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主席團會議回顧了國合會2013年的工作進展,同時也展望了2014年國合會的工作計劃。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討論,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國合會在過去一年中完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時我們也意識到,這次召開的會議恰好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后,在給我們未來的發展指出了方向的同時,也為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指出了方向。從國合會的角度來講,我們認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了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而生態文明包含了國合會在20年里想表達的許多想法和愿景。
我認為2013年11月12日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決定,這些決定不僅再一次證明了國合會在中國環境保護與發展領域的重要貢獻,也使我認識到國合會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了。根據我對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的理解,我認為中國正在作出系統性的努力。在國際上,我們其實一直想圍繞可持續發展20年達成一個共識,就是關于社會、經濟、環境三個方面如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如何推動三個方面共同發展的統一政策,讓人們能夠意識到任何一個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另外兩方面的發展為依托,任何一個方面的單獨發展,即是失衡的發展。這種失衡,將會造成生態方面的不可持續,也可能造成失業、社會不公平等問題。中國已經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對失衡發展的挑戰做出了應對,將可持續發展置于了經濟政策制定的核心,并且為之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戰略,其中詳細闡述了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資源保護型社會、污染防治等核心理念,這些理念同時也是世界主流政策的一部分。
我們在回顧國合會2013年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反思國合會應該如何應對當前以及未來的可能挑戰,并繼續為中國政府提供全面、成熟的政策建議。
周生賢部長曾經幾次提到、張高麗副總理在會見時也提到的空氣污染問題,在很多方面都是巨大的挑戰。它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一系列討論,這些討論將會帶來巨大的、轉折性的影響。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像中國這樣,中產階級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空氣質量。一方面,這說明了空氣污染問題所帶來的挑戰非常嚴峻;但同時這也表示,我們的公民已經成為了環保部監督地方政府時可以依賴的一支力量,加上中國正在不斷完善的法律體系以及良好的執法能力,這一切將最大程度地保證我們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實施。
中國目前為實現“建設美麗中國”這個中國夢所提出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也是聯合國2015后發展議程正在討論的問題。這說明中國有充分的能力去重新思考發展,界定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向,列出綠色發展議程,并且從根本上來重新思考城市基礎設施、公共交通等,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會給其他的國家以鼓舞。
目前環保部已經與秘魯、泰國就生態文明的概念建立起了合作伙伴關系,我希望在這些國際對話過程中,國合會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最后,感謝中方讓我們參與到國合會的工作當中來,使得世界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中國在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我們希望國合會能夠繼續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