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今
摘 要 感恩教育能凈化人的心靈,是學生、家長及社會的需要,是我們建設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 感恩 德育教育 知恩圖報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125-01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有著“施恩不圖報”的傳統美德。然而,在我們的教育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常常缺少一種感恩的思想和心理,尤其是我們的孩子。學校教育要在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大力宣揚先進典型和事跡,努力營造“溫情”“感恩”的氛圍,從而形成“家庭教育為基礎,學校教育為主導,社會教育為依托”的感恩教育途徑。同時,以活動為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從感受最深的身邊人、身邊事開始,學會感激父母,感激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激父母養育之恩;學會感激老師,感激老師辛勤培育。從感激父母、老師開始,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再引導他們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
一、廣泛宣傳感恩,樹立感恩意識
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首先要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從感謝身邊的人和事做起,如:感謝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感謝老師、感謝家長、感謝關心他的所有人開始,學生才能慢慢地做到將來感謝社會、感謝祖國,將來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形式,向家長提出感恩教育活動的要求,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并指導家長如何配合學校的工作,使學校有效地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使家校有機結合、共育學生,做好感恩教育這項活動。其次從各種活動入手。學校可以組織班級開展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評比、主題班會評比;利用校園內的每天升國旗和國旗下的講話及紅領巾廣播站等形式,在學生中宣傳、講解感恩的思想等。
二、開展多種活動,體驗、實踐感恩
1.結合傳統節日,體驗、實踐感恩。如:3月份的雷鋒紀念日、婦女節,五月份的母親節、9月份的教師節、重陽節、端午節等幾個傳統節日,開展不同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動。
2.結合學科教學,體驗、實踐感恩。感恩教育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品德課教學,結合課程教育點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內容是:從感恩父母開始,學會關心、理解父母;培養家庭責任感;學會關心身邊的人和環境,做一名好學生、好公民。結合音樂課教學、區藝術節等活動,以喜聞樂見的歌聲走入學生心中的形式,舉行 “感恩的心”合唱大賽,動人的歌聲永遠傳達著世間美好的情懷,通過傳唱感恩、愛國歌曲,既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引導了學生正確的思想,真正達到學生從中體會到感恩情懷,感恩之美。
3.結合班隊活動,體驗、實踐感恩。召開主題班隊活動是學校感恩教育的主要內容,通過活動,學生們能盡情回憶在自己的成長道路上,父母、老師、還有他人給自己的幫助;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或跳舞,或唱歌,或彈琴,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還可以通過表演小品、快板、詩朗誦等節目來表白自己的感恩之心。
在高年級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可以利用家長開放日,讓學生、老師、家長共同參與,孩子們結合自身,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發表自己對“感恩”的看法、通過表演情景劇、唱歌、讀寫給父母的信、讀家長的一封信、給父母送一件小禮物等活動表達自己對長輩、對他人的感激之情。記得在我校六年級畢業典禮上的一次活動結束時,伴隨著一曲《感恩的心》把活動主題推向了高潮,家長無不被“感恩”這一美好的情感深深打動著。學生在回憶述說自己得到的師愛、父愛、母愛、朋友之愛時,因為激動而熱淚盈眶,現場的家長因為聽到自己不懂事的孩子今天當眾對自己表達的感激之情而激動得淚水盈眶;因為看到自己孩子用歌、用舞去感激一切,表現得幸福愉快而激動得雙眼通紅。這次的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長們感慨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既教會了孩子知識,還教會了孩子做人,孩子懂事多了,知道體貼父母了。
學生們的點滴進步,使養育他們的父母、教育他們的老師、關心他們的所有人,無不為之所感動。這是學生們的進步,也是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的一個良好的開端,要想使學生一如既往的在感恩教育中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只要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才會快快樂樂的感受學習,體驗生活;只要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才會規范自己的行為;只要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才能真正的做到,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曾經養育過他們的父母、教育過他們的老師、關心過他們的所有人,將來才能真正的做到感謝社會、感謝祖國,才能服務于社會、服務于祖國,為之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