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宇
摘 要 全國高考文綜卷政治科目考得好壞,與主觀試題的答題好壞有著直接的聯系。為了提高政治科目的考試分數,讓學生在政治考試上獲得一個樂觀的分值,本文特提出做好主觀試題的方法,讓學生在考試中能輕松駕馭好主觀題的作答。
關鍵詞 方法 指向 主觀題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8-0057-02
全國高考的文綜卷政治滿分為100分,其中客觀題48分,主觀題52分,如何答好主觀題,使主觀題不丟分或少丟分,這是學生政治科考試得高分的關鍵所在,如何使我們的學生答好主觀性試題,我認為平時應該做到:
1.做題時最好先看設問,再有針對性地看材料。這會節約很多時間。
2.多花時間審設問,不要怕浪費時間,因為審清楚了設問會在答題時節約大量時間的。
第一步:教會學生要先讀懂問題,先審好題,看問的是什么?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明確答題方向,把握答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也就是要做到有目的地閱讀。這樣既節省時間,又使答案明確、準確,不離要求、不跑題。如果先讀材料,則會浪費時間,因為有的問題是不需要閱讀材料學生就能直接回答的,這樣就能為做其它題贏得了時間。同時帶著問題去閱讀,就很容易找到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抓住關鍵。
第二步:教會學生在閱讀材料時提取與問題有關的信息,并教會學生把握材料中關鍵的信息。
第三步:分組、分題進行討論,構建答案。分多少組不限定,一組或幾組研究討論同一問題都可以,然后每一問題可同時抽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本組所討論的答案(這樣可節省時間),其他組可作補充。也可以到講臺上去讀答案。
現舉貴陽市二摸試卷39題為例,進行實際操作訓練。
(1)運用經濟生活相關,分析我國財政政策要以民生為導向的理由和意義。
(2)說明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哲學依據。
(3)運用政治生活,對黨和政府怎樣才能更好地履行職責,改善民生,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
此題可將學生分為三個大組12小組,每個大組討論一題,將討論的結果每個大組抽一位同學記錄下答案,最好是抄在黑板上,不足之處由其他同學作補充。
付學生寫在黑板上的答案:
第一問:理由
A.財政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
B.國家財政支出規定了政府活動的范圍和和方向;
C.國家財政支出反映了政府的政策,制定以民生為導向的財政政策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客觀要求;
D.國家制定以民生為導向的財政政策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稅收性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稅收。
意義:
A.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B.有利于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C.有利于維護勞動者的權利,促進社會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進一步促進生產的發展;
E.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第二問:
A.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共建、共享和諧社會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切身利益出發,就是從實際出發原則的客觀要求;
B.事物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是否得到妥善解決,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關系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實現;
C.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中起決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因此和諧社會建設必須才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這一重點問題入手;
D.正確的價值觀要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構建和諧社會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加以解決。
第三問:
中國共產黨應該做到:
A.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B.黨要制定改善民生的方針政策,實現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政治領導;
C.黨要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D.黨要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執政水平,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E.黨要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與群眾聯系,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
F.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
政府應該做到:
A.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作為國家的主人,理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B.政府作為人民利益的執行者和捍衛者,應該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和依法治國的原則;
C.政府應該履行經濟建設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D.政府應該轉變職能,打造服務型政府,塑造一個權威性政府。
第四步:教師做好點評,概括最適合本題所需要的答案,并讓學生把答案制做成卡片,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就拿出卡片來找答案,通過這樣的反復訓練,在高考中一定能使學生在答主觀題時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取得良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