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894的甲午之夢——中國外交官宋育仁的歐洲傳奇

2014-08-15 00:43:32多一木
四川文學 2014年16期
關鍵詞:英國

◇伍 奕 多一木

1894年,一名中國書生,在英國擔任前途光明的外交官,卻以自身為抵押,借下永遠都還不清的債務,私自組織一支艦隊,企圖萬里奔襲,為甲午海戰中一敗涂地的中國翻盤。

這位從川南富順小鎮走到京師翰林院的書生叫宋育仁,在他執著的夢想中,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應該有個不一樣的明天,即便付出本來一帆風順的仕途,他也要推動這個夢想實現——那也曾是無數中國志士仁人所夢想的明天。

整整一百二十年了,又到甲午,夢的延續,夢的再生。

合上眼,是19世紀燃燒將盡的王朝,再睜開,已是21世紀整裝待發的中國。歷史從不逆行,我們頻頻回首,但腳步唯有往前。

這位中國書生的夢,似遠,猶近。

出使:先行者的哀愁

1894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活動電影機,顧拜旦開創了現代奧運的紀元,這是整個人類共同的福音,世界的文明史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但對于還沒有成為世界大家庭一員的清朝人而言,新的藝術形式和體育運動都跟他們毫無關系。至于1894年,這個按傳統該稱作光緒二十年或光緒甲午年的數字,原本也沒有什么特殊之處。

若是站在120年后的今天乃至更久遠的時間點,去回望十九世紀以來的中國,1894年則成為人們心中一個難以輕易越過的年份。

這一年是中日甲午戰爭的開端,這場國與國的搏斗將直接確定亞洲的格局。西方列強將目光聚焦在遠東,像禿鷲向往腐尸一樣饑渴地期待著結局的誕生,對敗者的掠奪將成為一場集體狂歡的盛宴。

大戰的序幕從豐島海戰拉開,中國朝野滿懷信心把希望寄托在數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北洋水師身上。1894年,在這場徹底擊碎大清帝國傳統與自信的跨年戰爭的初期,其結果看上去仍是一團迷霧。

過去的幾年,是中國在十九世紀下半葉發展最穩定的時期。

中法戰爭結束到現在已有九年,其間內無大亂,外無強仇,與西方各國都處于比較平和的狀態。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總算有了些成果,北洋水師從歐洲買來的火力在配備上看來堪稱遠東第一,主力艦“鎮遠”、“定遠”各裝305毫米口徑的大炮4門,裝甲厚度達到304毫米,是整個亞洲最令人生畏的鐵甲軍艦,其威懾力相當于今天的航空母艦。

當時中國的國勢看起來似乎并不比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虛弱,老舊的大清帝國尚有最后一點余勇可賈,英國的觀察家甚至強調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英國、俄國和中國。”

中國貌似正在走向光明。

就在1894年春,時年37歲的宋育仁身任使節,揚帆起航,前往英國。他從未有過出國的經歷,所謂的外交經驗也無從談起,駐外使節這個職位所包含的意味,更是復雜難言。那個時代的國人對外交的看法,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們很難想象的,宋育仁的前輩、清代首位駐英公使郭嵩燾的遭遇,甚至足以讓后來者裹足不前。

之前二十年的1875年,清廷被迫派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任公使湖南人郭嵩燾。時人心中并無“駐外使節”概念,將之視作喪權辱國的人質,而他也因為沒有誓死推脫,被老鄉視作“湘奸”,聲名狼藉。

郭嵩燾曾將自己的西行日記題名為《使西紀程》寄回國內,從途經國家的風土人情,到土耳其開始設立議會,蘇伊士運河正在用機器貫通......一一作了介紹,言辭中多有贊美。頑固派們轟然而上,對郭嵩燾口誅筆伐,宋育仁的老師、湖南大儒王闿運在日記中寫道,“閱 《使西紀程》……殆已中洋毒矣……湖南至羞與為伍。”翰林院編修何金壽則以 “有二心于英國,欲中國臣事之”為由彈劾郭嵩燾,清廷下令將此書毀版,禁止流傳。 直到1891年,郭嵩燾在郁悶中辭世,按慣例應賜予謚號,但最終有旨意:“郭嵩燾出使西洋,所著書籍,頗滋物議,所請著不準行。”

幸好環境總是在變化,中國又經過了二十年的文化沖擊,新派人士也慢慢多了起來,大家對駐外使節已經可以接受,不再像之前那么抵觸,這好歹讓1894年的宋育仁不至于遭受跟前輩一樣的羞辱和侮蔑,至少老師王闿運這回很給面子,沒有在日記里來上一筆 “當逐出師門”之類的言語。

不過就算老師這時候有什么意見,宋育仁也不會將之放在心上。這個出使的機會太重要了,他是主動寫了 《時務論外篇》等關于外交事務的文章,引起重臣關注,由兵部尚書孫毓汶向光緒皇帝上書舉薦才得到的機會。

儒家傳人誰會沒有 “治國平天下”的渴望與舍我其誰的豪情?對意氣風發的宋育仁來說,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的職位只是他建功立業的起始,國家雖然積弱,卻正是有為者大顯身手的機會。他雖然很早就對西學抱有濃厚興趣,但畢竟從沒有真正設身處地的感受,現在有了出使的良機,加上未來的觀察和思考,宋育仁深信,這一切都將成為自己乃至國家的重要積累。

夢中的歐羅巴

此時此刻,宋育仁的前途似乎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看上去一片光明。

清廷并沒有與哪個國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外派使節統統都是以公使的名義。身兼四國公使的龔照瑗是李鴻章的合肥老鄉,兩人關系非常密切,不過他在近代史上幾乎沒有留下任何閃光點。

宋育仁作為公使參贊出使歐洲,實際上是整個使團的二把手。1894年初,宋育仁先從上海坐輪船出發,路過香港,越馬六甲海峽,入印度洋,經錫蘭(現斯里蘭卡)、埃及,穿蘇伊士運河,跨地中海,最終抵達法國馬賽。他在巴黎短暫停留后,隨即渡海前往在倫敦的使館。

副手抵達倫敦的時候,龔照瑗還在磨磨蹭蹭。等他到達歐洲,與前任公使薛福成在法國交接完畢,已經5月底,7月中旬他才赴英。

這樣一來,除了代替公使管理使館和進行一些外交拜訪,宋育仁有了一段充分自主的時間。

這時的倫敦,跟國內的城市完全兩樣。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歐洲強國的社會面貌正在發生徹底的變化,交通運輸、工業、商業乃至社會風氣都有了重大變革,而中國還處于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工業和城市發展落后甚遠,使節們離開祖國來到歐洲,看到的是一幅迥然不同的景象。

數任公使都情不自禁地對這片繁華景象發出了驚嘆。郭嵩燾記載了自己初抵倫敦時的第一印象,“街市燈如明星萬點,車馬滔滔,氣成煙霧。闔闔之盛,宮室之美,殆無復加矣。”而薛福成本以為上海匯聚了諸多洋人,風貌又與內陸殊異,算得上繁華的象征,但來到巴黎后被震撼得無以復加,覺得簡直不可思議,“街道之寬闊,闔闔之宏整,實甲于地球。”

宋育仁所受的震撼同樣巨大,歐洲的一切,相對于依托國內現實產生的想象而言,顯得更加不可思議。作為一名胸懷大抱負的知識分子,宋育仁不僅僅是對整潔的城市面貌和先進的工業文明發出感嘆,他急于探索讓這一切實現并不斷前進的法統政治,并嘗試將其與中國的現實需求聯系起來,在傳統道德框架下創造實現文明成果的全新機制,讓中國重新崛起于世界之林,這才是宋育仁對自己發出的終極挑戰。

在倫敦期間,宋育仁積極與各方人士交往,不管是政治家、學者,還是工商界人士、記者,他都多方接觸。宋育仁最感興趣的是英國的議會、財政和教育制度,他頻繁出入于議院、學校,多次帶著翻譯,由英國朋友陪同聆聽國會的會議現場,對英國的政治構架和運作考察頗多,對社會風俗、宗教、法律等也都進行了力所能及的研究。歸國后,他將這些交流情狀與心得結集成 《泰西各國采風記》,內容分為五類:一政術,二學校,三禮俗,四宗教,五公法。

據宋育仁記載,當時西方學者對中國文化感興趣者甚為稀少,除了因國力差距帶來的交流壁壘,根源在于以忠孝道德為核心的孔教文化和以信仰為核心的西方文化很難對接,向西方翻譯中國典籍的傳教士們只懂文字,不通經義,無法傳達精髓。他以理雅各在牛津東方學會演講 《屈原傳》舉例,在座的英國學者都難以理解屈原的行為,甚至質疑其真偽。宋育仁恰逢其會,于是以耶穌門徒殉教類比屈原殉國,將中國忠君護民的價值觀與西方的護教保教等同起來,眾人才覺恍然。

《采風記》出版后影響很大,蔡元培在1897年7月28日的日記里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稱此書“宗旨是以西政善者,皆暗合中國古制,遂欲以古制補其未備,以附于一變主道之誼,真通人之論”。一個世紀之后,由錢鐘書主編、三聯書店出版的《郭嵩燾等使西記六種》,將包括 《采風記》在內的六種中國外交官直面西方的最初記錄重新斷句、注釋,隆重推出。

《采風記》一書現在依然可讀,從中可以體會一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在面對先進文明時的真實態度和真切反應,這可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從沒有過的經歷。當然,宋育仁感受最深的還是 “君民共主”的立憲政治。說到底,中國的士大夫階層其實從內心深處認為,打理天下這種事情還是該交給自己,所謂“圣天子垂拱而治”,皇帝只需要代表國家的尊嚴就足夠了。英國竟然以君主立憲的方式將中國知識分子的夢想變為現實,而且整個國家在這種制度下欣欣向榮,呈現出一片繁華興盛,這讓欣羨不已的宋育仁暗中下定了決心,經過努力,有一天,這也許會成為中國的未來。

沒有硝煙的戰爭

宋育仁在歐洲感受西方文明的時候,一場戰爭正在逼近亞洲。

日本自明治維新后,國力迅速提升。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從自己的宮廷經費中每年撥出三十萬元,再從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補充造船費用。舉國上下士氣高昂,以趕超中國為目標,準備找時機進行一場以 “國運相賭”的戰爭。

而這個時候,北洋水師的槍炮彈藥卻停止了更新換代。原因很簡單,錢都投入了頤和園整修工程。因為慈禧太后發話了:“現在我什么都不過問了,修修花園養老還不行么?”

1890年,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七艘,整只艦隊規模共二萬七千多噸;而日本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僅有五艘,共一萬七千多噸。但到了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經建起一支排水量七萬二千噸的海軍,全面超越北洋水師。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清廷應邀入朝平亂,日本也派兵入朝,決心趁機吞并朝鮮,擴大事端,向中國發動戰爭。

7月23日,日軍攻占朝鮮王宮,拘禁國王李熙,中日沖突已不可避免。25日,日本海軍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域擊沉中國運兵船 “高升”號,以豐島海戰拉開了中日甲午戰爭的序幕。當時,高升號運載著1116名清軍士兵由天津駛往朝鮮,途經豐島海面,遭到突然襲擊,被日艦浪速號擊沉,近千名官兵殉難,史稱“高升號事件”。

“高升號事件”發生后,十分奇特的是,被偷襲一方的清政府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偷襲成功的日本政府反而深為驚駭,首相伊藤博文痛斥海軍大臣西鄉從道,而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在寫給伊藤博文的信中說:“此事關系重大,其結果難以估量,不堪憂慮。”

不合常理的反應其來有自:高升號雖然在為清軍服務,但它卻是一艘懸掛著英國旗幟的英國商船,船上的主要工作人員也都由英國人擔任,清廷只是付費租用而已。 “高升號事件”完全可以理解為日軍向英國船只發起了攻擊,從某個角度講,這一事件很可能比中日戰爭的本身更為重要,因為它將直接影響英國的態度和傾向,而這足以決定戰爭的勝負走向。

實際上,不但英國國內民眾群情激昂,巡弋在東亞的英國遠東艦隊也立刻做出了強硬反應,艦隊副司令弗里曼特不僅派船前往出事地點進行搜索,還準備派遣艦船去找尋進行偷襲的日本艦隊。弗里曼特在發給英國海軍部的電報中建議:“我方應要求立即罷免并拘捕浪速號艦長,和那些在兩國政府談判期間指揮軍艦卷入事件的高級官員。若不遵從,我應被授權實行報復。最重要的是,應當做些事情以彌補大英旗幟所遭受的侮辱。”

為了讓形勢偏向對自己有利的方面,中日雙方的官員們集體忙碌了起來,無聲而激烈的外交戰爭在各地打響。

李鴻章曾總結說:“國際上沒有外交,全在自己立地。譬如交友,彼此皆要有相當的資格。若自己一無地位,專欲仰仗他人幫忙,即有七口八舌,亦復無濟于事”。

弱國無外交,這個看法不能說不對。但當英國這個世界頭號列強眼中的兩個次等國家——中國和日本就同一事件展開運作時,技巧與能力就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而此時本來占據先手的中國,就犯了李鴻章口中的大忌,“專欲仰仗他人幫忙”,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

李鴻章在天津接到 “高升號事件”的消息后,迅速會見了英國駐天津總領事寶士德,強烈抨擊日本人的行為,希望英國艦隊對日采取斷然措施。總理衙門大臣、慶親王奕劻也緊急約見了英國公使歐格訥,不過遺憾的是,彼此缺乏信任,對于開戰前景更是沒有把握,談話并沒產生任何積極的成果。但總理衙門在事后向皇帝的報告中,居然臆造了英國公使歐格訥的表態,“既日本將英船擊沉,或竟調水師前往,亦未可知。”

向英國人申訴過后,清政府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開始期待從倫敦傳來的好消息。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的自救思路相當清晰。

外相陸奧宗光立刻下令按照國際慣例對此事件進行調查,一周內,日方進行了大量的證據準備工作,形成了著名的 “末松調查”。內容包括對日艦浪速號軍官、獲救的高升號船長和大副的筆錄,以及其他證詞,為日本海軍的攻擊行動開脫罪責,而且確實在英國政府的海事審判聽證會上起到了很大作用。陸奧宗光要求駐英公使在倫敦展開危機外交,并提供了大筆活動經費,用于公關英國媒體和專家。他還親自向英國駐日公使巴健特申明,日本將嚴格按照國際法辦事,如果確定責任在于日本海軍,日本將承擔所有賠償責任。

拋開中日雙方在外圍的應對不提,英國政府的最終表態是關鍵所在,這場外交戰爭的決定性戰場還是在倫敦,交手的其中一方是日本駐英公使青木周藏,他的對手正是龔照瑗和宋育仁。

不幸的是,雙方的勝敗一開始已被注定,中日之間外交水平的差距,比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的噸位差更要巨大。

與日本將外務省置于一切政務部門之首、實施政府整體外交不同,清政府雖然不再將派駐使節視作羞辱,但主管外交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聽上去氣勢雖足,但決策層的好些重要信息并不能及時、準確地通過總理衙門向世界傳遞,官員們也經常奉行鴕鳥政策,因循怕事,翻遍衙門都難以找到一個真正的外交人才,更談不上什么職業化外交官隊伍了。

從未經過專業外交訓練的清廷傳統官僚,對國際慣例、對外禮儀、風土人情、世界局勢等大多是一知半解,在交涉方面有著先天的不足。就連宋育仁在關于出使的文稿中,也并沒有著重講述過中方在高升號事件上的種種努力,說明無論是龔照瑗或他自己,都沒有真正認識到這個節點在全局中的極其重要性,更不要說把圍繞此事展開運作,嘗試引導英國的輿論和決策。

而他們的日本對手青木周藏卻是個世界一流的外交專家。青木是19世紀的歐洲 “海龜”,還娶了一位德國妻子,英語和德語都十分流利,甚至可以直接用外語為報紙寫作。青木還曾擔任日本外相,全面主導日本的對外政策,與日本國內最高決策層的溝通非常順暢。對信息掌握充分,判斷力和執行力都十分強大。青木周藏這種水準的外交人才,當時的中國一個都找不出來,不要說龔、宋二人,即便李鴻章上陣也只有一敗涂地。

青木周藏除了自己出馬活動,還爭取到一些英國專家公開為日本辯護。 《泰晤士報》連接刊登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幾位教授的文章,認為日本擊沉高升號是合理合法的行為,不需要向英國道歉,格林威治海軍大學教授勞倫斯隨后也發表了觀點一致的演說。

一套青木氏組合拳下來,英國的輿論漸漸變了風向。先是8月的兩次重要聽證會結論都對日本有利,到11月,英國官方最終裁定:日本在事件中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清政府所有的期盼就此落空。

“高升號事件”是甲午戰爭初期最重大的國際政治事件,英國政府的處理結果,不僅影響到中國和日本,對英國的亞洲政策、俄國的遠東關系、東亞的新格局建立都有著最直接的作用力,也為列強在東亞的利益地圖勾畫了新的格局。

“高升號事件”還導致了一個沒有顯現出來的后果。不宣而戰的行為給日本帶來了良好收益,令他們沉迷于這種美妙的體驗,從甲午海戰到日俄戰爭、再到對華侵略、一直到偷襲珍珠港,日本像偷竊糖果的小孩一樣,在被發現并嚴厲阻止以前,鍥而不舍地試圖復制這份甜蜜,而最終為之買單的,是包括英國在內的整個世界。

夭折的傳奇:一個人的艦隊

“高升號事件”發生不到一周,1894年8月1日,中日同時宣戰,甲午戰爭正式爆發。

9月17日,雙方在黃海北部海域展開了首次戰役規模的激烈海戰,最終以北洋水師損失5艘軍艦、千余官兵死傷,鄧世昌等力戰陣亡為結局。

此前,龔照瑗一直遵李鴻章之命,在英國多方籌購軍艦,忙了半天卻只買到一艘魚雷炮艦,還因為英國新頒布嚴禁向交戰國雙方出售兵船的法令,一直滯留原地,無法運回。海戰后,北洋海軍亟待補充。李鴻章購艦心切,電令抓緊著手,“軍情緊急,價值多寡,無關重輕”。龔照瑗也算盡心,不但在英國努力奔走,還把主意打到了德國、巴西、智利、阿根廷身上,船的來路更是五花八門,大小新舊俱全。

此時的宋育仁正在密切關注國內的情況,不過他收到的都是些壞消息。

黃海海戰之后,北洋海軍被命令返回威海衛港內,保存實力,“不許出戰,不得輕離威海一步”,如此一來,黃海海域的制海權被拱手讓給了日本海軍。10月24日,日本陸軍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本海軍的掩護下,開始在旅順后路上的花園口登陸;11月6日,日軍進占金州;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因清軍自行潰散,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休整十天后,開始向旅順進逼。

當時龔照瑗的堂弟、道員龔照玙駐扎在旅順,為前敵營務處總辦,共轄三十三營,約一萬三千人。18日,日軍前鋒進犯,龔照玙竟置諸軍于不顧,乘船逃往煙臺。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22日占領旅順口并血洗全城。

這是中日雙方的關鍵一戰。

旅順口失陷后,日本海軍在渤海灣獲得重要根據地,中國北方門戶洞開,戰局急轉直下。

宋育仁看到國家一步步落入危局,心急如焚。日軍攻過鴨綠江的時候,他就曾主動聯系希望能夠把自己召還國內,好為前線效力,戰事越發緊急,宋育仁甚至決意辭職歸國。左右為難之際,龔照瑗卻突然被叫回國述職,因為他的匆忙離去,宋育仁暫時留守倫敦,擔任代理公使一職。

機會的天空忽現一線生機。

這時,使館翻譯王豐鎬引來一位名叫哈格雷甫的英國海軍預備役軍官,宋育仁從他那里得知了一個令人驚詫的消息:哈格雷甫曾于此前向龔照瑗獻計,由怡和洋行、哈格雷甫、龔照瑗三方立約,以哈格雷甫代購的方式規避英國在船只出售上的中立禁令,再就地募兵前往中國參戰。商議完畢后,龔照瑗卻久久沒有進一步回應,哈格雷甫摸不著頭腦,只好找上門來。

宋育仁查閱了使館的往來電報記錄,發現龔照瑗確曾把此事向國內匯報。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總之是好幾天都沒有任何回復。龔照瑗可能對這個計劃并不看好,立刻就又發一封電報回國,聲稱此事作廢。這個消息被他吞到了肚子里,哈格雷甫對此一無所知,還在傻等回復。

無計可施的宋育仁立馬對這個謀劃產生了極大興趣,當即與哈格雷甫會商,打算將行動繼續下去。哈格雷甫也很積極,在怡和洋行與公使館之間反復跑了許多趟,代為聯絡,最后卻因為怡和洋行不愿意提前墊款,終究沒能成功。

事情沒有做成,宋育仁的思路卻大受啟發。

甲午戰爭伊始,宋育仁就曾對局勢進行了分析,明治維新后的日本君臣一心,節衣縮食建設海軍,開戰之時,日本海軍實力已穩居亞洲第一,中國要在海上取勝非常困難。在他看來,日本的弱點在于“兵少財乏”,這個兵是指陸軍,只有六萬多人,占領和給養能力有限,中國應該將重點放在陸地防御跟戰略拉鋸上,用時間換取勝利。

宋育仁把自己的看法告知了國內的翁同龢、孫毓汶兩位朝中大佬,但出乎他的意料,局勢發展讓人瞠目結舌,清軍的戰斗力已經墮落得沒有底線。日本陸軍勢如破竹,不但迅速贏得平壤大戰占領朝鮮全境,還順勢攻破鴨綠江防線,在海軍的幫助下占領了旅順口。

戰爭的走向超出了宋育仁的設想,以陸地防御為主的戰略因為清軍的無能已經失效,想為當前的局勢解圍,必須要有新的思路。

宋育仁敏銳地發現,全力進攻中國讓日本本土顯得有些空虛,尤其是作為面向中國的橋頭堡和重要港口的長崎,保衛力量并不強大。就算陸軍和海軍無法直接抵擋日本人的兵鋒,但實施兵法中攻敵之所必救的計策,長崎豈不正是一個絕好的目標?

進攻長崎需要一支艦隊,中國沒有多余的艦船和人員儲備,制海權又被日本海軍控制,不可能完全瞞過日本人對長崎進行突襲。諸多礙難讓宋育仁的想法無法付諸實現,不過他并沒有放棄,一直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哈格雷甫的計策讓他茅塞頓開:沒有艦船好辦,在英國就地采買;沒有人手無所謂,招募素質更強的外國軍人;無法突破日本的海上封鎖線?太簡單了!艦隊根本不走中國海域,從菲律賓群島直接北上,奔襲長崎。

宋育仁為自己的想法激動起來。

不過他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個計劃不能先向國內匯報。朝廷會怎么看很難猜測,萬一是否定的回電,抑或像之前對龔照瑗的電報一樣拖而不決,都會讓整個計劃擱淺。他決心趁代理公使這段時間,好好利用手中的權限,靠一己之力促成此事,等到一切準備妥當,再行請示不遲。

此時此刻,一個國家的命運似乎放到了一介書生的手中。

宋育仁立刻行動起來。

通過比利時王后弟弟的介紹,宋育仁結識了前美國海軍將領夾甫士。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他發現夾甫士是一個能力出眾的可信之人,于是向夾甫士和盤托出了自己的謀劃,尋求幫助。為防萬一,宋育仁假稱自己奉有朝廷密令,正憑借代理公使的身份,暗中在英國謀求軍事上的突破。

夾甫士雖然詫異于清政府的魄力,但完全沒有懷疑 “密令”的真實性,因為人所共知,清朝官員基本缺乏自發的進取精神。他相信這個龐大的計劃只可能出自高層的授意,否則的話,優哉游哉地四處參觀才該是宋育仁的正常工作。

夾甫士沒有辜負宋育仁的信任,他很快就完成了計劃的前期準備。先是介紹了前智利海軍將領麥福爾來幫助購買船只。龔照瑗此前曾試圖向智利購船,本來已經談妥,由于智利、阿根廷兩國間局勢緊張,智利擔憂一旦售出軍艦,海軍實力減弱,導致海權不保,因此臨時毀約。這次宋育仁雙管齊下,干脆請麥福爾跟智、阿兩國一并談判,同時向雙方購買船只,避免其中一方擔心喪失海上主動權。麥福爾依靠過去積累的人脈,很快就有了進展,一共談下來十艘軍艦、兩艘運輸船,足以組成一支小型艦隊。

宋育仁又通過夾甫士邀請了英國候補議員安杰華特參與籌劃,安杰華特開動腦筋,倒是真地想出來一個好主意。

此時澳大利亞還是英國的屬國,有不少的英國商人在澳經商,還組織了一個商會。中日戰起,澳大利亞離東南亞很近,商貿頻繁,商會成員們擔心會被戰火牽連,一直在要求成立自己的護航艦隊。安杰華特告訴宋育仁,他愿意利用自己在議會的影響力推動通過此事,然后通過澳洲商會的名義暗中為宋育仁購買船只,明面上懸掛英國國旗,這就可以規避戰爭禁售條例。

對宋育仁而言,澳大利亞的出現簡直是天作之合,它的地理位置讓繞道菲律賓直攻長崎的計劃能順利進行,其英屬國的身份又能避免麻煩的禁售條例。更巧的是,前北洋水師總教習、副提督瑯威理正身處澳洲,這個因為倔犟去職、卻在北洋水師中口碑良好的軍官完全配得上宋育仁的要求,他可以就地招募士兵進行訓練,等到船只彈藥齊備,再一舉北上。

為了說服瑯威理參與這一計劃,宋育仁專程從英國派人前往澳洲,面告瑯威理本次行動背后的真正目的,在獲悉內情后,瑯威理欣然加入,表示要為中國 “立一功”。

事情進展非常順利,也許是看在代理公使的頭銜或是子虛烏有的 “朝廷密令”上,之前受阻于怡和洋行的貸款問題,也被夾甫士介紹來的康迪克特銀行一力承擔。十艘軍艦、兩艘運輸船的購買,加上彈藥補充和人手募集一共需要兩百萬英鎊。

事已至此,再艱難都得繼續下去,宋育仁咬咬牙,借!

要知道,1894年的兩百萬鎊,可遠遠不是現在的概念。宋育仁在 《采風記》里有記載,當時倫敦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月入大約八鎊,而現在倫敦人的平均月入可是三千英鎊,提升了將近四百倍。100多年前的宋育仁一借就是兩百萬磅,相當于現在的七個多億,而且是英鎊,再加上他還謊稱奉密令辦差,朝廷一旦翻臉不認,那真是身家性命難保!

正在宋育仁緊鑼密鼓籌備長崎攻略的過程中,國內糜爛的戰局陡然惡化。

1895年1月底,日軍水陸夾攻北洋水師根據地威海衛。2月3日,威海衛陸地悉數被日軍占據;11日,提督丁汝昌拒降自殺;幾天后,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到了這一步,中日之戰其實已經落下帷幕,對于幾乎喪失所有海上力量的中國來說,突擊長崎的大計即便成功,也沒有多余的艦隊可以配合反擊了。不過宋育仁依然沒有放棄,他的準備工作已經到了尾聲,船只彈藥都已交接完畢,瑯威理的募兵計劃也十分順利,眼看就可以打著澳洲商會的旗號出發,萬里奔襲長崎。

——正在這時,離開許久的公使龔照瑗突然返回了倫敦。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瞞過使館的主人,很快龔照瑗就獲悉了宋育仁的全部計劃。

龔照瑗驚得目瞪口呆,這位副手的行為完全超越了他最大膽的想象:趁他不在倫敦的時間,宋育仁借下了一輩子都還不起的巨債,用一個人的力量組織起一支艦隊,招募了一批外國士兵,打算跨過三大洲,穿越三大洋,去突襲一個遠在萬里之外的日本城市,這簡直是活生生的天方夜譚!然而,如果清軍稍微爭氣一點,把日軍拖在中國戰場,這個傳奇計劃并非異想天開,不是沒有成功的機會。更確切地說,只要北洋水師能再堅持一個月,勝負就有改寫的可能。

“這真是......何其壯哉!”作為中國人的龔照瑗或許會在心里為之感嘆。

“這簡直......荒謬不堪!”作為公使的龔照瑗發出了這樣的怒喝。

宋育仁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偏離了外交使節的職權范圍,但龔照瑗并沒有處置自己參贊的直接權力,于是將一應情況電告朝廷。這次國內的反應很是迅速,立刻命令宋育仁中止相關行為,此前行動統統作廢,參贊一職也不容再當,馬上回國。

宋育仁只能收拾行李,踏上了返鄉的航程。

滿懷希望前來,帶著失落而返,讓宋育仁不禁 “撫膺而泣”,一路傷心。滿腔熱情不被朝廷接受,奇謀為國換來戴罪之身,反而是循規蹈矩者能留在倫敦,繼續在使館中頤指氣使。

回國途中,心潮逐浪的宋育仁提起筆來,寫下了詳述此次謀劃與行動的一冊《借籌記》,或許這只是為即將面臨的質詢或審訊準備的一份辯護詞,不經意之間,它卻為中國激蕩的百年史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近乎異域傳奇的真實記錄。

事隔110多年之后,直到21世紀第一個十年,這段被掩沒太久的秘史才得以重新浮出,露出冰山一角,并在國內軍事網站上作為個案引起網友一片驚嘆。

彼時彼地的宋育仁面對茫茫大海,知向誰邊?一片茫然!

自己可以說是闖下了天大的禍事,不知道究竟會受到怎樣的懲處。除了自身,他更關心的還是國內的情形,《馬關條約》的簽訂可謂奇恥大辱,讓遠在異鄉的他覺得悲憤莫名。聽說今年應試的舉人對此反應極為強烈,那個廣東來的康有為,帶著十八省舉人聯署了 《上今上皇帝書》,這可是大清開國二百多年來從來沒發生過的大事!

宋育仁隱隱覺得,有些跟以往大不一樣的變化,正在中國的土地上醞釀,猶如自己腳下的大海,別看它一時平靜,不露聲色,深處的驚濤駭浪,頃刻間便會呼嘯而至。

猜你喜歡
英國
英國的環保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
英國“脫歐”的經濟賬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
環球時報(2012-03-24)2012-03-24 14:15:07
Beaven’s Britain 繽紛英國
最受歡迎英國搖滾樂隊
音像世界(2005年8期)2005-04-29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99伊人精品| 国产精品女主播|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日韩av在线直播|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精品色综合|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性视频久久|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欧美成人A视频| AⅤ色综合久久天堂AV色综合|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成色7777精品在线| 草逼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欧美三级自拍|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91免费片| 91免费在线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精品|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性69交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综合色天天|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欧美高清国产| 中文字幕va| 国产亚洲精品91| 亚洲三级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www在线观看|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免费|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中国精品自拍|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在线视频| 国产96在线 |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电话自拍伊人| 伊人天堂网|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