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好
導入,就是在課堂伊始,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的一種教學行為。俗話說:響鼓還需重錘敲。如果說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就是一面響鼓的話,那么導入就是這重錘的第一錘,乃是重中之重,必須渾厚有力,起到“一錘定乾坤”的作用(本文原刊于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4年01期)。
好的導入,就是一場精彩演出的序幕,拉開幕布,就能牢牢吸引觀眾的眼球。好的導入,就是一本好書的序言,翻開首頁,就能讓讀者不斷想去探索后面的內容。好的導入,是課堂的“點睛之筆”。能引領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的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狈e極的思維和高昂的情緒是課堂成功的關鍵,而富有啟發性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在每堂課的開始都設計一個巧妙的導入,以激起學生對學習新知識新內容的急切要求,從而拉開課堂的精彩序幕!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以及對其他老師的課堂導入形式的分析,我總結出語文課堂導入策略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開門見山式
課堂最開始的五分鐘是學生記憶力最好,也是學過最不容易忘記的一段時間,教師在課堂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整堂課的學習行為都圍繞這個目標展開。有些老師喜歡在上課過程中慢慢讓學習目標明晰起來,而有些老師在課堂的結尾才揭露本課的學習目標。這樣,上半節課,學生由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的學習。而開門見山式的導入,能使學生從始而終都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使整堂課都能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
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時,上課開始,我就在黑板上規規矩矩地寫好課題,然后告訴學生:這是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十二歲時立下的偉大志向,那么,為什么一個幾乎和我們同齡的孩子能夠立下如此遠大的志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短短幾句話,就讓學生迫切地想弄明白同樣是十多歲,少年周恩來卻有如此非凡的抱負,從而促使他們在后面的學習中不斷探索。
2 溫故知新式
這種導入方法一般用在第二課時,或是古詩詞教學當中。如在教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史安西》這兩首古詩時,由于兩詩都是描寫朋友臨別時送行的場面,于是我在上課開始設計了這樣一個導入:同學們,現在我們和朋友分別時都可以運用很多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和朋友見面,可是在古時候,朋友分開以后,就很難再見面,有些甚至永遠都無法見面了,于是很多詩人在送別時都喜歡用詩歌來表達對朋友的情意,那我們曾經學過的送別詩有哪些呢?學生回憶了《贈汪倫》、《芙蓉樓送辛漸》、《別懂大》等等很多送別詩,不僅回顧了這些詩的風格,也交代了新課的內容,引起學生對舊知的鞏固,從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去。
3 引用激趣式
許多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課堂上提到課本外的內容時,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對這些內容特別感興趣。教師課堂中如能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引用一 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講故事、說兒歌等來導入課文,一定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長城》的時候,我先給學生講了“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在故事中體會建造長城的艱難。在學習《秦兵馬俑》的時候,我又先帶著學生看了《兵馬俑》的錄像,壯觀的場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而在低段的教學當中,用歌曲和圖片導入更能激發低段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
精妙的導語能夠調節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快速進入五彩繽紛的語文課堂。因為興趣才是學生的第一需求,只有讓他們感興趣的內容,他們才能產生主動探求的欲望。另外,試驗、繪畫、歌曲,這些生動、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學生的興趣更濃。
4 提問導入式
往平靜的湖面投入一粒小小的石子,能讓水面泛起層層漣漪,而巧妙的提問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激起的卻是層層波浪。
在教學老舍先生的《貓》時,我先給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喜歡貓嗎?在你們眼里,貓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有的學生說:“貓很可愛”。有的說:“貓很勤勞,喜歡捉老鼠?!边€有的說:“貓喜歡白天睡覺,晚上出來活動。”我說:“講得真好!那么今天我們要來看看老舍先生家里的貓是一只怎樣的貓?!蔽矣X得這種方法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找出課文的關鍵處,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的創造思維處于興奮點,通過質疑激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激活他們的創造思維。
5 猜謎語、講故事導入
學生大都喜歡猜謎語,講故事,每每遇此都很認真,興趣特別高。根據一特點,在教學新課時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的故事或謎語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一旦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極好的效果。
如我上《落花生》這一課時,我就對學生說:“孩子們,喜歡猜謎語嗎?”孩子都不約而同的表示肯定。我給說了這樣一個比較通俗易理解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藏個白胖子”多數同學不加思索的就說出了正確答案。這時學生的情緒很高漲,我抓住時機加以引導,“那我們就學習一篇和花生有關的課文?!彪m然謎語很簡單,但因為教師豐富而有感情的朗誦以及夸張的肢體語言,學生會被吸引,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被調動起來、整個課堂都會在非?;钴S的氣氛中進行著。他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心理,把學生由“要我讀書”變成“我要讀書”,從而進入“愿學”、“樂學”的境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另外課堂導入還有創設情境式、懸疑設置式、討論交談式、理解課題式等等,這里就不具體闡述了。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語就猶如一把開啟學生興趣閘門的金鑰匙,能夠使學生的情感在課堂上得以充分宣泄。語文課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因此,導入設計也不能刻板單一,應力求花樣翻新,多彩多姿。 成功的導入既要新奇,用新鮮的東西吸引學生,又要自然,要跟所學內容自然銜接,天衣縫(本文原刊于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