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管委會,陜西 旬陽 725700)
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自2009年春成立五年來,始終以科學發展為指導、統籌發展為目標、循環發展為方向、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堅持把節能減排貫穿于園區建設發展全過程,不斷推進園區節能減排管理制度化、工作常態化、監管經常化。2014年初,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管委會聯合縣環保局、發展改革局、統計局對園區2011-2013年規模企業節能減排監管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為今后科學發展管理提供依據,為縣域工業集中區的節能減排和環境管理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管理模式。
1.1.1運用增值稅校核工業增加值
通過采用旬陽縣國稅局對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2011-2013年規模工業企業年度實現工業增值稅和實繳工業增值稅數據,依據國家稅法規定工業企業增值稅率17%倒退,以實繳增值稅除以17%稅率,求得應稅額。由于應稅額等于(企業產出-投入)×稅率,按照增加值計算方法和內容等于增值稅÷稅率+生產稅凈額,測算園區規模工業2011-2013年規模工業增加值見表1。
1.1.2運用比例測算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
采用省市統計部門對旬陽縣2011-2013年規模工業產值、規模工業增加值評比確認法定數據,按照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產值的比例系數×園區規模工業產值等于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方法,計算數據見表2。

表1 增值稅倒推法測算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表 萬元
1.1.3兩種測算方法測算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結果比較
運用兩種測算方法測算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結果,見表3。
按照統計學原理,將兩種方法測算的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數進行算數平均。最終確定:2011-2013年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分別為15.16億元、22.26億元和26.50億元。

表2 比例法測算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表 單位:億元、%

表3 兩種不同方法測算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結果比較表 單位:億元、%
陜西省環保廳在充分科學討論基礎上,以省環保廳《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查意見的函》(陜環函[2011]547號)文件,核定了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為:粉塵2689.2噸、SO21406.4噸、NOx 2385.2噸、COD 1347.8噸、NH3-N 286.1噸。至2013年底,園區規模企業已占用排放量:粉塵113.9噸、SO2459.06噸、NOx 1707.4噸、COD 50.3噸、NH3-N 10.8噸。今后園區發展空間為:粉塵2575.2噸、SO2947.3噸、NOx 677.8噸、COD 1297.5噸、NH3-N 275.3噸。
2011-2013年,園區規上企業排放的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五種主要污染物,分別占省環保廳核定的園區規劃環評(非電)污染物排放量的3.6%、35.47%、60.97%、3.6%、4.1%,除氮氧化物排放量偏高外其余污染物都處于低排放水平。按照園區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硫年均排放量2.43kg/萬元,以及發展空間量847.13噸初步估算,若二氧化硫排放量達到核定量標準,園區可新增工業增加值34.86億元,新增工業產值110億元。

表4 園區環評核定量和實際排放量對照表 單位:噸
2011-2013年,園區人均工業增加值均值和單位工業用地工業增加值均值分別是指標值的3.61倍和2.63倍。受園區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影響,園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從2011年的1.13噸標煤/萬元下降至2013年的0.69噸標煤/萬元,仍高出標準要求0.19噸標煤/萬元。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均值高出標準13個百分點。單位工業增加值COD排放量均值約為標準要求的1/5。單位工業增加值SO2排放量超出標準要求0.7kg/萬元。園區各項指標基本符合《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指標要求。
2011-2013年,園區規模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從1.129噸標煤/萬元下降至0.69噸標煤/萬元,年均下降21.96%,下降率約為省市縣的5倍以上(旬陽縣3.65%,安康市3.43%、陜西3.55%)。單位工業增加值SO2排放量年均下降21.42%,單位工業增加值COD排放量年均下降18.54%,兩項指標下降速度均大于省市縣的下降速度。

表5 園區與綜合性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標準量化指標對照表

表6 園區節能減排與省市縣對照表 單位:億元、噸、噸標煤/萬元、kg/萬元
建園以來,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按照循環經濟理論和生態園區標準要求,以創建國家生態工業園、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為目標,始終把循環發展、生態工業理念貫徹于“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戰略落實之中,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節能減排作為第一責任。通過構建五大循環產業鏈、指導園區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推進余熱廢氣利用,建設循經濟示范小區和示范企業,加快兩場(廠)建設,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和優化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服務業等八大節能減排措施,實現節能減排量化管理、細化監督。2011-2013年園區節能減排措施及成效見表7。
(1)本次評估數據真實、可靠。采用的增值稅核實工業增加值計算方法,符合邏輯,具有科學性、真實性、法定性,可有效避免各部門數據混亂。對目前我國采用的逐級逐次評估方法起到了很到的補充和核對作用。通過與行業能耗標準、清潔生產標準對照,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促進達標生產、達標排放。同時,園區、環保、發改、統計“四位一體”節能減排監管體系的構建,為政府環境管理、決策提供了詳實、準確的科學依據和計算方法。在縣域工業集中區節能減排和基層環境管理工作中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2)通過科學分析得出:2011-2013年,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節能減排工作效果明顯,循環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開展清潔生產和環境保護成效顯著,節能減排水平高于省、市、縣平均水平,園區建設發展對區域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大。各項指標基本符合《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標準》指標要求。
(3)旬陽生態工業園區的環境承載力強,發展空間大,應繼續加快園區項目的建設,促進園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需進一步注重優化園區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繼續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完善循環產業鏈條,加強環境衛生管理。

表7 2011-2013年園區節能減排措施及成效匯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