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菁藝
(陜西愛樂樂團 陜西 西安 710054)
聲樂演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它的成功離不開演唱者的演唱技能,對演唱氣息、發聲、咬字吐字、語言的運用是直接影響演唱者技能水平發揮的重要因素,而演唱者的情緒控制、肢體語言、鋼琴伴奏同樣對聲樂演唱技能的發揮起著制約的作用。
情緒好壞影響到聲樂演唱的效果,這首先體現有助于歌唱者歌唱技巧的充分發揮,積極的情緒激發歌唱者歌唱的動機,使歌唱者處于一種興奮放松的狀態,他能夠主動地根據聲樂作品的演唱方法調整氣息,發揮共鳴腔的協作,不斷在歌唱的過程變換語氣,融入自身的情感,發揮最自然的發聲狀態;其次體現在演唱者更好的運用作品駕馭觀眾,在積極情緒下的歌唱能將聲樂作品的真情實感自然的流露出來,加上嫻熟的演唱技巧很容易讓觀眾融入其中,引起觀眾感情的觸動,達到王志信所說的駕馭觀眾的歌唱要求。
既然情緒的好壞如此影響歌唱的發揮,那么在歌唱中的情緒調控就至關重要。一方面我們要讓自己靜下心來熟悉聲樂作品,真正的融入到聲樂作品的情境之中,這樣才能想作品中人物之所想,感悟作品人物之所感,這樣就把聲樂作品的感情自然表達出來并將聲樂作品生動的展示在聽眾面前。另一方面,對情緒的調控還表現在調控自己的緊張情緒,這種調控主要出現于聲樂演唱的舞臺表演中。面對眾多的觀眾,難免心理會有緊張,尤其對于初次登臺表演的演唱者來說,這時就要學會調控自我。可以先在上臺前深呼吸,放松身體狀態;在表演前提前熟悉整個舞臺的環境;試著與人交流放松自我;另外,還要保持自信,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發揮到最好;表演的時候不要太多的關注觀眾,應該將演唱的重心放到歌唱上。
在聲樂演唱中,很多人往往忽視鋼琴伴奏對于聲樂演唱的作用,然而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聲樂演唱是利用人聲對聲樂作品的一種演繹,而鋼琴則是一種利用器樂對聲樂作品的展示,二者在聲樂作品的二次創作中缺一不可。鋼琴的前奏可以帶動演唱者進入歌唱意境,為后面的演唱做鋪墊;隨著美妙旋律的結束進入到間奏階段,或是改變節奏或是變調,而演唱者也利用這段時間調整情緒,改變氣息,為下面的歌唱做準備;如果說間奏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尾奏就到達了演唱的高峰,這里的緊張明快的節奏促使演唱者到達情感的高潮。
對于鋼琴伴奏者來說,鋼琴伴奏者既要不斷調整彈奏的音量,又要使用音色、和聲、織體處理來配合演唱者對演唱的更好的表達,在必要的高潮部分還要加強旋律,促進演唱者情感的更好表達,增強演唱的感染力;他還要理解作品的內涵,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把握好節奏帶動演唱者自然自信的發揮。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除了熟悉聲樂作品還要熟悉鋼琴伴奏,在演唱的過程中隨著鋼琴伴奏的過程和節奏、音量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演唱,使演唱充分和鋼琴伴奏融入到一起。
在聲樂演唱的舞臺表演中,除了要求演唱者具有美好的嗓音之外,還要有肢體上的優美表演。這種肢體上的表演是演唱者情緒表達的方式之一,被稱為肢體語言。像戲劇演員的肢體語言就是我們經常注意的表演方式,他們的形象包括面部的表情,眼神,手勢,站姿是,這些肢體語言是多樣化的,隨著戲劇演唱的過程不斷變化的。同樣的道理,聲樂演唱的演唱者也具有自己的肢體語言,每一個演唱的手勢,面部表情,眼神,造型,站姿的變化都是對演唱者情緒情感的表達,恰當的肢體語言有助于演唱者演唱技巧的發揮,促進演唱者演唱氣息、共鳴腔以及發聲狀態的調整,而對聲樂作品的熟悉及演唱技巧的嫻熟又能夠促使演唱者更好的運用肢體語言,因此聲樂演唱者除了熟悉肢體語言表達的技巧之外,還要將其與作品和演唱技能的發揮融入起來。
綜上所述,在聲樂演唱中,我們應該重視情緒控制、鋼琴伴奏、肢體語言各個非演唱技能因素的作用,不斷的學習和改進,這樣才能更好的詮釋聲樂作品,更好的促進舞臺表演的成功。
[1] 林吟,柯愛娟.“情緒”與“聲樂演唱”[J].群文天地,2012(9).
[2] 吳衛杰.聲樂演唱中的情緒控制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2).
[3] 林曉清.淺析藝術歌曲<昭君出塞>[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21).
[4] 趙暄.鋼琴伴奏對聲樂演唱的影響分析[J].大眾文藝,2012(14).
[5] 劉麗英,許永嬌.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之間的關系[J].民族音樂,2008(4).
[6] 張宣.略論聲樂演唱中的肢體語言[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交版),2009(3).