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期
刊物介紹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原《環境科學動態》)雜志1976年創刊,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管,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辦,是環境科學綜合性科技期刊。《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辦刊宗旨為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方針、政策、法規,介紹國內外環境科研成果、環保工作經驗;介紹各類環境污染物處理、處置技術及污染源治理經驗;介紹國內外有關環境科學的信息與動態。宏觀與微觀、環境社會科學與環境自然科學、提高與普及相結合。全面報道國內外環境科學的發展及研究動態,促進作者及讀者之間的交流。 主要欄目:政策研究,綜述報告,調查與考察,應用技術,新知識介紹。 主要內容:1.國內外環境政策、環境管理、環境法學、環境經濟學、環境醫學、環境毒理學、環境教育學等綜述及研究報告。2.國內外環境生態、農村環境保護、環保產業、清潔生產、水、氣、渣、噪聲污染防治新技術、先進工藝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綜述及研究報告。3.環境規劃、環境分析與監測技術、環境質量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綜合防治等方法研究以及典型的調查、考察報告。4.環境政策、環保科學研究、治理技術等的發展趨勢,保護環境生態、保護人體健康的居住、生活等環境科學、法律知識介紹,社會環保熱點,重要學術活動及環保產業市場的信息等。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大16開,48頁,每雙月末12日出版發行 。每期定價10元,全年共計60元。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3-2347,國內統一刊號為CN11-1955/X,廣告經營許可證:京朝工商廣字第0208號。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82-78。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卷首語
政策專題研究
- 中國初級農產品生產的環境污染威脅及應對性科研投入現狀分析
- 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發展歷程初探
- 多部門環境監測科學數據共享體系探討
- 探討適用于河流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程度的評價方法
- 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展及現狀
- 現代煤化工行業二氧化硫排放特征分析及對策建議
- 基于情景分析的鋼鐵工業物質流與價值流協調性研究
- 從引發機制角度分析“資源詛咒” 與經濟的關系
——基于中國和美國的案例研究 - 我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 機動車排放控制應用模型初探
- 政府采購環境標志電子產品的環境效益分析
- 發達國家洗滌行業節能減排的經驗介紹
- 我國城鎮居民可持續消費淺析
- 煤炭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及控制淺議
- 關于鉻酸霧測定問題的探討
- 鑄造企業生產過程中廢氣治理措施分析
——以四川某鑄造企業為例 - 海上油田開發清潔生產定量評價與實例分析
- 采用TOT模式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實施過程分析
- 鄉鎮小型屠宰場污水處理技術研究
- 我國部分城市餐廚垃圾處理現狀調研及建議分析
- 關于熱電廠清潔生產審核實踐的思考
- 我國清潔生產審核現狀分析
- 日本環境審計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 我國資源性農業廢棄物轉化利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典型案例分析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低碳經濟發展水平評價
- 生態經濟城市建設的SWOT分析與策略研究
——以粵北山區韶關市為研究樣本 - 西安市2013年空氣質量狀況分析
- 湘江流域綜合治理對策探討
- 縣域工業集中區節能減排監管模式研究
——以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為例 - 廣東省進口有毒化學品環境管理現狀及對策研究
- 太原市采暖季PM2.5的污染特征分析
- 大連市區PM2.5污染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 城市徑流污染負荷動態更新研究
- 烏魯木齊水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研究
- 山西省重點行業碳排放特征及低碳發展策略
- 論海口市騎樓老街的特點與保護
- 沈陽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
- 區域特色農產品綠色發展現狀及對策—以臨安市山核桃為例
- 深圳市天然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調查
- 寧夏南部山區新修水平梯田耕地質量提升技術研究
- 野鴨湖濕地不同植被類型土壤養分要素研究
- 基于能值分析的喀什可持續發展水平的研究
- 1987-2006年廈門市土地利用變化檢測分析
- 深圳近岸海域水質綜合評價及演變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