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陜鼓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2.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9;3.西安市臨潼區陜鼓水務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600)
城鎮污水處理廠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項目是目前政府已建成的項目上應用較多的一種投融資模式,即移交-經營-移交,具體是政府將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一定期限的經營權和(或)產權以特許經營權的方式有償轉讓給投資單位,投資單位獲得污水處理廠的特許經營權并在當地注冊成立項目公司,在雙方約定的特許經營期內運營管理污水處理廠,通過收取污水處理服務費的方式獲得投資收益,特許經營期滿后再將污水處理廠的產權及特許經營權無償移交給政府[1]。政府和投資人通過TOT模式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市場化運作,實現雙方的共贏。本文以西部某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為例研究污水處理廠TOT項目實施的關鍵過程。
西部某城鎮污水處理廠可研批復總設計規模為10萬m3/d,分兩期建設,一期規模為5萬m3/d,其中預處理土建工程及公用建筑按照5萬m3/d規模一次建成,生化系統和設備按照2.5萬m3/d配備,形成設計規模2.5萬m3/d的污水處理廠進行運行,根據調查其實際進廠處理的平均污水處理量為1.8萬m3/d。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出水標準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準。該廠在項目轉讓前已在當地政府的管理下運行3年。

表1 污水處理廠設計進、出水水質表

圖1 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圖
TOT模式下的污水處理廠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政府和投資單位的雙贏。根據招標文件,轉讓標的物為該污水處理廠一期一階段項目即2.5萬m3/d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土地及其建構筑物和設備等資產使用權,轉讓期限為自商業運營日起29年。由于污水處理廠TOT項目合同期長29年,投資項目操作過程工作量大且呈復雜的相關性,在實施過程中項目的盡職調查、技術分析、財務分析、風險分析是TOT項目的關鍵過程。
投資單位組成了以投資、財務、技術、法律專業為主的項目小組對項目開展了盡職調查,形成盡職調查報告。盡職調查應從項目基本概況、人力資源、市場潛力、技術及資產狀況、運行狀況、財務狀況、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方面進行調查。
根據盡職調查時對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文件及運行臺賬等資料,分別從運行的技術指標和成本結構進行了分析,技術指標分析結果見表2,成本結構分析結果見圖2。運行現狀的分析結果為后續的財務分析提供數據基礎。

表2 運行技術指標分析表

圖2 污水處理廠成本結構分析圖
由表2可以看出,改污水處理廠水質指標屬于典型的城市生活污水水質,進水水質波動較大主要是因為該廠收集系統未實現雨污分流,其中進廠收集系統有部分明渠,進廠水質受雨水影響大,且生活垃圾較多。出水水質指標COD、NH3-N、SS均在設計出水水質標準,可以看出雖然進水水質波動較大,但工藝運行比較穩定,出水水質基本能達標排放,工藝系統抗沖擊能力較強。進廠平均水量為1.669萬m3/d,是設計水量的66.7%,這一點在投標方案和TOT協議中需重點考慮,也是影響投資收益的關鍵因素之一。
經分析,污水處理廠直接運行總成本為20.65萬元/月,噸水直接運行成本(按出水量計)為0.54元/m3。由圖2可以看出在直接運行成本中占比最大的費用為電費,占比54.50%。其次為人工費14.80%、管理費10.10%、污泥處理費7.50%,藥劑費6.6%,占比最低的為維修費6.5%。由表2中的電耗數據看出,運行過程中的平均噸水電耗為0.41度,噸水電耗相比其他項目偏高。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水量不足,另一方面與運營管理水平有關。高電耗將導致直接運行成本偏高,投資收益率降低。因而,水量分析和運營后的節能降耗措施將是投資單位運營后需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財務分析中,特許經營期限、水量、水價、總成本費用和固定資產折舊、投資額、資金籌措方式是主要指標,財務分析的目標是在國家現行財稅制度和市場價格條件下測算項目的費用和效益,考察項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償能力,得出財務評價結論以供投資項目決策。招標文件確定項目污水處理服務費基礎單價為0.8元/m3,污水服務費不包含污泥處置費,特許經營期限為29年。
2.3.1水量測算
根據技術分析結論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偏低,在特許價格一定的情況下,處理水量偏低不能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入,將會使項目變得不可行。水量是確定項目凈現金流量的基礎,使項目可行的前提條件是NPV≥0。為使項目可行,財務分析的測算水量設定在特許經營期的前2年保底水量為設計水量的80%即2萬m3/d,第三年至運營期結束保底水量為2.5萬m3/d。
2.3.2特許經營期
特許經營的市政污水處理廠項目運營期限一般為20-30年,根據招標文件規定,該污水處理廠TOT項目特許經營期為自商業運營日起29年。
2.3.3成本分析
成本費用是財務分析的基礎數據和影響財務分析結果和項目決策的關鍵因素。污水處理TOT項目的成本費用的核算需以現行數據為基礎并結合投資單位的技術水平進行調整后再進行財務分析。成本費用包含經營付現成本、資金成本、折舊費和攤銷費、保險費、稅費等,經營付現成本指電費+人工費+藥劑費+水資源費+污泥處置費+維修維護費+管理費用等。本項目成本分析除折舊費、攤銷費和財務費用外,其余各項均根據盡職調查歷年實際發生數據進行核算。折舊費采用分類直線折舊法計提,固定資產中建筑物(預備費并入該項)按40年折算,殘值率5%,設備費按10~15年折算,殘值率5%。
2.3.4投資額測算
投資額是投資單位現金流出的主要因素,在水量和特許價格確定的情況下,項目的現金流入為定數。在保證項目可行即NPV≥0,則為使項目可行,在達到投資單位預期的投資收益時投資額越低對投資人帶來的資金壓力越小。投資額是污水處理廠TOT項目的重要定價因素和能否中標的關鍵指標,是財務分析的主要目標之一。根據水量、水價、成本、投資收益率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測算出合理的投標報價。
2.4.1 前期風險
城市污水處理廠TOT項目轉讓的對象為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在進行轉讓程序之前首先要對污水處理廠現有設施進行評估。估價過低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估價過高會造成投資單位收益無法達到市場預期,影響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因此,投資單位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的工作小組專業能力和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能力是項目的前期風險。
2.4.2技術風險
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水量、水質受到城市定位、居民生活水平、工業廢水含量、收集管網、雨污分流或河流等多種復雜因素影響呈動態變化,因此對污水廠的工藝和設備、設施等均帶來沖擊負荷。工藝技術可靠性、抗沖擊負荷能力、設備設施的工況和質量、運行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等技術風險因素都直接影響運營管理的質量和投資單位的收益。
2.4.3管理風險
污水處理廠TOT項目運營管理風險有國家政策和外部環境、政府監管、污水處理服務費的支付、技術和設備改造項目管理、設備設施的維護管理、團隊管理、投資單位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水平等,這些影響因素將直接影響項目的投資收益。由于投資單位的特許經營期限長達20年以上,在此期間國家政策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會對項目產生較大風險,例如國家對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提高或新增控制性指標,將會導致投資單位產生處理不達標和成本增加的風險;污水處理廠收集區域內新增工業企業排放的廢水將會導致原有系統無法抵抗來水的沖擊負荷不能達標排放,投資單位需對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適應新的水質。污水處理服務費的支付也存在風險,污水處理TOT項目轉讓人一般為政府或政府下屬部門,政府的換屆或組織機構的調整等都將帶來支付風險。
2.4.4合同風險
污水處理廠TOT項目的合同條款約定了水價、水量等,污水處理廠為市政公用項目,項目性質決定了其公益性特點。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物價的上漲,運營的生產成本價格會隨著物價水平的上漲而提高,但水價的調整關乎民生,一般需要通過聽證等一系列程序進行調整,多滯后于市場價格的上漲,直接影響投資收益。另外,政府的財政狀況也會帶來違約風險,政府財政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政府違約風險相對較小,但在財政狀況緊張時會存在政府違約,無錢支付或延后支付等情況均對投資單位造成了合同風險。
投資單位在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TOT項目時,其關鍵過程是對項目進行盡職調查、技術分析、財務分析和風險分析等。盡職調查應從項目基本概況、人力資源、市場潛力、技術及資產狀況、運行狀況、財務狀況、存在問題及建議等方面進行調查。技術分析重點評價污水處理廠工藝運行狀況、評估運行水量、設備設施工況優劣、技術指標達標情況及其穩定性、達標成本等分析項目的技術可行性。財務分析以盡職調查和技術分析數據為基礎,以水量、特許期、水價、運營成本、投資額及收益率等因素分析項目的經濟可行性。風險分析分別就前期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合同風險等方面評價項目的風險是否可控。
參考文獻:
[1]吳煥林.城市污水處理行業TOT模式的探討.法制與社會,2008,(10):343-344.
[2]孟繁宇,樊慶鋅,紀楠等.城市污水處理廠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2,37(2):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