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霞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24-02
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加強科學探究。而物理實驗既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科學探究打下基礎,又能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物質保證。所以實驗在新課標下的物理教學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本文根據我自己多年在新課程實驗教學中的經驗和體會,提出新課程實驗探究課的教學思路,并就物理實驗教學談幾點自己看法。
一、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用講實驗代替做實驗
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工作的時候往往把考高分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而面對物理實驗教學,很多教師依然秉持著這樣一個觀點。從而使得很多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把他們認為不必要的實驗步驟給省略掉,用講實驗的方式取而代之真正的物理實驗。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只需要把教師所講的實驗步驟給完整地背下來就可以了。這種講實驗、背實驗的方式根本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實驗教學,這樣也就不可能發揮實驗教學應該具有的作用。
2.實驗教學過于程序化
很多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往往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首先由教師講解實驗目的,介紹實驗器材及相關操作方法,然后由教師做演示實驗,最后由學生按照教師剛才的實驗步驟一步步地開展實驗,這樣一個實驗就算完成了。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雖然有了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機會,但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依然是按照教師的思路在進行物理實驗,在實驗過程中不去探索思考實驗過程。這樣,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就變成了機械的實驗操作工作,試想,這樣的實驗教學又怎么能夠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呢?
3.過度依賴多媒體工具
隨著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新型的教學工具被不斷地應用到實驗教學中來,其中,多媒體教學工具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但是它依然不可能代替真實的實驗,畢竟單純“看實驗”跟親自動手“做實驗”是有本質區別的,一些知識和技能只有可能在真實的實驗中才能夠得以實現,甚至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犯的錯誤也可以作為一種經驗來加以利用。而一旦過度依賴這種多媒體工具進行模擬實驗必然會影響整個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二、要結合實驗考查特點,合理制定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學會使用基本儀器。基本儀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讓學生了解基本儀器的構造、原理、用途,掌握儀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達到熟練、正確的讀數。在教學中,教師可抓住各種基本儀器的共性加以指導。
2.培養學生理解實驗原理,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明確各個實驗的目的、原理或理論根據,引導學生根據實驗原理對實驗進行設計,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電學實驗用什么電路圖等。還應弄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測量,然后選擇所需要的儀器和實驗條件,進而設計好實驗步驟,畫好記錄表格等。教學中,教師可先有示范讓學生模仿學習,也可由教師提示學生獨立摸索安裝調試儀器,進行實驗步驟以及完成實驗表格的填寫。
3.培養學生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和處理數據的能力。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讀取和記錄數據的注意事項。還應讓學生明白實驗結果的物理意義是什么,與理論計算有何偏差。通過這樣的分析與研究,許多深層次的問題都可得到解決。
4.注意挖掘非實驗題中所隱含的實驗原理和設計方法。在教學中,我發現許多習題的設計與實驗的設計是相通的,實驗的原理和方法都隱含在習題中。教學中,若能有意識的加強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重培養實驗中的物理思維方式。在實驗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積法、控制變量法、留跡法、圖像處理平均值法,這要求學生能夠領會和理解,并能在每個實驗中找出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找出各實驗中的思維方法,讓這些思維方法深入學生的腦海中,并用于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創新型物理實驗題。
三、注重教師備課質量的提高,讓學生“先學后動”
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每個學期同年級的物理老師都要在一起集體備課。教師備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根據學生的“學”來組織進行的。我們把自學要求、自學范圍、自學內容、自學時間,老師精講的內容以及例題、課堂練習、課外鞏固練習編成學案發給學生。對于有些實驗課,要讓學生先自學,后動手做實驗,然后再布置適當的練習訓練鞏固。所謂“先學”,不是學生漫無目的地學,而是在教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后,學生帶著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指定內容,完成檢測性練習,克服實驗時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實驗的效果。所謂“后動”,也不是學生漫無目的地亂動,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后,讓學生把實驗課變成了游戲課,學生一邊看書,一邊做實驗,也不需要教師講解和演示?!半S堂訓練”則是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數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理解實驗課堂所學的重難點。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