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施工機械是工程施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加強工程施工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的維修和保養不僅能夠保證工程施工的進度,確保工程的質量,還能夠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減少工程施工的成本,本文就工程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原則,以及在使用過程中的維護現狀和相應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工程施工機械;使用;維修;保養
1 施工機械設備保養維修的原則
1.1.節約資源
在進行工程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時,尤其是對于一些比較大型的進口機械,要在保持機械的正常運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費用,將零部件的磨損程度降到最低,定期進行必要的保養,防止故障的發生。
1.2.減少磨損
工程施工機械的成本較高,需要昂貴的購買和使用費用,這就要求我們在維修保養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減少機械的磨損,避免由于保養不當而導致的額外維修費用,使工程施工機械的利用達到最大化,為企業節約資源和勞動成本,增加經濟效益,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1.3.預防為主,養修并舉
企業為了延長施工機械的壽命,增加其使用率,要對機械進行強制性的定期保養,在使用的過程中要謹慎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壞。保養和修理同等重要,切記勿忽略機械的保養工作,杜絕大肆利用,只在出現故障時進行維修。
1.4.定期對機械進行分類保養
對于機械的保養要在規定的保養期內準時進行,嚴格按照保養的規章制度對各類機械進行有針對性的合理的保養工作,如果遇到必須要延遲保養期的狀況,一定要上報分管專工,經過批準后才能延期。
1.5.保證機械保養的質量
施工機械在保養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保養步驟進行,不能忽略每一個零部件的保養工作,保證機械保養的質量和效率,保養過程中如果發現任何問題要及時進行記錄。
2 工程施工機械在使用過程中的維修及保養的現狀
2.1.重用輕養
有一部分施工企業在施工機械的使用過程中,不重視對其的維修和保養,特別是一些必要的基礎性保養,經常出現零件超限度地磨損,設備帶病作業等超過設備負荷的情況,長期下去會導致設備性能下降,縮短機械的使用壽命,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長期發展。
2.2.重修輕改
對于有些需要進行技術改造的較為落后的機械,施工企業只是反復的進行修理,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機械的維修費用,機械的整體性能也大不如前,還會帶來更多的連帶損失,這種現象嚴重的阻礙了施工機械技術的進步,更無法滿足現代工程施工的技術需要。
2.3.缺乏必要的維修配件
目前我國對于工程施工機械的維修仍然比較落后,還處于手工作業的階段,由于施工企業機械具有很強的不穩定性,不能夠準備好所有必需的零件,對于缺乏的零件要即時的采購,造成了機械的維修保養時間的拖延。
2.4.機械維修和保養的技術落后,缺乏專業人才
隨著建筑業的發展,我國引進了很多高科技的施工機械,而對這些機械進行維修和保養的專業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技術,但是目前負責維修保養的人員大多數綜合素質較低,科學技術的掌握較少,在工作時有時只是靠直覺來判斷,無法達到精確,很容易出現失誤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遠遠跟不上現代工程施工的腳步。
3 加強工程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措施
3.1.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和保養的預防措施
各施工單位要提高對于施工機械故障的預防意識,防患于未然,在機械發生故障之前,根據機械運轉的實際情況來對機械的各方面的狀態進行適時地檢測,從而進行適當的維修保養措施,以保證機械的正常作業,促進工程的順利實施。要對一些關鍵的施工機械進行重點的保護和檢測,對于檢測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維修或者改造,避免更大的故障而延誤工期,而為了不影響正常施工,施工單位可以將機械的維修保養工作放在節假日進行,這樣就不會導致工期因為機械的檢修而被迫停止,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3.2.加強對強制保養制度的認識
面臨上述的施工企業在機械的維修和保養方面的現狀,我國提出了機械設備強制保養的制度,也就是強制各個施工單位對施工機械要及時地進行維修與保養,不能因為任何其他原因而中斷機械的維修與保養。而這項規定對施工企業是十分有利的,面臨當今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想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就要從各方面抓起,尤其是機械的維修與保養,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其明白施工機械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對企業發展和施工的重大意義,而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機械的維修和保養工作的好壞來決定的,作為企業的領導,不能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大限度的使用施工機械,造成機械超負荷作業,一定要首先加強自身對于機械的維修與保養的意識,才能夠培養員工的集體覺悟,為企業的長久發展奠定基礎。
3.3.及時更新維修及保養技術,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最佳方法
第一,利用可靠的技術對機械進行狀態的檢測和故障診斷,再進行機械的維修,在維修的過程中,如果有需要進行技術改造的部分,一定要及時進行改造,實行分工合作的制度對機械進行維修和保養,及時更新維修保養人員的專業技術,引進先進的維修保養工具,最大程度確保維修保養的精確度,找出最佳合適的方法對機械進行維修保養,不僅能夠降低機械的維修保養成本,還能夠提高機械的整體性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第二,定期組織維修保養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選擇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作業,確保機械能夠及時修復并投入到工作中;第三,在對施工機械進行維修保養前,要十分注意與生產廠家進行足夠的交流溝通,加強彼此的合作關系,以便在機械出現故障時能夠得到及時的維修,避免由于機械的維修而延誤工期的狀況。
4 結論
隨著建筑業的迅速發展,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施工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市場站穩腳跟,就要從施工機械開始做起,做好機械的維修及保養工作,提高施工效率,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冷慧敏 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保養與維修 [期刊論文]-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13)
[2]黃生元 淺議建筑工程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及維修保養的問題 [期刊論文]-世界家苑 -2012(7)
作者簡介
祁麗梅(1961-),女,漢族,山東省萊陽縣人,大專,工程師,建筑施工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