得到網絡的屏蔽。所以,當你有煩惱時,你完全可以登錄互聯網,進入聊天室,向陌生人把自己內心的各種不良情緒,如苦悶、壓抑、不安、憤怒、憂愁等,自由自在、毫無約束地抒發出來,同時還可以借助同其他網友交換看法,來理清自己的思緒,并得到別人的安慰。
十八、找人談心
對個人而言,最大的壓力就是當自己有煩惱時將其壓抑在心而不向外界傾訴。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人在失意或受到挫折時,最需要朋友的關照和幫助。為此,平時你就要注意善結朋友,這樣在遇有煩惱時你就可以及時找對象傾訴咨詢。找朋友談心,最便捷的是通過電話進行,最有效的是直接找朋友交談。在朋友善意的勸導、熱心的安慰下,你的精神痛苦將得以消除。
十九、善于讀書
古人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醫家常言:“常讀書,樂忘憂,腦運動,氣血舒,好養生,利康壽。”國外有訊:書籍療法可使不少慢性病,尤其是神經系統及心理疾病的患者很快康復。的確,讀書與著書一樣,讀書人情緒的表達和轉移,能起到分散心思、調整心態、冷靜情緒、平衡人體陰陽氣血、減少精神痛苦的心理作用。
二十、學會幽默
幽默易使人發笑。笑是一種美麗心靈的“潤滑劑”,它可以使煩惱化為歡暢,讓痛苦變為愉快,將尷尬變為融洽。因此,在心情焦慮時,不妨來點幽默,找點笑料,一笑解千愁。目前,美國一些科研機構已經證實:推行幽默療法,可使許多患者全身肌肉得到松弛,解除他們煩惱、內疚、抑郁的心理狀態。
(作者聲明:版權授予刊載者,拒絕轉載與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